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进博会)阿富汗石榴首次亮相进博会

发布时间:2024-04-28 08:42:41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网 上海11月4日电 (记者 姜煜)据上海浦东机场海关4日透露,近日,经该海关检查无误后,一批200千克来自阿富汗的石榴正常通关,运往第六届进博会现场。这是阿富汗石榴首次亮相进博会展台。

上海浦东机场海关关员对阿富汗石榴实施现场检验。被访者供图

  而多届进博会的明星展品“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王”也于近日通关,即将摆上进博会的展台。

  阿富汗是参展进博会的“老朋友”。早在2021年11月第四届进博会亚非产品直播销售中,12万罐阿富汗手剥松子一上架便迅速售空,成交额突破千万元。凭借在进博会上打响的首炮,阿富汗松子在国内成功打开市场。

  往届“展品变商品、商品变爆品”的成功经验,让阿富汗商人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今年,阿富汗国家馆为第六届进博会筹备了新品一一阿富汗石榴,计划于进博会期间首发。

  为使阿富汗石榴快速完成海关通关手续,保持新鲜、减少货损率,及时抵达进博会展台。上海海关提供系列配套便利措施,主动对接进博局、进口商,建立专门联络保障机制,提前了解进境计划安排,“量身定制”查验预案。同时配置水果检疫专家,在确保严密监管把关的前提下,确保阿富汗石榴高效通关。

  为保障进博会大批参展水果保持鲜度、高效入境,上海海关落实风险评估、检疫准入、口岸查验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守住国门安全。同时,制定个性化查验预案,确保通关各环节无缝衔接,打造水果通关“快车道”,保障进博会参展农产品安全快速通关。

  在第四届进博会上,一条重达353公斤的蓝鳍金枪鱼成为食品及农产品展区的明星展品。去年参展第五届进博会的蓝鳍金枪鱼更重达370公斤,堪称“鱼王”。此次参展第六届进博会的“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王”由光明食品集团旗下上海水产集团有限公司采购,在大西洋地区捕捞上岸后,经冷链运输,近日从浦东机场入关。这条金枪鱼的实际重量将在进博会开幕后现场揭晓。

  上海浦东机场海关主动靠前服务,设置“进博专窗”,量身定制监管方案,优先保障金枪鱼安全快速通关。

  海关总署支持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17条便利措施中明确:对涉及检验检疫行政审批事项的进博会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动植物源性食品、中药材等,委托上海海关及相关海关就近就地办理审批手续,相关审批工作3个工作日内办结。(完)

【编辑:叶攀】
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 美国发布严重地磁暴预警 电网、卫星或受影响

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28 08:42:42 来源: sp20240428

  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观察者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今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各领域广泛应用,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助力文化样式活态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国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汗牛充栋的历史文献与古籍版本、日用不觉的文化民俗与典章礼仪,承载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记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充盈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塑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重要宝藏。也要看到,一些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产还需更好开发利用,一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只是静静地躺在展示柜中,距离从“保下来”到“活起来”仍有差距。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对这些文物古迹和历史遗产进行全息拟态处理,把实物形态转化为数字形态,从而让那些铭刻于青铜器、誊录于丝帛、书写于简牍、印刷于纸张上的文明,穿越厚重的历史,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近年来,我国实施一系列文物保护数字化工程,打造了文化传承发展的数字化样板。比如,敦煌研究院经过近30年的数字化保护探索与研究,形成一整套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关键技术和工作流程,实现了对洞窟的数字化保护。截至目前,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敦煌石窟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示范”已经完成290个洞窟数字化采集、179个洞窟壁画图像处理、45身彩塑和7处大遗址的三维重建,形成了超过300TB可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数字资源。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许多沉睡多年的历史文物、濒临保护危机的珍贵遗产拥有了自己的数字形态,以全新的样式回到人们视野中。

  助力文化基因代代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完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统筹推进5G、IPv6、数据中心、卫星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发展,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调联动水平快速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数字技术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改变、创造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生态,生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数字文化。今天的中国,有超过10亿网民,数字空间提供的海量信息内容、丰富文化供给,不仅满足着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传承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遇见”新生成的数字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在数字空间发生着交汇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以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不仅体现在对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的技术赋能,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不同历史时空中的文化对话。我们要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精神特质、发展形态与新时代的数字文化融通起来,把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嵌入数字空间中,从而利用数字技术把中华文化基因注入数字生活,更好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多重价值,推出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技术增量和文化增量。

  助力文化成果全球传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赓续中华文脉,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重要途径。只有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才能更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历史上,由于交通、通信等交往手段限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有限。即使在电视、广播等媒介出现后,全球性跨文化交流依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等情况,而互联网的出现则极大地改变了全球媒介生态格局。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是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数字技术创新取得长足发展,能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坚强技术保障。要积极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用文化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来搭建传播平台、加强内容生产,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7日   第 09 版)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