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在结束对非洲四国访问后接受中国媒体采访

发布时间:2024-05-01 09:45:49 来源: sp20240501

  本报巴西利亚1月19日电  (记者邵世均)202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结束对非洲四国访问后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

  一、此次先后访问埃及、突尼斯、多哥、科特迪瓦四国时,四国领导人都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您如何评价当前中非关系?

  王毅:中国外长每年首访必到非洲,这一传统已坚持了34年,体现了中国对非洲的高度重视和对非洲发展振兴的坚定支持。一路走来,我强烈感受到来自非洲的情谊和信任。四国领导人都第一时间公开明确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全非洲同中国建交的53个国家都以不同形式表达对一个中国原则和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坚定支持。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非洲国家的态度最坚决、立场最鲜明,充分体现了中非相互支持的优良传统。中非团结友谊是在共同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形成的,又在共同发展振兴的征程上得到升华,是值得倍加珍惜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非洲的好朋友,中国也将永远与非洲兄弟站在一起,坚定支持非洲国家维护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

  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非洲国家面临各种内外挑战,您认为非洲应该如何应对?

  王毅:四国虽然国情不同,但都在思考如何应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找到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如何加强团结合作,共同促进非洲大陆的整体振兴。长期以来,外部强加给非洲的所谓良治模式,无论是华盛顿共识还是新自由主义,并没有给非洲人民带来多少和平、发展和幸福,反而让世界看到更多的动荡和贫困。非洲国家都积极谋求如何在获得政治独立后真正实现经济独立、自主发展。这是非洲的又一次历史觉醒。泛非大会今年将在多哥举行,相信非洲国家将以此为契机,探讨加强联合自强的可行途径,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又保持自身独立性,把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走出一条成功的非洲式现代化道路,把非洲建设成为和平、繁荣的大陆。在此过程中,中方愿做非洲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同行者,给予非洲全方位支持。非洲是充满希望的大陆,我们对非洲的前景充满信心,21世纪必将见证中国和非洲的共同发展振兴。

  三、中非合作论坛已走过20多个年头,您是否同非方领导人讨论了今年将召开新一届论坛会议?

  王毅:中非合作几十年来,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4年来,取得历史性成就,改变了非洲面貌,也带动国际社会更加关注和重视非洲。中方欢迎国际社会加大对非投入,乐见各国都能为帮助非洲作出贡献。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推动中非合作与时俱进、提质升级,继续走在国际对非合作前列。习近平主席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同非洲领导人就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我们要进一步细化落实,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共同探讨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期待双方在今秋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新一届会议上就此达成共识,共同开辟中非合作的新境界,提升中非合作的新水平。

  四、您访问埃及、突尼斯期间,是否就加沙冲突和红海局势同对方进行沟通?

  王毅:此访期间就巴勒斯坦问题同埃及、突尼斯和阿盟秘书处进行了深入沟通。巴以冲突爆发已逾百日,导致大规模无辜平民伤亡,造成严重人道主义危机。中方为此积极奔走、大声疾呼,谴责一切伤害平民的行为,反对任何违反国际法的做法,支持一切旨在防止冲突升级、推动恢复和平的努力。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对中方立场高度评价,我们在街头接触的普通民众都为中方的公正立场点赞,希望中方继续推动停火止战、缓解人道危机。

  访问中,我们还就应对加沙冲突外溢影响、特别是维护红海航道安全同阿方沟通协调。中方从一开始就为缓解红海紧张局势作出积极努力,呼吁停止袭扰民船的行为,敦促有关方面避免给红海紧张局势火上浇油,依法共同维护好红海水域航道安全,同时也要切实尊重包括也门在内红海沿岸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巴勒斯坦问题始终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关乎中东地区和平稳定,拷问人类道德良知。中国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坚定支持巴勒斯坦实现独立建国的夙愿。正义已经迟到,但不应永远缺席。中国呼吁尽快召开更具规模、更大范围、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无论地区和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继续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道一边,为促进中东地区安全稳定作出不懈努力。

  五、近年来西部非洲特别是萨赫勒地区政治安全局势动荡,对地区和平稳定发展带来挑战,您对此如何看待?

  王毅:萨赫勒各国都是中国的好朋友,我们希望该地区尽快恢复和平,实现稳定和发展。当务之急是通过对话协商,政治解决分歧,以非洲的方式解决非洲人的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就是号召各国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非洲历经磨难,但充满生机,正在举行的“非洲杯”活力四射,就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为“非洲杯”建设了比赛场馆,我们对非洲的发展抱有信心。非洲理应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文明发展的重要一极,非洲国家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体系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全球发展中获得公平的机会。中方始终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愿同非洲兄弟姐妹一道,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开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1日 03 版)

(责编:白宇、卫嘉)
13部门:部署实施文物关键技术攻关 加快文物领域标准化建设 - 香港迪士尼商品创销售佳绩 以联乘合作向本地文化致敬

13部门:部署实施文物关键技术攻关 加快文物领域标准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4-05-01 09:45:50 来源: sp20240501

人民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刘微)科技创新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文物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我国从文物资源大国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13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优化文物科技创新布局、建强文物科技创新平台、壮大文物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文物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部署,加强新时代文物科技创新。

据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意见》旨在破解制约文物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补强文物科技短板,支撑引领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结合文物领域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明确了“突出重点、筑牢基础、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

《意见》强调,持续推动文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部署实施文物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文物专用装备,全面深化考古重大课题研究,着力推进文物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文物领域标准化建设。

其中,《意见》表示,深入实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围绕重大考古和历史研究课题组织多学科协同攻关,科学阐释中国境内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等关键问题,揭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和核心特质。大力发展年代测定、产地溯源、有机残留物检测、古DNA分析、田野考古信息化等理论与方法。

在壮大文物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方面,《意见》提出,省内事业单位编制供给适当向文博事业单位倾斜,加强内部能力挖潜,突出文博事业单位自身职能,重点保障专业技术岗位。优化文博事业单位岗位结构,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70%,并相应提高科研人员比例。地方文博事业单位中,一级、二级、三级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及研究机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别按照一级不超过40%、二级不超过35%、三级不超过30%控制;其他博物馆、文物保护及研究机构按照不超过25%控制。

“《意见》统筹考虑中央级和重要文物大省文博单位科研能力建设,重点实施‘文物科创2035工程’,培育建设考古、文物保护等相关方向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强国家文物局科技创新基地及工作站能力建设。”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还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和创新优势,加强跨学科、跨领域业务联系与合作。适应大科学时代创新活动特点,加快建设文物科研标本库、数据库、实验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统筹推进文化遗产国际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和机构建设。

(责编:杨曦、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