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如何“高飞”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4:58 来源: sp2024042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正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当前,多地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围绕基础设施、应用场景、技术创新等方面出台多项政策,力图打造面向未来的“天空之城”。

  多地加速布局

  乘上“崀山号”低空旅游航线,可从空中俯瞰湖南邵阳崀山的金橙丰收美景;打个“飞的”,便可享受长沙橘子洲头的别样风情……

  借助获批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的先发优势,湖南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目前,湖南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监视覆盖率由10%提升至95%,注册经营性通航公司达33家,规划低空目视飞行航线97条、直升机起降点7000多个。

  近日在三亚揭牌的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则为海南低空经济的发展按下加速键。

  海南是中国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和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省份,中国通航划转海南、落户三亚,是海南自贸港打造通用航空领军企业的重要举措。中国通航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昱表示,将以迁址落户三亚为契机,加快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布局,全面拓展低空运输及旅游布局。

  2023年前11个月,海南全省通用航空有人机执行22.36万架次、同比增长85.03%,飞行2.68万小时、同比增长36.47%,创历年新高;目前,海南在低空旅游、空中游览、跳伞飞行、应急救援、油气平台作业等方面居全国前列。

  2023年12月28日,在合肥市骆岗中央公园,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实现了全球商业首飞演示;同年12月31日,合肥至镇江低空航线正式首航。新航空器首飞、新低空航线开辟,显示出合肥低空经济的蓬勃活力。合肥市发展改革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处处长陈思表示,安徽2021年获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让合肥有了发展低空经济的信心。

  政策持续加码

  为激活低空产业发展潜力,多省份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相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出台有关政策,支持发展低空经济产业。

  海南专门成立省政府民航工作办公室,由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国防科工办、省发展改革委等单位起草,出台《海南省通用航空发展近期行动方案(2022—2023年)》《海南省关于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若干支持措施》等举措,从组织机制、规划引领、方案任务、政策措施等方面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合肥市近日发布《合肥市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焦“空间保障、产业集聚、场景示范、设施建设”四大领域,计划在2024年基本建成骆岗低空融合飞行试验片区,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在科技研发、产业集聚、应用场景、标准规则、飞行保障等方面走在全球前列。

  根据上述计划,合肥将打造低空经济总部集聚区,依托包河区、高新区打造两个低空经济总部集聚区,吸引一批相关企业落户。同时鼓励龙头企业、本地高校院所开展航空材料、电池、飞控、动力、元器件等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技术转化及应用,形成完善的低空经济产业链。

  空域规划是低空经济高飞的关键。在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有限公司长沙飞行服务站,一块硕大屏幕上,显示着湖南低空空域所有正在运行的飞行器。公司董事长何雄平介绍:“此时此刻,有12架通航飞机正在湖南开展低空飞行,标高、航速、所属公司都可实时查看。”据了解,长沙飞行服务站是湖南为发展低空经济打造的重要平台之一,通过北斗监视系统、机载终端和71个地面监视站,可以实现对飞行器“看得见、叫得到、联得上”。

  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罗建军介绍,湖南将21万平方公里的空域一体规划,全省3000米以下划设管制、监视、报告及灵活转换空域179个,飞行不确定性大大降低。

  海南也深入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划设全国最大的省级无人机分类分级管控空域与适飞空域,实现微型无人机适飞空域面积达到35127平方公里、轻型无人机适飞空域面积达到34775平方公里;建成全国首个低空空管服务保障示范区、首个军民航双认证的海南通航飞行服务站、首个低空院士工作站、首个国家低空空域管理科研基地以及首个省级无人机综合监管试验平台。

  未来怎样发力

  在何雄平看来,低空经济“未来已来”,有多个应用场景可以拓展。“对湖南而言,发展低空经济的阳光、雨露、土壤已具备。当务之急是吸引更多经营主体进入,一起把蛋糕做大做强。”

