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接棒”推广宝岛美食 扎根重庆“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7:38 来源: sp20240429

  【港澳台专线】台青“接棒”推广宝岛美食  扎根重庆“再出发”

   中新社 重庆10月22日电 题:台青“接棒”推广宝岛美食  扎根重庆“再出发”

   中新社 记者  钟旖

  22日9时不到,台湾餐饮人叶韦廷已走进位于重庆大学城的新店,准备当日食材。店铺开业将满三个月,她更用心地接收市场反馈。“以经验来看,前三个月不亏钱就是机会。真正盈利要看一年之后。”

  今年34岁的叶韦廷来自台湾台北,其父于2000年“登陆”重庆创办餐饮品牌“台湾小竹”,主营台式卤肉饭。经多年耕耘,品牌一度在2015年前后开放加盟至8家,红极一时。

  心急的盲目扩张带来大起大落。2020年从父亲手中正式“接棒”后,叶韦廷守着140平方米的大本营,放慢脚步,总结经验。“这一次再开分店,是全面准备好的‘再出发’,更求精、求稳,脚踏实地。”

  叶韦廷大学学的是会计学,来到重庆后,曾短暂地从事服装行业。“当时我很抗拒做餐饮,20岁的年纪嘛,不喜欢油烟味,更爱自由自在。”叶韦廷回忆,决心投身餐饮,是因为逐渐年迈的父亲希望她有一技之长,同时看好台湾美食在大陆广阔的发展前景。

  彼时,叶韦廷从擦桌子、端餐盘、切猪肉学起,掌握餐饮行业的每一个细节,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认识其中魅力,“原来吃到好吃的食物,就是会让人感到幸福”。

  更令叶韦廷惊喜的,是食客对美食产生的情怀。因创始店周边都是学校,客源绝大多数是初高中生。总有人循着记忆而来,点上一份卤肉饭套餐,告诉她“老板,我初中就来这里吃饭,现在我成家立业了,又带着孩子过来吃”。

  “这样的话,让我感受到被信任、肯定,也鼓励我重振信心,不能辜负大家的期待。”叶韦廷坦言,经历过“闭店潮”,她一度辗转难眠,梦中都在思考如何经营、如何改进,食客的陪伴与支持是她再次出发的最大动力。

10月22日,台湾餐饮人叶韦廷在重庆店内将美食打包。  中新社 记者 钟旖 摄

  “只要做好每一样产品,稳扎稳打,付出和收获终究是成正比的。”叶韦廷说,当下,餐饮业的流行趋势瞬息万变,自己坚持不大肆做营销,客人冲着招牌而来,要吃得载兴而归。以卤肉为例,三七比例肥瘦的五花肉必须经过至少48小时的熬煮,“一大秘诀是汤汁浓缩香料的精华,越熬越香”。

  在叶韦廷看来,台湾卤肉饭就像重庆火锅,各家味道不尽相同,好吃与否非常直观。在20平方米的新店内,叶韦廷将“好好吃饭、碗净福至”的条幅设在显眼处。学着父亲,叶韦廷也开始注意消费者对食物的反馈。有时,客人没吃完配菜里的豆干、卤蛋,她会上前咨询哪里不合心意,并将建议一一记下。

  23年如白驹过隙,“台湾小竹”里的美食品类已从最初的套餐系列扩容至铁板、面食、饮品、小吃、养生汤。叶韦廷提到,在台湾,有些铺面很小却有百年传承。她也希望秉持初心,用“匠人精神”把父亲的心血经营成百年老店。

  “盈利已不是我坚守餐饮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想把更多宝岛美食带来大陆。”感受着大陆日新月异的变化,叶韦廷说,自己虽已定居重庆,但平均半年会回一次家乡,走走逛逛,掌握美食动态。比如店里最新上架的甜不辣和黄金海岸丸,就是时下流行的台湾小吃。

  “我期待有朝一日,重庆市民一旦想吃台湾风味时,能首先想到‘台湾小竹’。”叶韦廷表示,台湾还有很多美味值得被推广,自己也将更有计划地引进,架起民众了解台湾美食文化的桥梁。(完)

【编辑:叶攀】
胡晨光:发挥新业态促就业重要作用 - 湖南省永州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刘卫华被“双开”

胡晨光:发挥新业态促就业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7:39 来源: sp20240429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解决好就业问题、促进就业稳定,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要求“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这些为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明确了重点。

