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长龚正详述如何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00:22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上海1月27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市长龚正27日表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四个稳”的良好态势,说明上海经济社会回稳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呈现巨大韧性和蓬勃活力,实现今年上海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有信心,有底气。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27日闭幕后,上海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 中新网 记者陈静摄)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27日闭幕后,上海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上海市市长龚正回答记者提问。龚正表示,去年,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四个稳”的良好态势:经济主要指标企稳回升、新旧动能稳定接续、改革开放红利稳定释放、民生福祉和生态环境稳定改善,为实现今年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龚正指出,作为外向度比较高的城市,上海仍是跨国公司新一轮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也是外商投资好项目落户的首选地之一。

  如何实现今年上海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龚正表示:今年,上海将加快“五个中心”建设作为主攻方向,突出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

  上海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努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培育一批世界级的高端产业集群,加强需求侧的管理。积极发展数字消费、大宗消费、文旅消费,同时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重大产业项目和新型基础设施。支持企业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持续扩大有效需求。

  “我们要围绕提升国际经济中心的地位和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力,重点加快构建‘2+2’+‘3+6’+‘4+5’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继续加大经济总量,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龚正说,“2+2”是两融合、两转型:首先是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两个融合;其次是所有产业,尤其是上海传统产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

  “3+6”中“3”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6”是上海有特点、有基础、有优势的六大重点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和时尚消费品。

  “4+5”是培育四大新赛道产业,包括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和智能终端;抢先布局五大未来产业方向,包括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材料和未来空间。

  “我们要做好金融的‘五篇大文章’,就是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切实增强金融的安全可控能力,更好履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共建‘一带一路’三大任务。”龚正说,下一步,上海要推进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等重大贸易载体,推动离岸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型贸易加快发展,做大规模。

  在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方面,龚正介绍,去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比例提高到4.4%左右。龚正指出,上海要聚焦战略重点领域,建设基础研究先行区,努力取得更多0到1的重大成果;要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设立基础研究基金,力争再用4年的时间,将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提高到13%左右。

  在抓好基础研究这个源头活水的同时,龚正指出,要抓好“成果转换”这个链接的通道。重点是要发挥好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的作用,在全链条创新中挑大梁。“我们要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完善行业企业的出题机制,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畅通技术研发、中试验证、产业化应用全链条,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此外,上海将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以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投贷联动等为重点,丰富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在吸引全球人才方面,龚正指出,去年,上海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和服务创新,人才集聚效应持续显现。“从上海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看,一方面我们的塔基更加厚了。去年全年共引进海内外人才17.2万人、同比增长12%,目前全市人才总量已超过675万人。”他说,“另一方面我们的塔尖也更加尖了。通过实施‘人才高峰’工程、重点产业人才培育专项等政策,引进了一批战略科学家、国际知名学者等‘高、精、尖、缺’人才。”

  龚正表示,上海将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科研平台、产业创新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和海聚英才的赛会平台,形成引才聚才的强磁场,并构建高能级的体系机制。

  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龚正指出,上海与苏、浙、皖共拉长板、相互赋能,推动一体化发展持续走深走实,突出表现为“四个更加”,即协同创新更加活跃、产业协作更加扎实、基础设施更加联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今后将持续推动重大合作事项协同、持续强化跨区域项目的落地落实、持续完善一体化的发展机制。(完)

【编辑:田博群】
“不拘一格评人才”的氛围正在形成 - 香港环球文博协会成立

“不拘一格评人才”的氛围正在形成

发布时间:2024-04-29 03:00:23 来源: sp20240429

一位年近九旬的退休副教授、一句“学历和能力能划等号吗”的发问,在本报掀起了一场关于人才观、成才观的大讨论。讨论声中,既有不少读者对于学历歧视的困惑,也有用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对于“高学历、低能力”“海归人才‘水土不服’”的费解。由此可见,人才评价制度科学公正与否,不仅关系到每一位人才的职业生涯和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人才资源开发使用的效率。

人才是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我国有800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6000多万高技能人才。自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断创新举措为人才发展松绑减负,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基本形成。与此同时,人才政策精准化程度不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后一公里”不畅通,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何从制度层面解答来信提出的问题与困惑,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以上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柳学智。

