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互助走好“官之初”

发布时间:2024-04-29 06:09:47 来源: sp20240429

“人人皆可为师,处处都是课堂,为我们未来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近日,陆军某部组织开展新毕业军官岗前集训,新排长毛飞龙参加结对互助后这样感慨。

走出校门来到基层部队,毛飞龙一度出现“水土不服”:担任连队值班员经验不足,安排工作曾出现纰漏,一时不知所措。同在一个集训队、已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的排长陈杰听说毛飞龙的情况后,主动与他结成互助对子,从最基本的带兵经验、工作技巧教起,帮他走出困境。同时,在与毛飞龙的接触交流中,陈杰也取长补短,逐步打牢理论基础,思维视野得到扩展。在该集训队,像这样结对帮扶、你追我赶、携手进步的场景随处可见,已成常态。

“开展思想、技术、生活‘三大互助’,是我们帮助新排长走好‘官之初’,进一步密切内部关系而提出的务实举措。”该集团军人力资源处领导告诉笔者,以往各单位普遍重视新毕业军官培养工作,大家铆足了劲要在集训中取得优秀成绩。由于竞争激烈、交流不多,有时集训成效并不尽如人意。

针对这种现象,集训队将“思想互助、技术互助、生活互助”的优良传统推广应用到新毕业军官岗前集训中,通过信息采集、集体座谈、逐个谈心等方式,全面掌握每一位新排长的特长与短板,逐一建立个性化档案,分类制订差异化计划,同时要求集训队骨干率先示范,引导新排长打破建制局限,结成对子,互帮互助。

集训之初,新排长王炬凯因性格内向,每次站在台前都紧张不已,说话磕磕绊绊,自信心严重受挫。集训队领导发现后,安排性格开朗、善于表达的新排长田鑫达同他结为互助伙伴。在田鑫达的鼓励和指导下,王炬凯慢慢解开“心结”,不仅跟上了集训进度,精神面貌也有很大改观。“我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离不开这位好战友的无私帮带!”王炬凯感慨地说。

前不久,田鑫达参加主题演讲比赛,制作课件时被难住了,急得直挠头。王炬凯发现后,主动发挥特长,与田鑫达一起理清表达思路,手把手帮他完成课件制作。由于准备充分,田鑫达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宛若平湖投石,泛起阵阵涟漪,“三大互助”在集训队结出丰硕果实。在近期的阶段性考核中,集训队总体成绩又有提高,新排长们个个都有长足进步。(孙风 特约记者 杨南洋)

(责编:彭静、王潇潇)
“洋中医”马丁:中医是医术也是艺术 - 德国网络安全市场预计将首次突破百亿欧元

“洋中医”马丁:中医是医术也是艺术

发布时间:2024-04-29 06:09:48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社 北京11月29日电 题:“洋中医”马丁:中医是医术也是艺术

   中新社 记者 马帅莎

  “学习中医,更要用好中医,用中医治疗各种病痛是我现在最大的快乐。”来自加拿大的马丁说,中医是医术,也是艺术。

  记者近日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赴湖南调研,走进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金发碧眼的“洋中医”马丁在一群“白大褂”中尤为显眼。

  马丁与中医的不解之缘起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高中时,他就开始阅读《道德经》,学习太极。“我的太极师父曾对我说,如果想把太极学得更好,可以考虑学一点中医。”这是马丁第一次接触“中医”这个词。

  “中医是什么?”马丁带着困惑去查资料,发现中医用的是中草药。“我的父母都来自欧洲,欧洲也会用草药,加上我们家族一直采用自然疗法,这些让我对中医有一种亲切感,也更加好奇。”

  逐渐迷上中医的马丁选择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市的一家私立中医学院学习针灸和中医课程,这家中医学院的院长曾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教授。3年后,在这位院长的推荐下,马丁来到湖南上大学,学习肩周推拿。

  2007年来到长沙后,马丁便爱上了这里。湖湘中医药文化浓厚,神农尝百草、“医圣”张仲景长沙“坐堂问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药典……对于当地中医药历史文化,马丁如数家珍,“我喜欢长沙,来这里学中医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谈及学中医的难处,马丁直言,最难的是语言,不管是普通话的声调,还是汉字复杂的笔画,对他来说都是挑战。尽管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马丁仍笑着说,“中文我还在学。”他告诉记者,上过最难的课就是医古文,“我们现在看的都是现代版医书,如果看原版古籍,还是很难理解。”

  学习之余,作为一个太极迷,马丁还加入了当地的太极协会。他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东西是相通的。

  “学太极拳时,如果懂经络学,就可以知道怎么让身体更加协调。再如,中国人非常讲究‘吃’,不同季节该吃哪些东西,怎么搭配药材与食材,都与中医知识密切相关。”马丁说,营养、太极、五行等不同领域,都蕴含着中庸、平衡的哲学,中医不仅是医术,也是艺术。

  在马丁看来,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十分有意思”。“中医讲究身体各个部位是互相关联的,是一个系统,有些病痛很难解释,中医却可以综合判断。我学习中医的一大收获就是更加了解我自己了。”

  如今,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的马丁成了一名长沙“洋女婿”,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长沙已经是我的第二个故乡。”被问及未来是否会让孩子学中医,他立马接话,“早就开始了,他们知道什么是推拿,什么是艾灸。孩子哪里不舒服,中医是我的首选。”

  就在几年前,马丁抓住继续深造的机会,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攻读研究生。身边的外国朋友知道他是一名中医后,身体有病痛,也会寻求马丁的帮助。“他们的反馈都很不错。其实很简单,不用跟他们解释太多理论知识,疗效是最好的证明,理论是我们自己需要的。”马丁说。

  事实上,这些年,中医在加拿大已经开始流行起来。马丁称,很多运动员会用中医做康复,比如扎银针、刮痧、拔火罐,效果都很不错。“在加拿大,西医遇到有些病症会写条子,推荐患者去看中医。中医在加拿大可以报销,它在医疗体系上比过去融合得更好了。”

  谈及未来规划,马丁表示,必须把中医学好,把它用上,“我现在也会帮老师做一些翻译工作,应该把好的经验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

  “但是,我觉得还有很多发展空间。”马丁认为,应该开展更多中西医结合的课题研究,探究其病症疗效。事实上,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一些国外的西医并不了解,中西医之间应该开展更多交流。(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