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平安长江”专项行动已破获长江水域相关刑事案件6500余起

发布时间:2024-05-03 14:15:57 来源: sp20240503

人民网北京12月29日电 (梁秋坪、高清扬)公安部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平安长江”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整治长江水域突出违法犯罪的有关情况。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二级巡视员罗辑在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以来,公安部连续部署开展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长江禁渔”、打击长江非法采砂犯罪等系列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长江规模性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犯罪活动。

罗辑介绍,今年3月,公安部组织沿江15省市和长江航运公安机关开展了长江水域突出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平安长江”行动,突出打击涉渔、涉砂、涉水运物流犯罪以及依法整治长江水运秩序的“三打击一整治”四项重点任务,共破获相关刑事案件6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万余人、打掉团伙815个,开展联合专项整治1800余次、整治重点水域、场所等5100余处,有力维护了长江水域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

在“十年禁渔”执法上,今年以来,沿江15省市和长航公安机关共侦破长江非法捕捞类刑事案件5600余起,查扣涉案船只585艘,查缴非法捕捞器具1.1万余套,查获渔获物14.1万公斤,长江规模性非法捕捞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当前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活动呈现哪些趋势特点?罗辑说,从作案时间看,非法捕捞活动受鱼类繁殖期、洄游期等季节性因素影响明显,每年3至9月,是非法捕捞活动的多发期,占全年案发数的80%。从作案地点看,非法捕捞活动趋于点多面广的发散态势。随着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政策的铺开,禁捕水域范围相对增加,特别是一些支流河汊、较易偷捕,非法捕捞活动案件高发地点由“一江两湖七河”逐渐转向偏僻天然水域。从作案手段看,利用新型禁捕工具非法捕捞的趋势明显。非法捕捞作案手段由“电、毒、炸”等传统方法逐渐转向新型禁用渔具、钓具。今年以来,利用锚钩、复钩等禁用渔具非法捕捞的案件同比增加近2倍,占全部案件的近40%。

此外,今年6月,公安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为期半年的长江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共侦破各类案件23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00余名,查实涉案江砂591万吨,涉案价值超2.5亿元,长江涉砂刑事发案连续三年下降,今年同比再下降33.2%。

(责编:梁秋坪、邓志慧)
(经济观察)冲刺阶段 中国经济释积极信号 - 沙特驻华大使:“沙特2030”愿景与 “一带一路”和谐互利

(经济观察)冲刺阶段 中国经济释积极信号

发布时间:2024-05-03 14:15:58 来源: sp20240503

   中新社 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 王恩博)2023年仅剩月余,中国经济步入全年发展的最后冲刺阶段。15日公布的多项10月份经济数据对此释出积极信号。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当天指出,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两个方面来看,10月份国民经济延续了持续恢复向好势头,经济发展的韧性、活力和潜力继续显现。

  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成为这一判断的有力注脚。

  从生产端看,10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亦表现不错。需求方面,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比上月大幅加快2.1个百分点。在国庆假期带动下,1-10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速更高达19%。

  作为观察经济运行的另一重要视角,就业、物价等民生指标也总体稳定。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受食品价格尤其猪肉价格下行影响,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但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环比持平。

  持续增长的新动能,则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一大亮点。以新产业为例,高技术和智能制造业表现抢眼。10月份,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规模以上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劲增89.2%和53.2%。

  中国经济“进入”四季度的方式符合预期,从统计角度讲,上年四季度基数较低,亦有利于今年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回升。但对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经济恢复进程,仍不可掉以轻心。

  作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先行指标,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回落至荣枯线以下。刘爱华坦言,制造业企业反映订单不足的情况比较突出,“市场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整体来看,经济向常态回归是大趋势。10月份制造业PMI降至收缩区域,反映出经营主体决策短期仍偏谨慎,经济修复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主要原因在于国内需求复苏进程存在波动和季节性因素。

  挑战依然存在,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余下时间里,中国仍需立足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确保已出台政策落实显效。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提到,目前,央地正在不断出台促消费政策。如商务部表示,四季度将加快推动促进汽车、家居、电子产品消费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各地亦密集出台相关措施、适时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重点活动等。从“双十一”情况来看,后续消费仍有望反弹。

  对于下一步政策动向,温彬预计,总体来看,宏观政策大体保持稳中偏宽松,货币政策将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财政政策将着眼于中央加杠杆、地方去风险,房地产政策将力促市场平稳发展。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中银国际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朱启兵表示,此前增发国债1万亿元人民币和特殊再融资债券落地,对稳定四季度及明年基建投资有较好带动作用,11月到期的MLF(中期借贷便利)超额续作同样是货币政策宽松的重要内容。稳增长仍是当前宏观政策首要任务,预计年底前或有更多政策出台。(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