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万高铁开通运营“满月” 累计发送旅客38.3万人次

发布时间:2024-04-29 21:24:45 来源: sp20240429

  记者从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获悉,11月17日,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1个月,累计发送旅客38.3万人次,单日旅客上座率最高达98.7%,客流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为沿线民众提供了安全便捷、温馨舒适的出行体验。

  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雅万高铁由中印尼两国合作建设,由国铁集团所属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印尼铁路公司组成中印尼运维联合体负责运营维护,今年10月17日正式开通运营以来,客流需求旺盛,深受民众青睐。

  客流需求旺盛,运力实现倍增。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后,雅加达至万隆间的旅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6分钟,提供了更加安全、绿色、高效、舒适的出行方式,为旅客创造了美好旅行体验。线路开通运营初期,全线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14列。随着客流的快速增长,中印尼运维联合体及时优化列车运行图,加大运力供给,自11月1日起日常线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增至28列,旅客席位由8000多个翻倍至16000多个,周末客流高峰期增至36列,进一步增加运输能力。开通运营一个月来,雅万高铁旅客发送量持续创新高,单日旅客发送量由开通运营时的4131人次增至21359人次,上座率由49%增长至98.7%。

  优化服务措施,提升旅客体验。中印尼运维联合体持续优化便民惠民服务措施,为旅客营造畅通高效、温馨舒适的出行环境,推出的互联网售票服务可支持印尼文、英文、中文三种语言,旅客足不出户就能通过KCIC官方售票网站(https://ticket.kcic.co.id/webTrade)或手机“Whoosh-Kereta Cepat”App线上购票,并可自主选择车厢和座位,同时保留线下窗口购票渠道;加强旅客乘降组织,动态增加车站引导人员,有序衔接出租车、轻轨、普速铁路等交通方式,让旅客出行更加便捷;动车组上推出符合印尼本地文化的特色服务,精准满足旅客需求;积极服务国际足联U17世界杯,为赛事人员出行提供便利。

  强化运维管理,保障安全畅通。中印尼运维联合体中方团队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充分运用中国高铁运维管理先进成熟经验,与印尼员工密切配合、高效协作,切实管理好、运营好、维护好雅万高铁,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列车调度指挥、客运服务组织、设备检查养护、安全风险防控等各项工作,确保了高铁的安全畅通运行和旅客的安全有序出行。同时,加强印尼方员工培训,以“师带徒”等方式,帮助熟悉设备设施和作业流程,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高铁运营管理能力。

  (总台央视记者 郑连凯) 【编辑:付子豪】

轨道交通变“聪明” 城市出行更便捷 - 换了红杯的酱香拿铁,上市后又引发新一轮销售热潮

轨道交通变“聪明” 城市出行更便捷

发布时间:2024-04-29 21:24:46 来源: sp20240429

原标题:轨道交通变“聪明” 城市出行更便捷

【国家工程师】

◎本报记者 龙跃梅

通 讯 员 温美春

2月26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高级工程师叶红霞早早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新工作。不久前,她所在的工程中心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工程中心由广州地铁集团牵头组建,专注解决城轨建设运营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提升城轨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能力。”叶红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磨利剑,列车正点率超过99.99%

近年来,该中心在城轨技术领域持续深耕,推出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于广州地铁运营的16条653公里地铁线路中。未来,这些成果还将推广到粤港澳大湾区在建的21条622公里地铁和城际线路中。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多数设备已实现国产化,但号称列车运行大脑的信号系统,仍主要依赖于进口。设备购置费用贵、备件更换代价高、服务保障周期长等问题,制约着城市轨道交通进一步发展。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号系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工程中心信号专业高级工程师陈金说。

2008年,广州地铁启动研发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信号系统(CBTC)。系统研发、产品认证、动车试验……每一个环节的研发都需要从零开始,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难。

“我们没有退路可言,只有迎难而上,加班加点,逐一攻克每一项技术。”陈金说,经过8年不懈努力,团队攻克10余项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信号系统,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GoA4最高等级的全自动运行。

技术好不好,事实说了算。2016年底,该信号系统在广州地铁七号线一期投入使用。线路运营至今,列车正点率超过99.99%,时刻表兑现率超过99.99%。

促融合,做行业智能化领跑者

2010年前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初具规模。但传统的轨道交通建设存在系统架构与功能固化问题,越来越难以满足乘客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精准化出行需求。

工程中心高级工程师祝唯介绍,为打造一款像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一样可更新迭代的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他们尝试将互联网技术与轨道交通专业经验融合。2019年,工程中心与腾讯公司成立“穗腾联合实验室”,携手研发轨道交通智慧操作系统——穗腾OS。

团队突破了跨领域、跨专业业务融合的瓶颈,通过一轮轮磨合,于2019年9月发布穗腾OS1.0版本,次年9月发布穗腾OS2.0版本。目前,该研发成果也已应用到广州地铁相关线路中。

祝唯介绍,一键开关站等智慧车站应用上线后,原本需要1个小时完成的巡站工作,现在10分钟即可完成;车辆信号等专业系统智能运维应用上线后,广州地铁18号线和22号线生产检修人员减少了30%。

闯禁区,破解世界性工程难题

广州地质条件复杂,号称“世界地质博物馆”。这里既有浅层软弱流淌的淤泥层,也有深层坚如磐石的花岗岩地层,甚至隐藏着绵延数十米高的溶洞,被称作盾构隧道施工的禁区。

要修建地铁,就必须克服这些“拦路虎”。工程中心团队率先开展复合底层盾构技术自主化探索……

“盾构施工最大的风险就是开仓换刀。地下狭小密闭空间一出事故,往往伴随人员伤亡,甚至水砂涌入导致机毁人亡。确保带压进仓的安全性成为世界性难题。”工程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方恩权说。

团队将突破点放在泥膜护壁材料的性能和黏度上,经过上百次的配比实验以及无数次现场尝试,一种既能隔水又有延展性,还有一定强度的新材料“衡盾泥”问世。

方恩权透露,该研究成果用于广州、福州等多条地铁线路施工中,实现了盾构带压开仓超过100台·次,大大降低了盾构施工风险。

“我们将以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为新的契机,持续解决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运营及装备制造中的核心技术问题,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广州地铁集团董事长、工程中心主任丁建隆表示。

(责编:罗知之、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