公安部:2023年持枪爆炸犯罪案件同比下降20%

发布时间:2024-04-29 20:56:36 来源: sp20240429

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 (梁秋坪、高清扬)记者近日从公安部获悉,公安机关紧盯非法制贩、边境走私、网上贩卖三个重点重拳出击,发起集群战役、开展破案攻坚,挂牌督办重大案件,部署在逃人员缉捕会战,开展统一收网行动,有效震慑枪爆违法犯罪。2023年,共破获枪爆案件2万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万人,持枪爆炸犯罪案件同比下降20%。

为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2023年5月,公安部充分发挥打击整治枪支爆炸物品违法犯罪联席会议牵头作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邮政局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新一轮为期三年的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持之以恒严管严控枪爆物品,严打严治枪爆违法犯罪。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勇于担当,迅速破获了一批涉枪涉爆案件,收缴了一批非法枪爆物品,消除了一批枪爆安全隐患。

在严打枪爆违法犯罪的基础上,公安机关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入开展集中清查收缴行动,滚动排查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强化重要通道动态查缉和社会面巡逻查控,全力收缴流散社会的非法枪爆物品。2023年9月,公安部组织全国170个城市集中开展销毁非法枪爆物品活动,对全国公安机关收缴和群众主动上缴的气枪、猎枪等14万余支枪支及一批炸药、雷管等爆炸物进行集中安全销毁,全面消除公共安全隐患。

公安机关着眼源头防控,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枪支排查整治、枪弹运输安全检查、民爆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等,推进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建设,督促从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整改问题隐患,努力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风险。2023年,各地公安机关累计检查枪爆从业单位1.9万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1.8万处。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持续组织开展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现了枪爆安全治理能力和社会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新的一年,公安机关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化联席会议制度建设,深化推进三年专项行动,不断健全完善协同共治监管体系,推进枪爆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转变,进一步提升枪爆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责编:梁秋坪、邓志慧)
读懂中国需要历史眼光 - 兰州主城区商圈“出圈”:吃喝游购,体验“不孤单”

读懂中国需要历史眼光

发布时间:2024-04-29 20:56:38 来源: sp20240429

  读懂中国需要历史眼光(学术随笔)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为用历史眼光读懂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指明了努力方向。

  研究世界中国学,重在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以全球视野形成对中华文明和中国道路的整体性观照,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历史是现实的源头,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用历史眼光认识和理解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的关系,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理解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这无疑是深化和拓展世界中国学研究的重要路径。

  历史中国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文明标识。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提供了融入血脉的文化根基,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方方面面。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都在当代中国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彰显。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交流互鉴中吸收借鉴其他文明有益成果,以此推动自身的不断丰富、发展和跃升。比如,佛教传入中国后,经本土化改造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这种包容性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都得到发扬光大。

  深化世界中国学研究,一项重要任务在于增进国际社会对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了解,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研究范式和学理支撑。研究和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要看。因为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一脉相承、不可割裂,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正确认识中国就无从谈起。这种整体的、历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于深化世界中国学研究是十分紧要的,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但又恰恰是一些学者特别是国外学者所忽视和欠缺的。比如,国外一些学者,往往习惯于套用西方政治学中的“民族国家”概念范畴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和实际,因而就难以形成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和现实的全面、准确认知。一些从事当代中国研究的外国学者习惯于机械照搬西方标准研究中国问题,凭借单一方面的数字指标来评价中国发展全貌。这样的研究难免以偏概全,脱离中国实际,其论据、论点往往站不住,总是被实践证伪,自然也就难以得到学界公认。

  无论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无论从事历史中国研究还是进行当代中国研究,在深化世界中国学研究中,都应以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历史传承性和内在统一性为基点,脱离历史看中国或者脱离实际看中国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读懂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在人类文明长河中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基、历史必然和世界意义,才能得出经得起检验、被学界认可的研究成果,才能形成正确的中国观,当好沟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贡献。

  (张西平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人民日报)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