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桃花岭(我与一座城)

发布时间:2024-04-28 21:03:42 来源: sp20240428

  我刚到长沙时,岳麓区还叫作西区。我住湘江东岸,长沙人谓之河东。西区在湘江西畔,长沙人谓之河西。五一路从老火车站起头,一箭笔直射到橘子洲大桥,过了湘江,再往深处去,就到了蔚然横亘的岳麓山。长沙山、水、洲、城的气脉就这样贯通了。

  我那时还没学会电脑写作,白天忙公事,爬格子写小说只在周末或晚上。周末双休制正试探着执行,一周单休,一周双休。我很渴望每周都是双休日,多些时间写小说。那个夏天,我正在写中篇小说《秋风庭院》。暂住的斗室热得凳子挨不得屁股,人坐下去就张嘴喘气。提起笔来,落纸不是墨水,而是汗水。有个周末,我背着稿纸上了岳麓山。行至半山亭,风过林响,鸟鸣啁啁,心里顿时清凉。我在半山亭坐下,背靠亭柱写小说,阳光斜照在稿纸上,金晃晃的有些刺眼。偶尔闭目沉吟,便有两条金龙在眼皮下的暗红里游动。那时我并不懂得保护眼睛,不知眼睛是不能过久盯着强光的。写起小说来,我脑子动得比手快,只好龙飞凤舞地写。初稿上的字,别人是认不得的,我便晚上再去誊抄和修改。半山亭内并无石桌,只能以膝头为几。游人过亭,三三两两,老老少少,或有驻足观望者。我写得忘情,视若无睹,只顾沙沙走笔。写到得意处,我会笑出声,或情不自禁摇头晃脑。游人以我为疯子也未可知。这部中篇小说是《湖南文学》黄斌先生约的,后来发表在该刊1995年7、8月合刊上。次年,小说获得《小说选刊》组织评选的全国最佳中短篇小说奖。

  那几年,我陆续写了六部与《秋风庭院》相关联的中篇小说,先后发表在《当代》和《人民文学》上,最后结为长篇小说《朝夕之间》出版。这些小说的很多文字就是在岳麓山上写的,有时是在半山亭,有时在爱晚亭往上一点的放鹤亭,有时在岳麓书院前的吹香亭。放鹤亭我最喜爱,素朴雅致,气态安闲,仿佛一位饱学先生,旧衣旧鞋,清清朗朗,立于清风峡边上。放鹤亭中间有个方石礅,刻着“放鹤”两个大字,据说是为了纪念曾经的山长罗典。放鹤亭游人来往最多,却大都脚步匆匆,奔爱晚亭去了。我便安坐其间,埋头写作,有时还把石礅借为书几,也不管罗典先生允不允许。

  岳麓山是有灵的。我不敢惊动岳麓山上的前圣先贤,但岳麓书院里的古樟怪柏、麓山寺的六朝神松、爱晚亭前的翠竹红枫,也许皆见过一位年轻人,或低声吟哦,或俯首沉思,或摇笔疾书。《朝夕之间》里有位离休多年的地委老书记陈永栋,长年半闭着眼睛独来独往,每日清早都在大院里舞太极剑。老书记去世前写下遗嘱:全部积蓄四十五万元交作党费。众人知此,莫不感佩。我描写陈老的外貌和性情时,模拟了在麓山寺前屡屡遇见过的一位老者。有天,我坐在麓山寺前写小说,见一位老者,不僧不道,长辫垂背,手秉宝剑,半闭双目舞太极剑。我初以为老者是疯子,却见他舞起剑来惊风遏云。我目不能移,待老者收势立定,忙趋步上前试与攀谈。老者却双目低垂,转身下山去了。那段日子,我常在麓山寺前遇着这位老者,却始终未能同他搭上话,倒是将他的身形写进小说里去了。

  几年后,我终于卜居河西,向岳麓山又近了些。我居住的地方叫咸嘉新村,选择这个地方住家,大半是为它离岳麓山近,距闹市远。站在屋顶花园举目望,远近皆是绿意葱茏的小山,仿佛画家笔下的青绿山水,随意一拖一带,都是气韵。田野边美人蕉红黄连天,松竹深处隐现着村舍人家。我的所谓“屋顶花园”,只是房产推销的噱头,不过就是个露天大阳台而已。我好种花木,把阳台侍弄得好似小花园。我家的三角梅翻悬到阳台栏杆外面,花开时节火红欲燃,引得楼下行人登楼敲门争看。

