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抢人大战”

发布时间:2024-04-30 03:30:59 来源: sp20240430

原标题:耐人寻味的“抢人大战”

  2024年的春节假期有8天,返乡探亲、出行旅游的人数大幅提升。截至2月2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已达61.3亿人次。据交通运输部预测,整个春运期间全国将有90亿人次出游、探亲、休闲。春节假期与整个春运周期,极大地刺激了国内消费,进一步激活了文旅市场,最大程度放大了“假日经济”的溢出效应。

  从人才到人潮

  过去几年,国内旅游行业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和新趋势,从火爆出圈的“村超”“村BA”引领的贵州旅游热,到淄博烧烤所带动的短途旅行潮,再到北国哈尔滨引爆的冰雪大世界,都充分展现了中国巨大的消费动能与潜在需求。

  与之相应的是,各地政府与百姓都在竭尽所能为自己的城市打广告,争抢人流所带来的“消费红利”。为城市代言的各地文旅局长、充分展现本地精神风貌的百姓竞相登场,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经济韧性与社会活力的最佳代言人。

  这些新现象,我们都可以将其概括归纳为各地展开的“抢人潮”大战,这也属于“流量经济”的一部分。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里,一个地方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大众眼球,以便能够在短时间内迎来涌入的“人潮”,展现风土人情、拉动地方经济、刺激社会消费,这是“抢人潮”大战的底层逻辑。

  如果将目光拉长,将视野放宽,我们会发现,围绕“人”所展开的“争抢”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已成为地方发展的重要模式。

  大约从2017年开始,各地纷纷出台各种人才政策,或推出“政策礼包”,或成立专门机构,打出“教育资源牌”,下起“放宽落户棋”,都是为了吸引高校毕业生和高质量人才落户当地,以此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质量,为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从各地的“人才争夺战”到“淄博现象”和“尔滨现象”展现的“抢人潮”新景观,共同形成了中国社会中的“抢人”热潮。

  无论是抢人才还是抢人潮,都与“人”有密切关联:围绕人才所展开的竞争,其本质是希望将符合地区发展的人才吸引到本地区,并在此落叶扎根,成为“新本地居民”;围绕“人潮”所展开的竞争,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人潮”的吸引,塑造城市旅游品牌,带动本地相关文旅产业发展,刺激拉动消费,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升本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抢人才抢到的是人才的长久扎根,抢人潮则追求流量的爆发性与瞬时性。它们又都直观地体现在一系列数字与数据中:“某地今年吸引高端人才XX人”“某地今年吸引游客XX人次,带动旅游收入XX元”……这些时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标题,往往都用亮眼数据来呈现城市的吸引力。无论是人才还是人流,在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中,都成了极为重要的、可以被量化的数据指标。

  人口经济与现代国家

  究竟为什么要“抢人”,从“抢人才”发展到“抢人潮”意味着什么?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理解以下问题:为什么围绕“人”展开的竞争,成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逻辑之一?数据意义上的“人”,即“人口流量”与“人才数量”,为什么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是重要的?当具有主体意识的人,变成统计数据意义上的“人才”和“人潮”的时候,地区发展究竟还要不要“抢人”?

  在古典时期,经济学这一概念的含义是“治家经济”或“家政学”,因为彼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普遍状态,人们生产能力有限,自给自足尚且困难,更不用说用于盈利的交换和贸易了。因此,那个时代的交换与贸易,在种类、数量、强度等各方面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交换不发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制造能力得到空前提升;而随着地理大发现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贸易范围也逐渐扩展至全球,世界范围内的生产链条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货币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

  由此,传统时代的国家形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项现代国家所特有的、新的国家能力出现了,即国家对于领土范围内的各种“经济要素”的核算、计划、管理与开发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包括土地、人口以及各种资源在内的要素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述要素中,“人”与“人口”本身又成为最宝贵也是最复杂的要素。

  现代社会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经济系统,它凝结了包括人、人所具有的技术和人所拥有的资源等全部要素,这些以“人”为核心的要素成为现代国家的“核心资产”,而对这些要素科学理性地统筹分析和计算,则成为现代国家的核心能力,人口与人才也就成为现代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抢人才也好,抢人潮也罢,背后共享着同样的底层逻辑,都是对基于人而产生的各种经济效应的关注。

  现代社会的流动性逻辑

  搞清楚为什么关于“人口”的经济学会成为现代国家的必修课之后,我们需要面对下一层次的问题:与文旅产业、地方消费密切相关的人潮,为什么会出现?