问:多年来,我国人才评价存在标准单一、手段趋同等突出问题,尤其以“四唯”现象最为人熟知和诟病。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以来,职称评价标准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标准是人才发展的风向标。职称制度改革以来,人社部门等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着重解决评价标准简单量化、“一刀切”等问题,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以实绩论英雄。职称评价标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把品德放在首位。对高校教师坚持以德为先,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对科研人员强化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倡导追求真理、永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对医护人员加强医德医风和从业行为评价。

不唯学历看能力。各系列职称评审对学历只作基本要求,主要比拼能力水平。翻译、演员、计算机软件等系列或专业对学历没有过多要求,会计、经济等系列将起点学历放宽至高中,工程、农业等系列由行业内2名以上专家推荐即可参加职称评审。从制度上看,学历已不再是参加职称评审的障碍。

不数年头论业绩。对科研人员主要看研究成果能否“顶天立地”;对临床医务人员主要看是否能看病、会看病、看好病;对各类教师主要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把教学质量作为主要标准。

论文不作硬杠杠。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淡化论文要求,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成果形式均可替代论文要求;对研究人员,强调论文质量,淡化数量要求;对高校教师,不以SCI、SSCI等论文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

奖项成为加分项。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获奖作品的级别和数量等不再是职称评审的门槛条件,而是作为评价能力水平的加分项。

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得不够、“立”得也不够,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没真正建立。在职称制度改革中,如何处理“破”与“立”的关系、如何协调“放”与“管”的尺度?

答: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以来,在中央文件和人社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的各系列职称改革意见中,均对破“四唯”提出明确要求。目前基层落实还有一个过程,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握不好“破”和“立”、“放”和“管”的关系,对如何操作缺少相应办法。2022年,人社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坚持“破”与“立”相结合,不立不破,先立后破;坚持“放”与“管”相结合,既注重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又强化监督指导,确保中央精神和改革政策落实落地。

着眼“如何立”:一是动态调整职称评审专业。探索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二是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建立体现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技术水平、学术影响力等多维度的职称评价指标体系。三是推行代表作制度。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案等多种成果形式作为评审材料,重点考查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

着眼“如何破”:一是合理设置论文和科研成果要求。明确除基础研究外,各职称系列不将论文作为职称申报的必要条件。变论文“单选”为成果“多选”。二是破除“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不具备规定学历要求但业绩显著的可由专家推荐破格申报,技工院校毕业生可参照申报。

着眼“如何评”:一是完善业内同行评价机制。高质量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鼓励开展对成果本身进行的直接同行评价。二是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特殊人才可由专家举荐。三是加大对基层职称评审的政策支持。对县以下基层单独制定职称评审标准,主要考察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工作业绩、群众认可度等。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地区单独划定部分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合格标准。四是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有序下放职称评审权限,鼓励用人单位分类制定评价标准,不得在论文、科研成果等方面层层加码。

着眼“如何管”:一是强化职称评审监管。继续深入清理“四唯”现象,公布投诉举报方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严肃处理职称评审中“说情打招呼”现象,严防滥用行政权力干预职称评审。二是优化职称评审服务。优化工作流程,减少申报材料,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到全国职称评审结果可查询可验证。

问: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环境,有助于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职称制度改革如何让更多人共享改革成果、尽情施展才华?

答:职称制度改革通过增设职称评审专业、扩大评审范围等措施,让更多专业技术人才享受改革红利。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艺术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快递工程等13个评审专业纳入职称评价范围。经过改革,户籍、地域、身份、档案等制约条件也被进一步打破。2020年,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职称工作的通知》,扫清4336万民营企业人才参加职称评审的隐形门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也在顺利推进,2018年以来,已有1万余名高技能人才取得职称。

职称层级设置也得到进一步健全。改革前,工程、经济、会计等11个职称系列未设置正高级职称,近3000万专业技术人员终其一生只能取得副高级职称。2017年,人社部印发《关于在部分职称系列设置正高级职称有关问题的通知》,将所有职称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截至目前,11个系列共新增正高级职称15.2万人。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只有真正解除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后顾之忧,才能更大限度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动能。全国人社系统还将继续以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为重点,纵深推进人才评价、使用、激励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解决人才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记者 刘华东)

(责编:李依环、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