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加强科技合作合乎民意、顺应趋势(观象台)

发布时间:2024-04-28 00:59:07 来源: sp20240428

  近日,针对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表示需要更多资金阻止中国芯片发展等涉华错误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美方应当树立正确的对华认知,同中方一道切实落实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停止将中国视为“假想敌”,纠正打着竞争的幌子搞大国对抗的错误行径,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11月中旬举行的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多方面成果。其中,中美同意启动续签《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磋商、同意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机制等共识,释放出积极信号。

  过去一段时间,某些美国政客热衷于在高科技领域大搞技术封锁,打压围堵中国,不仅损人害己,还给全球科技进步与发展造成阻力。事实上,中美科技合作具有较好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美方应正确看待中国科技发展和中美科技合作,为中美在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环境,共同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发展。

  回顾历史,科技创新一直是中美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签署《中美科技合作协定》。44年来,在《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框架下,中美两国科技合作从早期的零星沟通逐步发展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深入合作,涉及能源、环境、自然资源、医药卫生、地震、海洋、大气等20多个子领域,并且建立起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中美创新对话等合作机制。

  环视当下,中美具备在科技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有利条件。

  首先,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202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超过7万家美企在华投资兴业,近90%在华业务实现盈利。对美国高科技行业来说,中国市场至关重要。《日经亚洲》报道称,中国市场对高通、英特尔、特斯拉、苹果等4家美国公司2022年收入分别贡献了62%、27%、22%和18%。

  其次,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具有互补优势,可以在技术、资源、市场等方面互相补充。美国在科技创新和研发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和丰富经验,中国在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以新能源领域为例,中美两国各有所长,如美国能源行业专家所言,中国在太阳能、光伏板、风电等领域的生产能力强、产品能效好,美国则在产品设计、软件开发、系统控制等方面有优势,双方合作将有助于促进产业发展、应对共同挑战。

  第三,中美科技合作拥有深厚的民意基础,尤其符合两国科技界的共同期盼。今年以来,美国科技界对与中国加强合作的兴趣与意愿不断高涨。特斯拉、微软、苹果、英特尔、通用等美国企业的“掌门人”密集访华。8月,在《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即将到期之际,美国1000多名科学家和学者向美国总统拜登发去联名信,呼吁美国政府与中国续签该协定。美国纽约科学院院长杜宁凯日前在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表示,“切断中美科学合作是全球科学界的损失”。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世界各国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共同探索解决全球性挑战的途径和方法,是大势所趋。作为两个科技大国,中美两国应以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为契机,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不断完善两国科技合作机制,丰富科技合作内涵,增强科技人文交流,实现中美科技合作的持续发展和共赢局面,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

  (作者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责编:袁勃、赵欣悦)
数字化,让古籍触手可及(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 刘建超分别会见莱索托和马拉维客人

数字化,让古籍触手可及(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发布时间:2024-04-28 00:59:08 来源: sp20240428

  以上图片均为“识典古籍”平台网页截图。   制图:张芳曼

  核心阅读

  我国现存古籍约有20万种,修复整理现存的全部古籍,可能需要300余年。古籍数字化迫在眉睫。一本古籍,如何从纸页“搬”到网页?广泛收集图像资料、利用现代技术精细化处理……自2022年10月上线以来,“识典古籍”平台已陆续汇集经、史、子、集等2200余部古籍,免费面向公众开放,为解决古籍保护和利用矛盾进行了有益尝试。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从古籍中获得灵感,由此发现青蒿素;在浩瀚古籍中寻幽入微,竺可桢绘制出一条物候变迁的曲线——“竺可桢曲线”,浓缩出五千年中华大地的冷暖变化图景。

  卷帙浩繁的中华古籍,凝结着先人的智慧,记载着璀璨的文化,诉说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岁月不居,书阙有间,部分古籍正慢慢“老去”,褪色、脆化、腐蚀,甚至稍一翻阅就会损毁。

  当古老典籍遇到现代技术,会产生什么 奇妙反应?

  一种“打开”古籍的全新方式

  “初见”“流光”“惊鸿”“珠联”“缀玉”……点击网页上的标签,《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编纂方法、历史价值等信息,伴随着动画音效,呈现于眼前。

  点击页面右上角“阅读大典”,进入文本阅读平台。《永乐大典》原本影像与数字化文本相互对照,繁简体文字随时切换。遇生僻词句,可选中文本,点击“查看引用”,出处清晰可考。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汇集先秦至明初各类典籍,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但几经散佚,副本存世不及原书的4%。对学者而言,《永乐大典》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对普通读者来说,古籍文本往往艰涩难懂,且接触机会不多。

