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纳入职称评价体系后,乡村工匠还需要什么?

发布时间:2024-04-29 19:45:08 来源: sp20240429

  阅读提示

  2022年11月,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重庆积极落实相关工作,将大足石雕从业人员、农村建筑工匠、农机合作社经理人等乡村工匠纳入职称评价体系。学者表示,下一步需补齐乡村工匠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短板”,让老一辈“留得住”、新一代“愿意来”。

  “这次技能考试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了清晰的定位,我的美学知识、理论水平和雕刻创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近日,大足石雕匠人苏中明通过重庆市大足区人社局组织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考试,获得了中级雕刻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与苏中明一起参加培训的还有39名川渝雕客,33人成为持证上岗的中级雕刻工,而这仅仅是重庆实施高素质农民能力提升计划的一个缩影。

  2022年11月,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重庆市正落实相关要求,5年内培育高素质农民10万人,其中1000名县级乡村工匠、100名市级乡村工匠名师、10名市级乡村工匠大师和10个市级乡村工匠园区,激发广大乡村手工业者和传统匠人创新创造活力。

  将乡村工匠纳入职称评定序列

  重庆大足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所在地,具有浓厚的石雕文化氛围。“过去石雕从业人员评不了技术职称,在市场需求和谋生需求作用下,许多有技能的艺人转行或外出发展,致使大足石雕人才流失严重。”重庆大足区人社局局长蒋仕惠说。

  为了深挖“大足石雕技艺”国家级非遗文化资源,大足石雕从业人员被正式纳入了国家工程师职称序列。全区通过持续开展工艺品雕刻工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评价工作,为大足雕刻不断注入新的血液。而今,日薪超过500元、中高级职称的“大足雕客”比比皆是。

  在重庆武隆区的羊角、平桥等乡镇,一幢幢“彩妆”过的农房,成为一道道乡村亮丽风景线,不仅提升了农房品味,更成为乡村旅游富民的新动力。作为一名乡村风貌建造师,土生土长的姚江先后承建当地传统民居改造30余处,没有出过一起安全事故。

  “这都得益于农村建筑工匠培训3年行动,不仅自己得到了提升,企业还得到了发展!”去年就参加培训、获得乡村建筑高级工职称的粟永说,他先后承建黔江区多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寨子社区建设项目,得到了各方高度赞扬。

  据了解,重庆传统村落保护、修复工匠人才需求量持续增加。为此,该市通过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3年行动,现已累计培训农村建筑工匠1.33万名,经考核合格1.31万名,颁发相应工种初、中、高级工证书,“土专家”持证上岗成效彰显。

  重庆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从事传统建筑保护修缮工作达10年以上、技艺娴熟、积极传承技艺的乡村工匠,直接颁发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技能人员职业培训高级合格证书,列入市级巴渝传统建筑工匠名录,认定为传统建筑建造修缮技艺传承人,并优先承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等项目。

  职称评的是田间地头的实绩、实效

  在重庆忠县晨帆农机专业合作社,200亩稻田尝试“稻鱼共生”“稻虾共生”技术,实现了水稻种植无污染、无农药残留。据测算,采用新技术过后,稻田亩产值可增加8000元~1万元。

  负责人赵丽是首批306名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中仅有的6位女性之一,她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重庆市首届十佳农机合作社经理人。受益于《重庆市乡镇农业服务机构农业技术人员“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高级职称资格评聘办法》,她还获评了高级农技师职称。

  “职称评价看的是业绩成果,评的是技术水平。”重庆市人社局负责人说,“双定办法”更看重田间地头的工作实绩、实效,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等的推广应用情况作为重要评价依据,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

  据悉,目前重庆共有乡镇农业技术人员9000余人,多数乡镇农业服务机构因规格低、人数少,过去无法设置副高级岗位。通过增设定向岗位、设置定向条件、畅通申报渠道3方面重点举措,打破乡镇农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天花板,为进一步激发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扎根基层,提供了制度支撑。

  拥有“农民高级技师”职称的“大足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刘能风,先后获国家级奖16次,获省部级奖28次。刘能风联合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开办传统石雕专业培训,每年招收学员4个班,为大足石雕的传承培养人才。

  在相关部门大力推动下,目前大足区有近11万人从事石雕工作,年产值达200亿多元,令大足石雕成了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商品和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

  补齐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短板”

  “乡村工匠的评价体系形成后,还要进行物质和精神层面相应的双重奖励兑现,让这个头衔不成为虚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农创学院创始院长付文阁说,要增强乡村工匠的职业荣誉感,必须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打通人才晋升通道。