  构建吸纳更多就业、供需配置有效的就业格局,是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新业态依托于分工细化和技术创新,是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出的新环节、新链条和新经济活动形式。催生新业态、推动新业态发展壮大,对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具有积极意义。

  有助于拓展就业空间、扩大就业规模。与传统业态相比,新业态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实现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通过采用新技术和新模式,为市场引入新元素、丰富新场景,促进新岗位、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既提供新的高技能岗位,扩大对高水平劳动力的需求,又通过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对传统职业和岗位的再造,释放新的就业需求。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更强,新业态也较为集中地出现在服务业领域,其扩就业、促就业的作用更为显著。当前,我国有超2亿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

  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出现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原因在于,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导致“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有效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优化就业结构的关键。产业连接就业市场供需两端,新业态通过创新雇佣关系、提高就业市场运行效率,促进就业供需匹配更为精准有效。许多新业态都能提供远程工作、短期合同等更具灵活性、流动性和包容性的就业形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吸纳更多富余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并满足劳动者的多元化需求。新业态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也有效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

  有助于促进区域和城乡就业协调。一方面,新业态发展壮大有力促进区域就业协调。新业态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区域要素流动壁垒,推动了区域间产业链依照比较优势重构与优化,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新业态通过数智赋能实现更广阔空间范围内的协同合作,这有助于促进区域间劳动力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另一方面,新业态发展壮大有利于推动城乡就业机会均等、就业服务共享。更为灵活的就业模式有助于让更多农村居民参与城市经济活动,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新业态对高新技术的应用打破城乡间的信息壁垒,使农村地区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和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就业承载力提升,为农村地区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会。

  新业态发展在为就业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挑战。一方面,随着新业态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模式加速应用,一些行业可能出现的劳动替代和技能鸿沟会形成新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对中低技能劳动者形成挑战。另一方面,培训资源的不足和相对滞后,制约中低技能劳动者的进一步发展。新业态发展速度快、内容新、变化多,对技能培训提出更高要求。技能培训资源不足,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难以做到“无缝衔接”,技能劳动者的职业发展通道尚有待畅通和完善,这些都制约着人力资本的改善。积极应对当前就业领域存在的挑战,需更好发展壮大新业态,发挥新业态对促就业的重要作用,推动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持续提升。

  一是加强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新业态的兴起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对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的积极响应,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失业是就业结构优化必然要经历的“阵痛”。应对这一挑战,根本在于推动中低技能劳动者提高技能水平、促进劳动力要素有效流动。加强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产学合作,通过鼓励职业技术学院和应用型高校建立更多适应新业态需要的实训基地,促进技能培训与实际职业需求相匹配。推动行业认证,通过制定新业态职业技能标准,提高培训的质量和信誉。提供灵活的培训模式,通过开发在线教学、模块化课程等提高培训的可及性。同时,完善劳动力流动机制,建立灵活用工平台、共享员工平台等新业态劳动力市场,为劳动力流动搭建平台、畅通渠道,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赋能就业信息集成和精准匹配,为中低技能劳动力流动提供充足机会。

  二是健全技能培训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制度衔接。缓解新业态相关技能培训资源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健全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多方参与、衔接匹配的新业态技能培训机制。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企业自主或市场化非学历培训为主要供给、政府补贴公益性培训为有益补充,建立技能学习的开放式平台和数据共享网络,帮助更多劳动者掌握和提升新业态发展所需技能。对于新业态领域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问题,重点是落实好以灵活形态就业的中低技能劳动者的医疗、养老等权益保障,补齐制度短板,通过明确“跨平台、多雇主”环境下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及时将新业态劳动者纳入劳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范围,通过逐步放开灵活就业劳动者在就业地参保的各类限制,提高参保覆盖率。

  三是强化包容审慎管理,优化数字治理体系,提升就业供需匹配效率。由于市场接受度不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新业态领域还存在不利于就业资源有效流动和精准匹配的壁垒,需采取针对性措施破除壁垒,有效提升供需匹配效率。一方面,引导传统择业观更新升级,提升新业态新职业的社会认同度。重点是强化包容审慎管理,通过“无形之手”的自主调节和“有形之手”的审慎监管协同促进新业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为促就业积蓄动力。另一方面,优化数字治理体系。通过消除算法歧视、防止平台垄断和经营主体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探索构建适配新业态发展的公平、透明的数字治理体系,弥合信息处理能力差异造成的就业信息鸿沟,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新业态市场资源配置优化和就业供需匹配的促进作用。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胡晨光)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