  眼看着四周高楼拔地起,咸嘉新村很快又成了闹市。热闹起来的咸嘉新村倒也闹中得静,生活设施极是方便,但我心里总恋着山野气,便又向着离岳麓山更近的地方搬了家。我现在的陋居背靠桃花岭,面向梅溪湖,前湖后山,绿意扑人,极是称人心意。桃花岭本就是岳麓山伸出的支脉,为修西二环公路劈开了。我每同朋友说起桃花岭好,便说:“桃花岭其实就是岳麓山。”2022年,岳麓山新修了西大门,正对桃花岭,看看,岳麓山同桃花岭不又连起来了?

  冬日清晨,太阳从桃花岭上升起来,热热闹闹照进卧室。由春往夏走,天气越来越暖和,太阳也慢慢移位。待到酷夏来临,太阳就照到别的地方去了,我的卧室竟到了阴凉处。从客厅望去,一湖青蓝横陈,阳光下碎金辉跃,晃人眼睛。尤是晴好秋日,傍晚时分,西望天边腾腾一片夕阳,冶铜熔金,绛红烟紫,无限光色流泻湖中,水天相映,绚烂至极,也奢华至极。梅溪湖四季好花,春来桃花如海,夏天紫藤垂地,秋时桂香袭人,冬日梅花幽馥。爱花的人,恨不能时时守在湖边,寸步不离。我的陋居朝湖的窗前尚有一奇,湖边往湖心柔柔弯出去两座小山,以一石桥相连,桥上桥下水如圆镜,青山白水若青白二鱼,环抱依偎,仿佛一个太极图。我每日晚间散步,要么上桃花岭,要么走梅溪湖。走梅溪湖,环湖有时觉得太远,散步总要走回头路。心想,湖心有座桥就好,人们爱走大圈也可,只走小圈就跨桥而过。不多久,居然心想事成,湖心真建步行桥了。从我家门口上湖边栈道,一路绿草茵茵,花木扶疏,风荷轻举,清波粼粼。过桥到节庆岛,或略作盘桓,或径自前行,再上北岸往东走,刚好万步归来。

  我写《家山》是在咸嘉新村动笔的,先写了三十几万字。家搬到桃花岭下梅溪湖畔,我对原先写的却不满意了。于是,另起炉灶,重新开笔。人物和故事有些是先前写过的,小说的结构和语言却变了。我偶尔写到笔钝,赶紧出门走走。桃花岭上见到的香樟、松树、麻雀、乌鸦,都会到我笔下。岳麓山中,桃花岭上,梅溪湖边,初春的樟树林新叶老叶杂陈团簇,成鸟雏鸟翻飞,正是我在《家山》里写到的样子。《家山》的笔墨具体而微,庄稼树木,五谷六畜,花鸟鱼虫,皆称其名。《家山》里写到的风物,岳麓山、桃花岭、梅溪湖及附近乡村,都能寻到。

  2022年12月2日凌晨3点58分,《家山》杀青。我木坐良久,心里一一跟小说中的人物道别,不舍而怅然。我在床上倒了一会儿又起来,曙色渐明。拉开窗帘,桃花岭山间霞光万道,一轮红日正冉冉而升。望着窗外桃花岭,恍如家乡雪峰山飞抵眼前。梅溪湖上起起落落的水鸟,也让我联想到家门口的溆水。我到长沙已二十九年,竟有二十三年逐岳麓山而居。不管长沙再怎么长大,我会永远住在岳麓山桃花岭下。岳麓山,也是我的家山。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0日 20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2023年度大会在京召开 - 大连外国语大学成立“上合学院” 助力上合国家人才培养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2023年度大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4-04-28 21:03:43 来源: sp20240428

原标题:技术创新 标法助力 共促乳品高质量发展——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2023年度大会在京召开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等政策文件,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在标准化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具体要求。

10月25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以下简称“乳业创新基地”)2023年度大会暨第三届技术研讨会开幕式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技术创新 标法助力 共促乳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深入展开技术探讨,梳理行业高质量发展脉络,展现了全行业砥砺前行的决心。