  “20多年的农机作业经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农机高技能人才对作业团队发展的重要性,这样的农机作业能手月收入在1万~1.3万元。”重庆潼南高级农技师陈伟向记者坦言,农业生产一线还是很缺农机作业高技能人才,希望国家在这方面人才的培育上有更多好的政策。

  按照重庆市《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点措施》和“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有关要求,建设一批“巴渝工匠”乡村驿站。重庆市级乡村驿站批建后,区县乡村振兴局按照15万元/个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发放补贴。并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建设,以及企业新型学徒制、技师培训等项目上给予重点倾斜。明确“专业人才参与设计下乡服务一年以上的,职称评审不作外语、计算机、论文和继续教育要求,可提前一年申报高一级职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乡村工匠人才队伍建设还亟须破解一些长期面临的老大难问题。”重庆工商大学莫远明教授说,加强乡村工匠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补齐乡村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打通产品、信息的双向流通渠道,促进城乡区域之间的人才双向交流,让老一辈乡村工匠“留得住”、新一代乡村工匠“愿意来”。

  李国

  (工人日报) 【编辑:付子豪】

中国“Z世代”上门助浴:助老人“澡”出幸福 也“澡”到自我价值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发生4.6级地震 震源深度12千米

中国“Z世代”上门助浴:助老人“澡”出幸福 也“澡”到自我价值

发布时间:2024-04-29 19:45:09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南宁2月7日电 题:中国“Z世代”上门助浴:助老人“澡”出幸福 也“澡”到自我价值

  作者 韦佳秀 蔡华海 刘妍伶

  广西南宁市民政局7日介绍,自今年1月南宁市开展老年人助浴服务试点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已有219人报名申请助浴服务,已完成助浴工单27次。

  据南宁市民政局副局长何家军介绍,今年,南宁市将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免费提供不少于一万人次助浴服务,同时培育专业助浴机构为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浴服务。

  近日,76岁的凌振乾在征求母亲同意的情况下,预约了上门助浴。在接收到预约请求后不久,广西“95后”女孩梁莹走进凌振乾的家中,为其97岁高龄的母亲提供助浴服务。

  “在春节前想让母亲洗个澡,舒舒服服地过个年。”凌振乾告诉记者,其母属于半瘫痪状态,他为母亲洗澡颇费功夫,遂在母亲同意的情况下预约了上门助浴。

  今年29岁的梁莹是南宁福寿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助浴团队中的一员。梁莹称,她加入助浴行业已有三年,为不少老人提供了助浴服务。在助浴过程中,她配合同事对老人进行淋浴、搓澡,同时全程观察老人的状态,以免其出现身体不适及其他意外状况。其他同事会在洗浴过程中配合按摩,促进老人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

  上门助浴如何保护老人隐私?梁莹告诉记者,脱衣和穿衣会在老人盖着被子的情况下进行;淋浴过程中会为老人盖上浴巾,保护隐私的同时起到保暖的作用;在洗浴身体隐私部位时,会耐心询问老人的意见等。

  “小梁,你什么时候再来啊?”梁莹说,这是她从事助浴师以来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也成为她坚持工作的动力。“这是一份累并快乐着的工作。”梁莹表示,未来,她想考取养老教师资格证,培训更多新入职的助浴师。

  同为“95后”的韦蜂腊也是助浴师。2023年3月,韦蜂腊辞去医院护士一职,转而投入助浴服务一线。提及转行的原因,韦蜂腊坦言,在医院工作的经历,让她认识到洗澡是不少老人的生活痛点。“护士一行源源不断有人加入,但从事助浴师的人比较少,而这个痛点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她说。

  有着6年护士从业背景的韦蜂腊很快适应助浴师的工作。韦蜂腊称,为老人助浴是个专业活,首先要有养老护理员资格证,还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包括如何助浴以及基本的急救、护理知识等。“我的护士工作经历以及多年临床经验,让我在判断老人的状态以及应对突发状况时更加得心应手。”她说。

  对普通人来说,洗澡如同“家常便饭”,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却成了大难题。何家军表示,老年人在洗浴过程中可能因身体退化和反应减缓而发生意外。轻伤擦伤、血肿,重则骨折、瘫痪,构成潜在危险。确保老人安全、舒适地完成洗浴成为刚性需求。

  随着中国老龄人口增多,人们对专业护理服务的需求也愈多。今年1月,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鼓励养老机构、家政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

  当前,随着北京、上海、安徽、广西等地开展助浴试点,不少“Z世代”选择进入助浴师这个新的职业赛道。“助浴师的出现,是为了让老人活得干净、体面,这是一份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我也十分看好这个行业的前景。”韦蜂腊说。(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