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面对面|网络时代重视心理建设,杨扬委员:积极应对体育“饭圈化”挑战

发布时间:2024-05-01 22:31:46 来源: sp20240501

原标题:两会面对面|网络时代重视心理建设,杨扬委员:积极应对体育“饭圈化”挑战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我国首枚冬奥金牌得主杨扬密切关注体育饭圈化、学生心理健康、冬奥成果转化等议题,并接受了人民日报体育采访。

应对体育“饭圈化”挑战

近年来,饭圈文化逐渐渗透到体育界,给不少运动员带来困扰。杨扬表示,过度的关注和舆论压力,可能会对运动员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给他们的训练和生活造成不必要干扰,进而影响备战状态。而且,饭圈文化中诸如网络暴力、人身攻击等极端行为,不仅损害运动员的个人权益,也破坏了体育精神和公平竞争环境。

目前,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仅剩4个多月,米兰冬奥会也渐行渐近。为确保运动员发挥出最佳水平,杨扬表示必须积极应对体育饭圈化带来的挑战。

“可以成立专门的运动员心理健康支持团队,帮助他们应对来自饭圈化的压力和挑战。”杨扬说,“运动员个人也要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充分把握住运动生涯的黄金期,在赛场上展现出最好的一面。”

在杨扬看来,加强运动员和粉丝之间的良性互动十分重要,“运动员可以通过正常的见面会、签名会等渠道与粉丝交流互动,传递正能量。要引导公众理性看待体育赛事和运动员,尊重运动员的努力和付出,避免过度追捧和偶像化,共同营造健康的体育文化氛围”。

全国政协委员杨扬

全国政协委员杨扬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杨扬非常关注校园体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体育活动能够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情绪状态。规律的体育锻炼还能增强自信心、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积极人格特质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定期参与体育活动的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显著优于不参与或少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杨扬表示。

杨扬强调一定要落实“学生校内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相关要求,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不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并建议将这一系列措施纳入学校领导的绩效考核。

家庭和社会力量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杨扬建议,“通过家长会、社区活动等形式,向家长和社会普及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鼓励家长支持孩子参与体育活动”。

此外,杨扬还特意提到不能忽视欠发达地区,要加大乡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关注和支持力度,大力鼓励和动员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投入资源。“体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价值,已经逐渐形成共识,但更多还是从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其实体育的价值远大于此。”

杨扬担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火炬手。

杨扬担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火炬手。

加强冬奥成果转化

从哈尔滨到阿勒泰,从崇礼到重庆,近年来,冰雪运动十分火热。在日前闭幕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操着“南腔北调”的冰雪健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杨扬对此深有感触,退役后,她在上海创办了冰上运动中心,亲眼见证了南方群众对冰雪运动从陌生到热爱的过程。

“近年来,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设施越来越多,各类赛事活动精彩纷呈,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热情持续高涨。我们当年申办冬奥会时畅想的场景、做出的承诺,如今都变成了现实。”杨扬表示。

在各方努力下,中国朝着“冰雪强国”的目标稳步迈进。“想当年,开展冰雪运动存在场地、经费等诸多阻碍,但我们都克服了。现在随着国家投入越来越大,参与冰雪运动的孩子越来越多,进步是可以期待的。”杨扬说,“各地要在场地建设、培养人才、丰富赛事活动供给方面下足功夫,做好‘冰雪+’大文章,推动冰雪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跃升。”

妇女节祝福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杨扬给广大妇女同胞送来一份美好的祝福,请查收~

拍摄:李洋

剪辑:杨可忻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
(八闽千姿)闽南雕艺之乡承千年技艺 展“海丝”风采 - 宜居宜游,优质生活多姿多彩

(八闽千姿)闽南雕艺之乡承千年技艺 展“海丝”风采

发布时间:2024-05-01 22:31:47 来源: sp20240501

   中新社 泉州12月12日电 题:闽南雕艺之乡承千年技艺 展“海丝”风采

  作者 吴冠标

  作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以“唐雕”闻名,台商区张坂镇更素有“中国雕艺之乡”的美誉。如今,传承了千年的雕艺在此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现着蓬勃的活力。

  “哒哒哒、哒哒哒……”影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幼琴手中钢钎娴熟地敲凿石板,手腕起落间,老君岩、东西塔等闽南古迹跃然“石”上,逼真程度仿若摄影作品,令人惊叹。

12月12日,影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幼琴在泉州台商投资区雕艺馆创作《古韵今声》。 吴冠标 摄

  12日在泉州台商区举办的“千年雕艺 海丝情缘”雕艺精品展上,雕艺大师们现场展示技艺,“以木为纸,以刀为笔,落笔成型”的木雕、“千丝万缕绕指柔,精细艺术毫厘间”的漆线雕、“石上绣花”的影雕等上千件雕艺作品各显风采,呈现着泉州雕艺文化产业的辉煌。

  “老君岩、东西塔等史迹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缩影。”李幼琴笑着说,每件影雕作品都要花费大量时间雕琢,她每天的创作时间常高达十几个小时。“像手头这件《古韵今声》,就要用七八天。但看着作品慢慢成形,就越做越有成就感,有时不知不觉就创作到天黑,只能怀着遗憾期待明天的到来。”

  在一批又一批像李幼琴这样满怀匠心的工艺人推动下,泉州台商区的雕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生产规模由小变大,工艺由粗变精。此外,伴随着闽南人的迁居发展,泉州雕艺逐渐走出国门,驰名海外。东南亚一带乃至全球的佛具和寺庙建筑大多源自张坂,留下了不胜枚举的传世佳作和艺术珍品。

  据统计,泉州台商区现有雕刻工艺人才2万多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8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28人,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0人;规模以上雕艺生产企业上百家,产品销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在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台湾同胞来大陆寻根谒祖、经商办厂,两岸雕艺文化亦日渐融合。

  “这些年来,泉州匠人的雕艺水平越来越高,产业也愈发完整,很多台湾的雕刻产品都要来这里加工。”在从业近50载的台湾工艺美术师汪日清记忆中,张坂雕艺曾一度面临失传,如今在各方努力下,却已恢复传承,精益求精,不断发展,这样的历程非常值得两岸交流探讨。

  据悉,为推动两岸雕艺人才在技艺传承、艺术创造、市场推广、产业运作等方面的融合与进步,泉州台商区还积极举办泉台两地雕艺行业职工技能竞赛,目前该竞赛已成功举办八届,成为两岸雕艺从业人员切磋交流技艺的重要平台。

  “传承与发扬雕艺文化是我们匠人的使命与责任,而精美绝伦的作品是最好的‘通行证’。”泉州台商区雕艺协会会长苏玉彬表示,未来将努力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的雕艺作品,也希望能开拓更多与各地雕艺产业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千年雕艺文化再现风采、再展风华。(完)

【编辑: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