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康巴什20年:从沙漠村庄到“欧洲小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43:23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社 鄂尔多斯4月21日电 题:康巴什20年:从沙漠村庄到“欧洲小镇”

   中新社 记者 李爱平

  杨春文一直难以忘记20年前刚到康巴什工作的情形:“住着临时建筑四合院工棚,偶尔改善生活还得徒步走到几公里之外的伊金霍洛旗。”

  彼时,刚从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的杨春文,也曾想过是否要留在康巴什,因为“当时的环境太差了,大风一起,天昏地暗。”最终让他留下的理由是:大学期间所学的城市规划专业,他觉得“这里有用武之地,试试看再说”。

  杨春文的说法恰与73岁的贾天宝的回忆相吻合。这位土生土长的鄂尔多斯人告诉记者,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康巴什,20年前是一座沙漠村庄,此前隶属于伊金霍洛旗,是该旗的一个乡村。

  “风沙大得眼睛都睁不开,没有电,大风来的时候,白天还得点煤油灯或蜡烛。”贾天宝回忆说,2004年鄂尔多斯市政府决定扩大城市规模开建康巴什,“康巴什就是建在沙漠上的一座城市”。

图为鄂尔多斯康巴什。 (资料图,刘雄供图)

  曾经参与康巴什建设的孙和国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康巴什从沙漠村庄到具有城市雏形是在2008年前后,那时整个街道一天比一天光鲜漂亮,楼房一天天在拔地而起,鄂尔多斯市党政机关各部门开始陆续搬迁,但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还是少,整个康巴什也没有像样的酒店、大街上也没有公交车。

  杨春文透露,2010年前后,外媒报道中将康巴什称为“空城”,让当地政府部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但康巴什的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鄂尔多斯作家苏怀亮在一篇文章中表示,2010年之后,康巴什不仅基础设施完善,还首次承办了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等。

  杨春文介绍,之后康巴什“空城”说法渐次消退,来旅行的国内外游客惊叹于这里的美景、美食,觉得堪比“欧洲小镇”。

  曾经在康巴什工作过的乌克兰钢琴教师美丽(中文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走过了很多国家和城市,康巴什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这里景色宜人,关键是平安。”

  目前在康巴什当教师的大卫受访时说,从南非来中国20多年,康巴什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此前外媒说的‘空城’我也读过,但一切都在改变,康巴什的美甚至超过欧洲一些城市。”

图为鄂尔多斯康巴什夜景。 (资料图,刘雄供图)

  大卫的说法也是这座城市当下的缩影。记者从鄂尔多斯市政府获悉,总面积372.55平方公里的康巴什,有12.69万人口。3条贯穿东西、8条通达南北的主干道,让整个城市实现了“一楼一特色、一街一景观”。

  康巴什文旅部门的消息显示,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康巴什,不仅是全国首家以城市核心景观为载体命名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还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里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1℃。康巴什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53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2.56%,民众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一处公园绿地。

  “20年后的今天,我也在康巴什安家落户,现在只要碰到外地游客,我都会把过去20年的对比讲给他们听。”杨春文认为,未来这座城市一定会更加国际化,“我也相信更多国外游客会将这里当做最好的旅游目的地。”(完)

【编辑:曹子健】
(新春走基层)铁路青年女防护员:愿做先锋,不当“花瓶” - 微视频丨奋进春天里

(新春走基层)铁路青年女防护员:愿做先锋,不当“花瓶”

发布时间:2024-04-29 18:43:24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清远1月31日电 题:铁路青年女防护员:愿做先锋,不当“花瓶”

  作者 郭军 陆省省

  春运拉开大幕,繁忙的普速京广线上,南来北往的列车上,满载归乡心切的“候鸟”。

  1月29日8时许,清远市飞来峡站的天气阴沉沉的,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拂过脸面的风还是冷冰冰的。当天工区人员不够,原本室内作业的欧晶晶,再次担当现场防护员。山坡上的风,吹得更急些,欧晶晶时刻关注着作业人员,不时通过对讲机与工友对话。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工务段源潭路基车间源潭路基维修工区的作业人员,正在飞来峡站对面一处山坡上进行挡墙检查。近乎垂直的“天梯”从山脚通向山顶,一行人时而前行,俯身仔细查看边坡护栏状况,时而直转90度向上攀登,边走边检查左侧排水沟是否通畅。欧晶晶走在最前面,一百多米的台阶,于她而言毫不费力,并时不时回过头来,提醒同事注意安全。她说“在现场作业,需要一个好体力,为了跟上男同事的脚步,我下班后经常去健身房锻炼。”

  这个不到一米六的小女生,脸上时刻挂着笑容,透出一股子干练劲儿。刚入路时,车间考虑到她是个女孩子,就安排她在室内负责一些日常计划和资料的上报工作,大约一年时间,她觉得室内工作固然舒服,但室外的工作更有挑战性,也有助于她上报工作计划,她便报名考取了基本都是男同事才考的三员资格证(防护员、安全监督员、驻站联络员)。

  她介绍说,防护员的职责,就是利用对讲机与车站驻站联络员不断联系沟通,确认来车时间和距离,提前通知线路上的作业人员下道避车,保障大家的人身安全。

  14时30分左右,作业人员检查完挡墙,进入飞来峡站5道路肩,更换走行板,当八名作业人员,每人从车上搬下40多斤重的走行板,跨线进入路肩时,欧晶晶不停与驻站联络员核对行车信息,确定上下行都没有车通过时,才通知作业人员跨线进入作业区域。

  她说,这个岗位就是为作业人员站好岗、放好哨、把好关的。防护不到位,亲人两行泪,防护员得把生命当回事儿,不能有丝毫放松和马虎。虽然她每个月也就6至7次的室外防护作业,但每次上岗,她都告诉自己,必须准确通告作业地点及内容、列车通过信息等,3至5分钟与驻站联络员通话一次。

欧晶晶通过对讲机与驻站联络员通话。陆省省 摄

  “上行列车接近,欧晶晶收到”“下行有货车停靠飞来峡站5道,欧晶晶明白”,语言表达清晰且流利,通话完,她便吹响小喇叭,并提醒同事停止作业,立岗避车。“别看是个小姑娘,室内室外都是一把好手,做防护员、巡山巡河、砍树清理水沟,她做的不比男同事差。”源潭路基车间党支部书记罗斌凑上前夸奖。

欧晶晶正在进行巡检作业。 陆省省 摄

  “防护员看似轻松,实际上很考验责任和耐心,尤其防洪期,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一天下来通话近200次,不能有丝毫分心。”她说,“防护员的眼里揉不得沙子,说下道就要下道,不能拖拉。”

欧晶晶与作业人员进行巡检作业。 陆省省 摄

  春运来临,巡查的任务更重了,欧晶晶在做好室内作业的同时,也申请有更多时间进入作业现场,虽然车间基本都是男同事,但她不想被当做“花瓶”,希望有更多时间钻研业务,熟悉设备,用一声声喇叭守护同事人身安全,让同事们能安心维修设备,确保春运列车平安通过。(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