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青观察│举重比赛收官 纪录频刷增强国家队人才厚度

发布时间:2024-04-29 09:26:03 来源: sp20240429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举重比赛(公开组)11月12日正式收官,经过6天激烈角逐,18枚金牌全部产生。其中长沙队拿下2金1银3铜成为最大赢家,厦门队以2金1银2铜位居次席,广州队2金1银排名第三。

当天共进行三个小项决赛,其中最精彩的对决出现在男子102公斤级的较量中。前三名选手总成绩相差均仅为1公斤。在抓举阶段,郑州队熊跃军和大同队周海旭同为160公斤并列第一,成都队张凯以158公斤紧随其后。进入挺举,周海旭三次试举失败,率先退出冠军争夺。熊跃军仅第二把试举185公斤成功,其他两把均以失败告终。张凯则第一把成功试举188公斤,反超熊跃军1公斤暂列第一。此时在抓举阶段仅以155公斤位列第四的长春队王志浩半路杀出,他开把就试举192公斤成功,总成绩反超张凯1公斤暂列第一。随后张凯两次试举193公斤均未成功,遗憾错失冠军。王志浩最终以抓举155公斤、挺举192公斤,总成绩347公斤成功夺得金牌。

在另外两个小项的较量中。太原队胡士涛以总成绩342公斤夺得男子96公斤级冠军,青岛队杜光旭获得亚军,北京市东城区队何昕瑞位列第三。男子102公斤以上级的金牌被青岛队宋忠坤夺得,总成绩为383公斤;成都队漆超和太原队王永新分列第二、三名。

收官日虽然没有新的纪录诞生,但此前举重场上新纪录频出,非常抢眼。据官网数据,6天比赛里共有1人次平世界纪录,27人次平或超世界青年纪录,1人次创全国纪录,12人次创全国青年纪录。其中福州队18岁小将徐璐莹在女子45公斤级比赛中,以抓举85公斤刷新该级别全国青年纪录、全国纪录,超世界青年纪录,平世界纪录,总成绩188公斤超世界青年纪录。

本届学青会举重项目男子组裁判长陈磊表示,年轻运动员们在比赛中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赛出了一批好成绩,涌现出了一批好苗子,这些成绩放到成年比赛里都具有竞争力。本届学青会举重女子组裁判长张蕊也表示,选手之间的良性竞争,会持续增加中国队在奥运级别上的人才厚度。据了解,本届学青会举重比赛各级别获得金牌的选手,将获邀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全国青少年举重训练营。

相关链接:

学青观察│开幕后首个比赛日 多项青少年纪录被打破或刷新

学青观察│游泳校园组拉开战幕 屡破赛会纪录多名选手表现抢眼

学青观察丨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力量

学青观察丨朝气蓬勃“小青芒”为学青会贡献青春力量

学青观察│开幕后赛程过半:公开组赛艇收官 校园组田径激战正酣

学青观察│这项源于民间的运动你可能也踢过 想夺冠要苦练基本功

学青观察│体操“小花”闪耀赛场 国家队好苗子或由此出

(责编:杨虞波罗、吕骞)
江苏民营企业:全球舞台竞逐,科技自立自强是必由之路 - 深情凝望白山松水

江苏民营企业:全球舞台竞逐,科技自立自强是必由之路

发布时间:2024-04-29 09:26:04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南京4月12日电 题:江苏民营企业:全球舞台竞逐,科技自立自强是必由之路

   中新网 记者 朱晓颖 谷华

  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夺得先机?日前,多位江苏省民营企业负责人受访时表示,全球舞台上竞逐,科技自立自强是必由之路。

中天科技集团提出“精细制造”要升级为“精确制造”。(资料图) 中天科技集团 供图

  从“精细”到“精确”:不遗余力投入研发

  “从早期由‘星期六工程师’指导、进行跟随式创新,到与科研院所联合创新,再到近年来自主创新,我们不遗余力投入研发,去年的研发费用近20亿元。今年立项的内外合作项目中,共有700多个创新项目。”中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谢书鸿介绍。

  中天科技集团是江苏南通知名的制造企业,1992年起步于光纤通信行业,现有通信、电力、海洋、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业务板块,2020年其产品出口160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集团销售收入达958亿元。

中天科技集团加快智改数转网联建设。(资料图) 中天科技集团 供图

  “制造行业升级迭代快。今年,公司提出从‘精细制造’升级到‘精确制造’,制定了三年质量战略规划;加快智改数转网联建设,启动老旧设备换新,部署全流程AI智能质检,制定了再打造3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灯塔级’的数字化工厂等目标。”谢书鸿表示。

  从平台到舞台:营造创新人才新生态

  “我们在全球设立了14座研发中心,研发团队达5000余人,其中硕士2000余人、博士600余人。我们吸引高端人才,拉高创新人才团队的‘天花板’,让他们的才华得以在企业平台展示、在国际舞台亮相。”恒瑞医药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成立于1970年的恒瑞医药是一家专注研发、生产、推广高品质药物的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接近400亿元,位居中国医药行业前列。

恒瑞医药公司研发场景。(资料图) 恒瑞医药公司 供图

  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人才是第一资源。谢书鸿介绍,中天科技集团研发人员数量超过2500名,其中博士、硕士占比超过10%。近年来,公司引进了一批光通信、智能电网、海洋、新能源等领域的高端人才,整合人才资源,营造创新人才新生态。

  从出海到“出圈”: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如何苦练内功、增强拓展国际市场的本领,是每个“走出去”企业的必答题。

  从2012年起,中天科技集团相继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设厂,运营了14家海外营销中心、44个海外办事处,为全球150多家电力公司、100多家通信运营商提供关键性技术和解决方案,业务实现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全覆盖。2023年其海外市场频频取得突破,在蒙古国的大型储能项目交付,中标大额欧洲海缆项目、澳大利亚导线订单。

恒瑞医药公司在全球设立了14座研发中心,研发团队达5000余人(资料图)。恒瑞医药公司 供图

  以打造跨国制药集团为目标的恒瑞医药,推进高端制剂国际市场开拓、创新药海外临床研究,与全球领先医药企业开展合作,推动研发成果转化。公司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实现规模化销售,逐步加强在俄罗斯、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的产品注册力度,以提高全球患者的药物可及性。

  “我们坚持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重,在内生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恒瑞医药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