  如今,《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第一辑)在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典古籍”正式上线,免费面向公众开放。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厚重典籍浓缩在方寸之间,尘封已久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成为触手可及的文化资源。

  “互动化、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更加符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沉浸式阅读体验拉近了古籍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识典古籍”平台项目负责人之一、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助理教授位通说。

  自2022年10月上线以来,“识典古籍”平台已陆续汇集经、史、子、集等2200余部古籍,面向海内外读者免费开放。该平台由北京大学与抖音合作共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免费、公开、稳定、快速、方便的检索和阅读古籍服务。

  “识典古籍”平台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军希望,“识典古籍”平台能推动散落海外的中华古籍回流,促成古籍的开放共享。

  一次解决保护和利用矛盾的尝试

  古籍数字化为何迫切?

  王军算过一笔账:我国现存古籍约有20万种,从1949年到2019年,共修复整理出版了近3.8万种,修复整理现存的全部古籍,可能需要300余年。可以说,古籍修复速度赶不上老化速度。

  修复整理,只是数字化的第一步。古籍具有文物和文献的双重属性,修复好的古籍若只被束之高阁,后续研究就无法开展,更无法发挥其文化传承的价值。

  因此,数字化是一场生产效率的变革,也是一次解决古籍保护和利用矛盾的尝试。

  一本古籍,如何从纸页“搬”到网页?

  进入“识典古籍”平台,平台设计者、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研究员杨浩开始演示:“古籍的数字化分为两步。一是图像化,我们与海内外古籍收藏单位合作,广泛收集古籍数字化图像资料。二是文本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古籍文字进行识别、排序、校对、结构整理、标点、实体识别等,对内容作精细化处理。”

  杨浩上传了一页古籍图像,不一会儿,文字自动识别处理完成。古籍图像上显现出不同颜色的小方框,“每个方框对应一个文字,先切分再调整顺序。红色方框是提醒此处需要人工介入,来进一步判断和处理。”

  与此同时,古籍图像旁已自动识别出一段文字,并可比照原图像进行修改调整。杨浩继续解释:“这个过程中,主要使用了文字识别、自动标点和命名实体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文字识别技术,是对古籍数字图像中的文字进行单个切分,再进行文字识别和顺序读出;自动标点技术,是通过序列标注的方式对古籍自动进行现代标点;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则是通过序列标注方法识别出文本中的人名、地名、书名、时间、官职等信息。”同时,在机器自动识别后,会有专人复查结果,进一步提升准确率。

  据悉,“识典古籍”平台文字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6%以上,自动句读的准确率达到94%,命名实体识别在中古史料上的准确率接近98%。

  “大部分古籍阅读平台或只提供扫描文稿,或只提供文本内容,有些商业数据库收费高昂,获取资源十分不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生刘沐含说,“识典古籍”平台有着丰富的检索功能以及分类与年代筛选功能,可以辅助开展学术研究。

  一个全流程的智能化整理平台

  集纳展示古籍数字版本,不是“识典古籍”平台的全部。团队有着更大的设想——在一个平台实现古籍智能整理的全部环节。

  “‘识典古籍’平台由两部分组成,前端是阅读平台,后端是古籍整理平台。”王军作了一个比喻,“就像是餐厅的前厅和后厨。”

  目前,作为“后厨”的古籍整理平台,已经设定了团队管理员、书目管理员、审订员、整理员等各种用户角色。下一步,将吸引各行各业的古籍爱好者、研究者,以众包校对、协同审核等形式,推进古籍整理项目和数据库建设,打造“古籍图像上传—文本校对整理—高质量标记—文本输出”的全流程系统。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刘钰昕,提前体验了一回“整理员”角色。

  “希望能为损毁严重的古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2022年4月,看到北大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招募信息,刘钰昕第一时间报名,成为“识典古籍”平台的一名志愿者。

  “我参与了《春秋左传注》《史记》《汉书》等古籍的校对工作。”谈及志愿工作,刘钰昕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印象最深的就是,为了制定魏晋南北朝官职标注规则,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还详细翻阅了《文献通考》的‘职官考’二十一考。”

  “新时代古籍事业发展,需要一批对古典文献学、古籍保护、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流程都比较熟悉,又能将各方面有机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海峥建议,应加强古籍学科理论构建和课程体系建设,编写适合新时代古籍工作需要的专业教材,并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推进新时代古籍人才队伍建设。

  “古籍是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未曾中断的有力证明,希望通过‘识典古籍’平台以及暑期工作坊、学术研讨等活动,推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向世界展示和传播我们的文化之美。”王军说。

  新年伊始,杨浩写下了新的展望: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2024年,希望能收集更多古籍、提升整理质量,更好守护古籍这个文明之根!”

  (厉  烨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0日 12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