  随着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生活的物理空间被极大压缩,时空距离无限缩短,过去几十个小时的路程,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而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则为“人潮”的出现提供了坚实基础。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无论是去外地旅游度假,还是来他乡工作扎根,都已成为生活常态。这种观念意识转变的背后,蕴含着“人潮”出现的密码。

  现代社会最大的特征,便是身处其中的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坚定保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都深信生活有无限可能。然而,我们又时常在工作中喟叹意义感的缺失,抱怨被重复性的劳动抽干了生活的意义。实际上,这恰恰触及了现代社会的本质:它是一个基于人的社会分工而构成的复杂系统,人同时扮演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角色,也同时扮演着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角色。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互相依存的系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将其称为现代社会的有机团结。整个社会系统通过人的专业化劳动提升总体生产效率,而身处其中的个体由于日常工作的重复性则格外希望“找回”属于自己的时间,希望可以实现“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生活理想。生活的无限可能是现代性对人的承诺,而现实的职业压力又构成对人的要求,于是,越是闲暇,人们越要从“日常”中抽离出来,前往从未到过的地方来丰富自己的人生。上述这些构成了“人潮”得以形成的结构性因素。

  从现代社会运行的本质来说,无论是围绕人才的争夺,还是聚焦人潮的引流,都已经不是要不要“抢”的问题,而是如何“抢”以及如何良性地“抢”的问题。因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瞬时高强度流动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的行动轨迹、行为趋势所形成的数据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之下,更是成为一种“流信息”而具有极强的国民经济属性。

  因此,如何捕捉和利用这种人的流动性,激活这种流动性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果,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从本质上来说,无论是“抢人才”还是“抢人潮”,都并非一时之功,前者需要制定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的人才政策,更需要让引进来的人能够“人尽其才”,安居乐业;而后者则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服务意识,形成品牌效应。

  人、人口、人才,是现代国家经济运行的核心要素,人口是数据,人才有标准,但“人”才是一切的前提,只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深刻理解个体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尊重个体的前提下,正确认识人的流动性趋势和特征,也是围绕“人”展开良性竞争进而提升发展水平的关键。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方经纶、杨迪)
1月信贷实现“开门红” 金融数据普遍超预期 - 西部战区空军某雷达站:战备拉动检验应急能力

1月信贷实现“开门红” 金融数据普遍超预期

发布时间:2024-04-30 03:31:00 来源: sp20240430

人民网北京2月10日电 (黄盛)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初步统计,2024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同期多5061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84万亿元。此外,2024年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84.29万亿元,同比增长9.5%;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7.63万亿元,同比增长8.7%。狭义货币(M1)余额69.42万亿元,同比增长5.9%。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4万亿元,同比增长5.9%。当月净投放现金7954亿元。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社会融资规模是比较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总量性指标。1月社融增量达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社融在上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同比多增。同时,信贷等多项金融数据在1月“开门红”成色充足,说明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的力度保持较高水平。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就此向人民网财经表示,1月社融同比多增的主要贡献来自于企业债券融资,当月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3197亿,与春节错期以及债券发行利率下行提振债券融资需求有关。同时,1月表外票据融资、外币贷款和信托贷款也有一定幅度的同比多增,其中,当月票据融资同比大幅多减,表外票据融资转向表内的规模收缩,带动表外票据融资同比多增2672亿。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1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47.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4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4%。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2万亿元,同比多增16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98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52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27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8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3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73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49亿元。

 王青表示,1月新增信贷规模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创出历史新高,背后是货币信贷政策稳增长全面发力。具体来看,2023年四季度以来官方制造业PMI指数持续运行在收缩区间,在此背景下,近期稳增长政策加力,其中基建投资已在2023年底加速,今年初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水平,制造业投资也在政策面支持和行业利润改善等因素驱动下持续提速。同时,近期各地加快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已经公布,这也会带动银行加大房地产开发贷投放力度。1月票据融资同比大幅多减5606亿,企业贷款期限结构改善,显示1月并不存在票据冲量现象,今年信贷“开门红”成色较足。这意味着当前金融机构风险偏好改善,对实体经济经营、投资的支持力度增大。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平滑信贷投放的指引推动了银行机构调整自身信贷投放节奏、避免大幅波动引发市场预期反复、稳定市场信心的同时提高了政策传导效率。

 中信证券FICC研究团队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将更加注重结构优化与存量盘活,切实体现有增有减,增的方面,紧扣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加适配、更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减的方面,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债务重组、市场出清等方式,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受到进一步倚重,并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房地产行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以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及“三大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责编:乔业琼、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