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认同感渐升 “国风”解锁消费新体验

发布时间:2024-04-29 13:13:50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社 南宁3月27日电 题:传统文化认同感渐升 “国风”解锁消费新体验

  作者 黄令妍

  “正值春季,我们推出‘花神’主题妆造,在发饰、服装中加入鲜花元素,让顾客近距离感受传统花朝节文化。”广西南宁一家汉服体验馆店长“采掌柜”说。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该馆位于南宁相思小镇景区不大的店面,便吸引众多汉服爱好者涌入“换装”,在附近景点拍照“打卡”。

  据“采掌柜”介绍,该店从2020年底营业以来,根据传统节日从事汉服汉礼推广,复原展示了唐代“裙幄宴”、七夕雅宴等,而推出的汉服写真项目,尤其受年轻群体喜爱。提供类似汉服妆造、摄影服务的店面,在景区内还有多家。

3月26日,南宁一家汉服体验馆内,消费者挑选服饰、化妆。(受访者供图)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日益提升,“国风”消费场景趋向多元,解锁民众消费新体验。

  在婚庆市场,越来越多人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婚礼仪式当中。“采掌柜”介绍说,其团队也承接汉式婚礼执行、婚礼布置,所执行的明制汉式婚礼流程,包含告祖、迎亲、共牢而食、合卺而酳、结发执手等,仪式感十足。和常见的西式婚礼相比,这样的中式婚礼更注重礼节。当下热播古装剧成为影响新人选择中式婚礼的因素,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给了中式婚礼一定发展空间。

  近期在广西北海举办婚礼的黄女士表示,她的婚礼现场就选择采用新中式风格,布景以大红色为主,结合山水泼墨、书法元素,个人妆造则使用华丽的刺绣云肩、璎珞、玉簪等配饰。“长辈们觉得很喜庆,身边朋友觉得既别致,又能感受到东方独有的古典韵味和浪漫。”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曲艺元素,也从冷门走向“复兴”。在社交平台上,古琴教学等话题讨论活跃。在南宁经营一家仿古乐器工坊的黎豪告诉记者,手工制作的琵琶、阮等民乐器,价格为一千余元至数千元人民币不等,下订单者多为“90后”“00后”。不是所有购买者都会弹奏民乐器,但他们或有学习的打算,或用于收藏展示。黎豪认为,年轻人“民乐DNA”被唤醒,未来市场可期。

  民以食为天,品中式味道成为消费新风。“中国茶咖”“阿胶奶茶”“簪花主题店”……不少头部连锁饮品品牌嗅到商机,布局打出“鲜茶现萃”“非遗”等卖点的新中式茶饮,给市场带来新奇体验。与茶饮相匹配,蜜三刀、桃酥等中式糕点也成为销售热点。

  业内人士称,近年来,人们对国货品牌和商品的支持度不断提高,催生丰富消费需求,带动更多产业发展,为拓展消费市场空间提供了良好社会环境。带有“国风”标签的商品服务涉及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为商家带来新的机遇。(完)

【编辑:张子怡】
中国与东盟专家探讨民心相通之道 - 在活学活用中培根铸魂

中国与东盟专家探讨民心相通之道

发布时间:2024-04-29 13:13:51 来源: sp20240429

  新华社雅加达1月24日电(记者陶方伟 叶平凡)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系列活动之“促进民心相通 共建美好家园”对话会暨中国—东盟合作十大新闻发布活动23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

  本次活动以“交流 理解 互信 共赢”为主题,由中国外文局、中国外交学院、印度尼西亚总统大学、亚太智库等联合主办。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人文交流不仅是中国和东盟各国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更是双方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的深厚根基,希望双方以加强媒体协作为纽带,着力讲好民心相通新故事。

  中国驻东盟使团参赞耿海凌表示,10年来,中国与东盟双向奔赴,携手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和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希望双方进一步强化人文交流的深度,拓展人文交流的广度,提升人文交流的热度。

  印度尼西亚总统大学校长凯瑞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让中国和印尼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不断推动双边贸易、投资和教育领域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助力。总统大学将不断参与中国—东盟合作,加强与中国政府、机构和企业的沟通交流。”

  亚太智库主席威伦说,过去10年,中国和东盟践行多边主义、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让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更加密切,为区域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历史发展机遇。

  会上还发布了由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和中国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联合相关学术机构共同评出的“2023年中国—东盟合作十大新闻”。

(责编:崔越、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