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甘肃榆中电商平台牵手城乡一“网”情深

发布时间:2024-04-29 23:52:43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兰州2月2日电(戴文昌 张玉玺)“网上买、网上卖、什么东西都能买卖;寄包裹、取快递,代买车票真便利;供农资、收特产,搞活经济促发展……”这是时下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各乡村流行的一句顺口溜,电商平台发展牵手城市和乡村,大大方便了当地民众。

图为2023年3月17日,“村花”直播团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产销。九美旦增 摄

  踏着冬日积雪,记者走进榆中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该中心成了县城人气最旺的服务场所。工作人员人来我往忙得不亦乐乎,有的电话不断联系企业、有的跑上跑下展销产品……

  在该中心负责人张俊海的介绍下,通过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影像,看到曾经“藏于深山无人知”的农产品,在电商助力下,从乡村“深闺”走向城市餐桌,不仅销售到了全国各地,更是走出国门,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榆中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积极推广以“陇货”为品牌,出品了百合、中药材、水果玉米、土豆、青城干面、石磨面粉、小杂粮等农特产品。张俊海表示,该中心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图为榆中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摆放的农产品。(资料图)戴文昌 摄

  一石激起千层浪,榆中电商平台点燃了乡村产业致富的热情。如今的榆中,搭载“互联网+”快车,在田间地头,网络成了新基建,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电商平台不但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更激发了榆中乡村民众创业热情,倒逼特色产业提质增效,鼓起了民众“钱袋子”。

  有好农产品离不开好渠道的支持,榆中县小康营乡洪亮营村草莓种植大户刘键,今年在日光温室中种植了4亩草莓,按照目前市场行情,每亩收入4万元左右。当问及如何销售时,他高兴地说,“今年草莓销售在采摘的同时,我主要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草莓销售供不应求。”

  近年来,榆中县依托淘宝、微商和新媒体模式,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带动设计、包装、制造等产业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了乡村电商创业的“破茧蝶变”。

图为榆中县小康营乡洪亮营村在日光温室中种植的草莓陆续成熟上市。(资料图)戴文昌 摄

  张俊海说,榆中县根据农产品季节性强的特点,优化电商平台建设,把乡村与城市紧密相连。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乡(镇)级服务站23个、村级服务点218个,实现该县行政村电商服务全覆盖,极大地方便了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

  目前,榆中县“互联网+”打通了闭塞农产品流通渠道,真正建立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实现农产品高效流通,走出了一条长久致富新路子。(完)

【编辑:胡寒笑】
中外学者聚焦中国三大史诗保护传承 - 探访上海老港基地:昔日“垃圾码头”蝶变“智慧工厂”“生态大花园”

中外学者聚焦中国三大史诗保护传承

发布时间:2024-04-29 23:52:45 来源: sp20240429

  本报电  (闻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三大史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国际论坛日前在北京举办,来自中国、匈牙利、俄罗斯、蒙古国、吉尔吉斯斯坦和韩国的50位学者专家与会,共同对中国三大史诗的保护传承展开交流和分享。

  中国三大史诗是指藏族、蒙古族的《格萨(斯)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和蒙古族的《江格尔》。同时,他们也是欧亚大陆多个国家共享的史诗。

  本次研讨会分为《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三个分论坛,议题涵盖三大史诗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史诗的跨学科、多媒介转化研究、口头诗学研究、史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史诗的史料、档案、版本学研究以及数据库建设等,旨在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史诗研究这10年的成就与中国故事,推动三大史诗学术传承保护和研究的国际合作,推动国际三大史诗研究深入发展,系统探讨三大史诗的文本、传播、保护、传承与创新,展现史诗在当代中华文化建设和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价值和意义。

  主办方表示,中国三大史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充分梳理已有成果,吸引相关各方力量,把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好、转化好。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