会议由乳业创新基地秘书处承担单位蒙牛集团举办,中国科学院邓子新院士,中国工程院沈建忠院士、任发政院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司马纯良司长、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史根生二级巡视员、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孙璐副处长、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冯晔二级巡视员、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王加启所长,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刘超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郭新光副院长、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张中朋秘书长等出席大会开幕式。蒙牛集团卢敏放总裁、杨志刚副总裁、温永平副总裁参加了会议。

政策引领、标法引导 指明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马纯良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乳业发展,近年来围绕奶业振兴和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等,从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产业规划、监督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强调,行业应始终牢记“奶以安为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并对行业和乳业创新基地在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要求。

史根生在致辞中表示,乳制品行业是健康中国不可或缺的产业,是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代表性产业。他从构建最严谨的标准体系、发展营养健康标准体系和践行“大食物观”等方面对行业和乳业创新基地提出了要求与期望,希望为健康中国建设以及食品安全战略实施贡献行业力量。

孙璐表示,近年来乳制品消费稳步增长,行业发展迸发出强大的发展生机和活力,取得积极的发展成效。他强调,作为世界乳业的重要参与者,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仍是当下行业的重要任务,并从创新引领、数字化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乳业创新基地提出了工作要求。

冯晔表示,乳业创新基地一直秉承标准创新引领,致力于带动乳业及全产业链生态高质量发展,在培育我国乳业领域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助力乳业技术标准创新水平走向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他希望,乳业创新基地未来通过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在不断提升乳品品质、创新乳品技术、完善乳品标法体系等方面贡献力量与智慧。

卢敏放总结了乳业创新基地自筹建运行5年以来,在乳业标准化方面开展的工作。他结合国内外乳业发展现状,指出中国乳制品行业应积极探讨转型发展,应以“大食物观”为指导,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性研究,促使乳制品产品结构组成调整;同时,应以“双碳”战略为导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卢敏放表示,乳业创新基地将通过整合资源,加强技术标准和创新互动发展,推动自主创新和绿色发展,共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专家建言、行业研讨 共商行业未来之路

乳业创新基地自筹建至今,始终重视专家的力量,汇聚了包含7位院士在内的13名顶级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对乳业创新基地和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开放、合作、创新、共享”——共商行业未来之路。

专家指出,“大食物观”给乳制品及整个食品行业指明了未来发展之路。合成生物学为发展“大食物观”带来新选择,将有助于发展更营养美味、更安全可持续的未来食品。邓子新院士在开幕式上带来“模拟和重塑微生物代谢秘诀的合成生物学创新之路”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在大健康产业创新研发的前景,为乳制品行业践行“大食物观”指明创新发展之路。

王加启在开幕式上带来“牛奶品质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他提出牛奶具有基础营养与活性营养双重营养功能的科学理念,报告从我国乳业现状和未来方向出发,倡导行业建立乳业优质发展的科学理念,应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持续实施国家优质乳工程,进一步提升我国奶业核心竞争力,提振消费信心。

会议同期举办营养健康与标法、质量提升、绿色低碳及特殊食品四个专题会议,研究讨论近40个议题。同时,会议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主管部委领导;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的专家及相关企业专家,解读标准法规及政策,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先进实践案例,洞察发展趋势,共议乳品高质量发展。

创新发展、示范引领 第二届“金鬲项目”成果发布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等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中国乳业的创新及发展,乳业创新基地始终重视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标准和推广应用。乳业创新基地组织开展了第二届“金鬲项目”甄选活动,经三轮评审筛选出26个项目获评“金鬲项目”,并在会议期间揭晓评选结果与展示推广。

本次会议于10月25日至26日举办,得到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4)、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3)、全国食品营养健康管理标准化工作组(SAC/SWG25)、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8)、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7)等单位的支持与指导。来自乳业创新基地共建单位、行业协会、研究单位、标准化组织、乳制品加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专家和代表近500人参加会议。

据悉,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推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运行,是我国乳制品行业标准化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乳制品行业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重要平台。

未来,乳业创新基地将通过有效资源整合,围绕乳制品行业全类型标准和标准化全生命周期,创新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方式、创新标准实施应用方式、创新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同步推进。通过塑造乳制品行业新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助力行业高技术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更好地为健康中国战略、质量强国建设、智能制造规划和“双碳”战略等贡献行业力量。(菲菲)

(责编:曹淼、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