  罗建军认为,湖南要继续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夯实发展根基、建好各类平台、助推低空经济发展,在推进空域持续开放、简化通用机场建设流程、争取场地建设支持力度等方面,啃下硬骨头,赢得新机遇。

  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动力电池产业息息相关。目前,合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肥将产业基础作为吸引低空经济企业落户的磁石。

  合肥还将低空经济确定为前瞻布局的五大先导产业集群来发展,吸引无人机整机、动力系统等相关产业集聚合肥,仅在合肥高新区就集中了30余家低空经济企业,基本涵盖上游无人机设计研发、原材料,中游整机及组件制造、任务荷载及地面系统,下游测绘、安防、体验消费等领域的应用,产业链初具雏形。

  在应用方面,合肥将依托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建设全国全空间无人体系数据中心、管控中心平台,利用无人机、无人车、eVTOL系统3类无人系统,实施“无人机+”行动,探索无人机与无人车、无人船等其他交通方式协同融合,打造园区智慧治理、园区低空无人物流等场景应用,形成一批示范项目、技术标准,助力低空经济从蓄势待发到振翅腾飞。

  胡文鹏 梁 睿 王 伟 【编辑:房家梁】

演出市场为消费再加“一把火” - 《沈阳市志愿服务条例》12月1日起施行

演出市场为消费再加“一把火”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4:59 来源: sp20240429

  近来,全国演出市场供需两旺,演唱会、音乐会、音乐节等热度不断升高,新业态、新空间演出明显增多,热门演出“一票难求”。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达11.90万场,同比增长72.71%;票房收入为108亿元,同比增长116.87%;观演人数为3886.99万人次,同比增长77.88%,全国演出市场开局势头向好,在场次、票房、观演人数3个维度实现“开门红”。演出市场在带来门票收入的同时,拉动了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一系列消费,是我国推动文旅消费持续扩大的重要抓手。

  演出市场持续火热,既是演出从业者的主动作为,也是人们对精神文化追求的直接表现。从需求端看,当前市场文化与服务消费观念发生改变,人们对文化演出类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更突出演出的场景感和代入感,更愿意为优质、个性化的文化产品付费。从供给端看,随着演艺市场新业态加速发展、传统业态提质升级,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传统剧场逐渐向沉浸式、交互式、游乐式演出转变,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和选择。

  文化艺术演出市场的火热令人振奋,但同时也面临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演艺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挖掘不够、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强等问题。接下来,要以丰富的文化消费产品为基础,以“文旅融合”培育消费新业态为重点,以改善消费环境为保障,释放文化消费潜力。

  加强精品供给,提升产品的文化深度和艺术高度,从总体上提高演出质量。除了引进高品质演出外,应鼓励地方立足自身特色优势,打造与当地历史底蕴、人文气质相匹配的特色演出品牌,将演艺经济作为打造特色节庆活动、夜间经济、体验经济的重要内容,激发消费者的文化消费热情。利用消费大数据细分文化消费市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演出文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深挖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推动二线及以下城市以良好的营商环境、高质量的服务水平留住消费者,促进文化消费持续恢复。

  创新数字化演艺新场景,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上线上云,扩大演出消费群体的覆盖面。运用5G、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技术,构建业态多元、体验丰富的文化演出产品体系。既要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也要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演出市场与文商旅有机结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推动演出与旅游、会展、娱乐、科技等融合互促,丰富艺术衍生形态,实现演出与旅游景区、历史街区、文化场馆、商业综合体、邮轮大巴等相结合,培育文化消费增长点。

  优化演艺消费环境,加强“硬件”与“软件”整合,提升消费体验感。加强演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舞台表演效果,增强艺术感染力。优化交通组织安排,丰富周边消费服务业态,提升消费公共服务品质。增强演出服务与文旅消费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消费者享受优质观演体验创造更多便利条件。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建立大型演出活动退改票机制,设定演出梯次退票收费标准,打造消费者友好型的演出市场生态,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王会芝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