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0:34 来源: sp20240429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强调,要务实建言献策,助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唯有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从国产大飞机吸引全球目光,到“奋斗者号”超万米深潜达25次;从建成亚洲多灾种预警系统,到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居世界第一;从一大批创新药纳入医保,到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1年第29位上升至2023年第12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一项项振奋人心的成就,折射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飞速提升,展现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精彩答卷。现如今,满载创新动能的科技列车在科技创新“赛道”上“加速跑”,助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从“1”到“10”到“100”的发展,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驶入更广阔的天地。

  科技创新是“一盘大棋”,需要各方“合力下好”。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如何增强科教兴国强国抱负、担当科技创新重任,引发代表委员热议,代表委员提出了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评价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等诸多“金点子”。为此,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继续破除制约创新的藩篱,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要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营造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加大科技创新的激励力度,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攻克关键难题,勇攀科技高峰,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让我们从代表委员们的建言献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这个春天出发,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让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喷涌而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速推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向着现代化强国目标奋勇前进。

  (大江网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彭松涛) 【编辑:梁异】

【乡村行 看振兴】兴业强村 协同推进共同富裕 - 上期所:4月3日(星期三)晚上不进行夜盘交易

【乡村行 看振兴】兴业强村 协同推进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0:35 来源: sp20240429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10月13日)的《乡村行 看振兴》,我们来看各地如何以兴业强村为抓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产业兴旺是强村富民的有效途径,在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各地积极施策。这几天,四川眉山团结村的柑橘喜获丰收,今年当地推广柑橘新品种,把一季果变成了多季果,柑橘产值增长到了1.7亿元。现在,眉山拥有106万亩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106万村民在自家土地上就业。

  青海湟源抓住几近失传的湟源皮绣等非遗技艺,通过系统培训,让老艺人带新人,带动近2000人增收致富。

  在被誉为“中国伞乡”的浙江南阳,当地联合120多家制伞企业创办“共富工坊”,搭建平台,注册人数超5500人。目前,浙江已建成8800多家“共富工坊”,吸纳40多万农民就业。

  以东西部协作助力共同富裕。去年以来,天津、山东和37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累计为甘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项目4000多个,在东西部协作帮扶下,甘肃31.81万人次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在甘肃平凉崆峒区贾洼村,当地依托东西部协作,建起新厂区,还打造了绿化带、雨水收集系统、文化广场和学校。

  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人才是关键。广袤大地上,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正成为产业带头人。在广西陆川新旺村,从城市返乡的村支书沈靖凯在荒地上办起养鹅场,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在山西太原三家村,海归青年程玉姣带着父老乡亲在200多亩荒地上建起20多座鱼菜综合种养大棚,一年收入超千万元。(央视网)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