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再生利用,“两难”变“多赢”

发布时间:2024-05-05 07:37:52 来源: sp20240505

  下沉式再生水厂上方的产业园。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近镜头】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的宁波货运北站北侧建设工地,工人忙碌作业,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地面下,源源不断的污水流入再生水厂,处理后变废为宝,成为当地的城市环境用水……

  作为人口密集的老城区,缺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溢排漏排,曾经是宁波市江北区生态环境的“痛点”。而工业地块的稀缺,同样是该区无法避开的空间短板。在这样的“两难”境况下,江北区探索出一个办法:采用“地下建设再生水厂、地上进行产业园开发,地上地下同步、民生与产业并重”方式进行整体开发。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北分局局长褚有为介绍,这个开发模式要克服诸多技术性难题,没有可以复制的案例,是硬着头皮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

  2020年6月,地下空间以划拨方式供应给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用于建造下沉式再生水厂。2022年3月,地上空间由江北区北坤公司开发建设新兴智能智造产业园。4个月后,地下水厂箱体结构刚完工,地上产业园就马不停蹄地开工了。

  再生水厂作为污水处理终端,必须有健全的管网输送污水,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在建厂初期,江北区就确立了“厂网同步”建设理念,不给污水处理效率拖后腿——完成管网检测、修复716公里,三级及以上缺陷整治14537处,各类涉水污染源整改358处;完成130个居民小区、44所中小学校、500余家企业(工地)雨污分流改造;打造城乡排水管网数字化智能化管控平台,设置近400只物联网传感器,安装污水系统感知设备267套。

  目前,在宁波市江北区,清水徐徐流淌,互连互通式“韧性”地下排水系统已初步建成。

  今年6月,当地上的产业园还在热火朝天地建设时,地下新植入的排水系统“肾脏”——地上地下统筹开发的下沉式再生水厂已悄然投入运行。

  40岁的谢浩杰是下沉式再生水厂的员工,也是水厂旁边费市村的村民。“早上睡到自然醒,送完女儿上学后,路过一棵棵大树,转弯经过小桥,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听2首歌的时间就到水厂了。”

  “跟当初街道和村委会说的一样,没有噪音和异味。”

  “我就说嘛,怎么村里的河道干净了不少。”

  住在周边的村民,大多是听谢浩杰谈起自己的工作,才知道再生水厂已经投用了。

  截至今年8月底,宁波市江北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量同比增加51%,日均水处理量约7万吨,服务人口近30万,通过水厂水源热泵系统供热制冷,更是极大减少了碳排放量。

  “地下的再生水厂生态效益已经显现,地上在建的产业园也将在明年5月底完工后迎来相关入驻企业。”宁波市江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这里既是江北污水的再生处理中心,也是小微企业安心成长的双创“摇篮”,更是人才大有可为的沃土。

(责编:杨光宇、陈键)
续写丝路开放新篇章 - “抑”路前行 “百城万人健心跑”再启抗“郁”联合行动

续写丝路开放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5-05 07:37:53 来源: sp20240505

拥有百年历史的巴克图口岸,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的塔城市,毗邻哈萨克斯坦,向西联通中亚、西亚、俄罗斯以及欧洲各国,是我国通往中亚至欧洲各国的重要通道。

塔城市巴克图口岸文化展示馆,一块产于清代、由羊皮包裹的茯砖茶在展柜中,无声讲述着这座商埠重镇的往日繁华。有文字记载,塔城商人18世纪就从事对外贸易,我国茶叶、丝绸由此转运国外,“从谢米至塔城驼铃络绎不绝,蹄轮交错于道”。

如今,驼铃声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重型货车的轰鸣声。一辆辆满载水果蔬菜、日用百货等各类商品的大型货车,从巴克图口岸国门进进出出,塔城也因此进入发展快车道,百年口岸续写丝路开放新篇章。

67岁的维吾尔族老人阿地里·阿不都热合曼是塔城地区口岸管理委员会退休职工,被当地人称为“口岸通”。去口岸国门转一转、看一看成了他的习惯,“每次去口岸都有新变化”。

“新”体现在速度。“三四十分钟就能通关,蔬果早晨装车,下午就能送到哈国超市。”塔城市利凯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新立说。2013年12月,巴克图口岸开通中哈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塔城海关适时调整监管与服务手段,兼顾“管得住”和“通得快”,不断优化通关流程,货物通关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左右,缩减至目前的30分钟左右。

果蔬不耐储存,加快通关速度,节省货运时间,有助于使果蔬在最佳状态下抵达市场,于新立的生意因此越做越大。“现在,我在国内发展了280多个生产合作基地,在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建起44个营销网点。”他说。

“新”体现在产业。除了瓜果蔬菜及日用百货等常规出口商品,巴克图口岸近年来在风电设备出口方面势头正猛。“截至目前,今年已向哈萨克斯坦出口30支叶片,10台主机。”三一(塔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行政业务经理王紫瑶说。

2020年12月国务院批复设立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后,巴克图口岸加速从单一“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交通物流枢纽“变身”生产制造加工地。

“厂房距离巴克图口岸只有几公里,出口条件便利,仅运输成本就降低近一半。”王紫瑶介绍,公司是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引入的首批企业之一,可实现年产值约20亿元,提供400个就业岗位。

在三一(塔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不远处,中国水电四局(塔城)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与塔城市金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同样热火朝天地加工生产风机塔筒、风机主机。

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徐嘉佑介绍,今年试验区有43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与独特的区位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仅试验区先行发展区内已落户63家企业。

“新”体现在心劲。“边民互市是国家给我们的一项特殊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群众每天有8000元的免税进口商品额度,让边民参与到贸易中。”塔城地区口岸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存鹏告诉记者。

张小平是塔城市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合作社目前有边民355人,借助免税进口商品额度这项优惠政策,合作社的边民可从一单货物中获得货物价值1%的收益。

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正式生效,这是新疆成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推出的最新出入境政策。“互免签证生效后,中哈两国边境贸易往来更频繁,边民们奔向好日子的心劲更足了。”张小平说。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13日电  记者张瑜、苟立锋)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