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发国债1万亿元:中央还本付息

发布时间:2024-05-01 21:42:49 来源: sp20240501

   中新社 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赵建华)今年四季度,中国将增加发行2023年国债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作为特别国债管理。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25日介绍,增发的国债纳入中央财政赤字管理,公开发行,中央还本付息。

  增发国债1万亿元后,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万亿元增加到4.16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当天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朱忠明表示,赤字率提高后,中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

  朱忠明介绍,此次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主要用于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等八个方向。这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

  他说,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特别是三季度以来,整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多个领域出现积极变化。增发的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客观上会有利于带动中国国内需求,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朱忠明表示,此次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初步考虑,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为了减轻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将一次性适当提高相关领域中央财政补助标准或补助比例,加大对地方支持力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张世昕介绍,此次增发的国债资金全部按项目管理,落实“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

  为加快预算支出进度,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前期财政部将原定年度国债的发行靠前安排,客观上为后续增发国债留出了空间。朱忠明表示,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债券市场的情况,合理把握国债的发行节奏,使国债发行和资金使用进度相匹配,确保顺利发行并避免资金闲置,更好发挥国债资金对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保障作用。(完) 【编辑:叶攀】

人民网评:接续加力实现好就业、就好业 - 新漫评:和平鸽何时能飞翔中东上空

人民网评:接续加力实现好就业、就好业

发布时间:2024-05-01 21:42:50 来源: sp20240501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数据显示,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9月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基本稳定、持续好转,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继续增加,3297万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增收。这充分说明,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保持基本稳定。

实现就业稳定增长、失业率平稳回落,成果来之不易。特别是在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经过各方面加力推进,企业家和劳动者努力进取,稳定的就业局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社会不仅要继续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而且要对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充满信心。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经济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这是拉动就业增长的关键所在。换言之,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有力支撑了就业改善。由此来看,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持续巩固,稳就业的积极因素会不断积累,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也会更有底气。

稳就业促就业,要在优化服务、重点保障上下功夫。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他们来说,既需要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广开就业门路,又需要畅通信息,增加就业选择。因此,做好重点就业人群的保障工作,优化包括就业信息、帮扶机制在内各项政策服务,是关键中的关键。相关部门应更加注重了解重点人群就业的特点、需求,健全主动联系、按需服务、定期回访机制,促进供需对接,进而实现好就业、就好业。

稳就业促就业,要在协同发力、系统联动上下功夫。稳就业、促就业,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长期性的工作。也就是说,影响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一些因素甚至还相互交织、相互叠加。因此,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必须系统性应对,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快构建部门协同、系统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面对新问题新需求,只有多方面、多角度着力,形成协同作用,集成政策对就业的牵引力,才能不断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推动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根基工程高质量发展。

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出台一系列就业政策措施,高频率开展多种就业服务活动,深入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推出形式多样的促就业举措,为更多人打开职业发展的空间。着眼经济发展大势,落实落细各项政策,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稳就业促就业必能有支撑有前景,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责编:孟哲、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