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10909》:讲述“奋斗者”号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4-29 10:28:25 来源: sp20240429

  ◎本报记者 夏 凡

  通 讯 员 黄 宁 孙嘉隆

  11月22日,江苏省无锡大剧院内,随着剧场内灯光的忽明忽暗,舞台上的“奋斗者”号慢慢“驶向”观众……舞剧《10909》艺术地再现了“奋斗者”号研发和下潜至万米海底的场景,以丰富的舞蹈语汇勾勒出中国船舶七〇二所三代科研工作者为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奋斗的壮丽历程。

  记者了解到,《10909》在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下,由无锡市歌舞剧院(江苏民族舞剧院)、中国船舶七〇二所联合出品。该舞剧入选2022江苏省重大题材文艺创作、江苏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荣获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优秀剧目。

  《10909》总编导汤成龙认为:“这部剧相当于装置舞剧。每个主体舞段的表达,都与其他传统舞剧有非常明显的区别。”《10909》打破了传统舞台的呈现方式,用多种舞台装置与科技手段的巧思,实现了科技与艺术的交融,打造出一场充满美感的视听盛宴,让观众沉浸式地跟随“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团队,一起向地球“第四极”迈进。

  据了解, 主创团队从2021年起就着手研究打磨剧本、搜集资料,还到中国船舶七〇二所采风,与科研工作者一起探讨,不眠不休排练,力求还原“奋斗者”号诞生的故事,展现中国载人深潜科研人员舍身忘我、孜孜以求的赤子之心,讴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

  《10909》还特别邀请了作词人唐恬、作曲人钱雷作词、作曲,著名歌唱家雷佳演唱主题曲《人的一生》。在舞美布置方面,团队也不断进行创新突破,舞台上巨大的“压力舱”由慢到快不停转动,演员在舱中的高难度动作让人赞叹,而多媒体技术的加持则让舞台变为幽深的海底,反重力装置等道具的辅助让演员犹如在水下翩翩起舞。

  值得一提的是,《10909》演出现场不仅有生动展现奇幻海洋世界的“海底隧道”,还有载人深潜团队的吉祥物“龙团团”“蛟攀攀”与观众互动。

  演出前,中国船舶七〇二所的科研工作者为观看演出的小朋友带来了一场有趣又有料的深海深潜科普课,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舞剧的创作背景,揭开更多载人深潜的奥秘。这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奋斗者”号的感人故事,也点亮了他们探索海洋世界的心。

  当天演出结束,中国船舶七〇二所所长何春荣,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副所长、“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中国船舶集团首席专家胡震等嘉宾以及“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团队的代表一一亮相,获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中国载人深潜的20年奋斗历程,深深烙在我们七〇二所每一位员工心里。无锡市歌舞剧院把这一段宝贵的经历搬上舞台,并用艺术的方式,把我们的科研工作以及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展现得如此生动形象,让我们又回想起了工作生活的一个个片段。”何春荣说。 【编辑:卞立群】

共创数字化教育新未来(关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 故乡的“村超”(我与一座城)

共创数字化教育新未来(关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发布时间:2024-04-29 10:28:26 来源: sp20240429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配套展示活动“数智未来”教育展上,与会者佩戴虚拟现实(VR)头盔,体验电力能源仿真实训教学系统。   本报记者 孙亚慧摄

  工作人员在“数智未来”教育展上演示智慧盾构施工仿真实训教学系统。   新华社记者 辛梦晨摄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正式成立、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上线,中国数字教育国际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当前,中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即将进入第三年,并开始新的部署。中国将进一步推进世界数字教育合作平台的建设。

  

  建设面向全球学习者的公共服务平台

  响应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愿景声明,践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的庄严承诺,本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正式上线。

  这一面向全球学习者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中文、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设置资讯服务、资源服务和政务大厅三大板块。通过广泛汇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打造学习新空间,平台提供公益性学习服务,以满足学习者全面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在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资源服务”板块中,首批上线约780门课程,涵盖文学、工学、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和17个专业大类,授课教师来自清华大学等百余所高水平院校。同时,平台内还链接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敦煌莫高窟、河南博物馆等数字资源,学生可以沉浸式体验和学习中国文化。“政务服务”板块则聚焦“留学服务”和“考试服务”两方面,可以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包括“签证服务”“学历认证服务”“中文水平考试(HSK)”等在内的7项服务。

  时钟回拨到去年9月,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获得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这是联合国系统内教育信息化的最高奖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称赞说:“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确保公共数字学习平台普遍访问和有效使用的杰出举措,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使教学和学习更加普及,为全球数字教育变革提供了有益经验。”

  彼时,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仅1年半。如今,国际版平台的推出,将为打造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有韧性的数字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聚焦数字技术和教育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牙科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牙齿”上钻洞,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科林·贝利带来的案例分享,展示出数字技术能在更广阔领域中推动教学深层次变革。科林·贝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等技术能为教育带来更多可能,但也要恰当、安全地用好这一技术,他十分期待同中国高校在数字教育方面推进更多合作,帮助学生用好人工智能工具。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显示,3年间,中国的排名从24位跃升至第9位。排名前十的国家依次为:美国、芬兰、韩国、新加坡、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爱沙尼亚。

  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过去3年,中国通过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数字资源建设应用、数字素养培养、数字教育体系构建3个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中国教科院提出,全球数字教育发展可划分为转型起步、资源共享、数据驱动、AI融合和生态重塑5个阶段。各国数字教育发展水平在数字素养提升、数字教育体系构建、数字教育制度创新、数字教育内容重构、数字化教学变革、数字教育治理升级等六个指数评价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从指数排名情况看,全球数字教育发展高水平国家具有一定聚集性特征和跨越性发展特征。

  “我们对国际组织和206个国家和地区公开的数字教育数据资料进行挖掘、整理、比对,筛选出资料相对完整、数字教育发展相对领先的62个先发国家。在6个指数评价维度中,所有先发国家中最薄弱的维度是制度创新,13.2%的国家发布了数字教育专项规划。”李永智说。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成果之一,《数字教育前沿(英文)》(Frontiers of Digital Education)期刊正式创刊发布。刊物由中国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德国施普林格·自然负责海外发行。《数字教育前沿》为全英文季刊,顾问委员会和编委会成员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荷兰、丹麦、蒙古国等国,该刊聚焦数字技术和教育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旨在揭示数字教育政策演变趋势、分析关键的研究问题,并帮助应对数字教育和技术创新中的紧要挑战。该刊关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数据分析和学习分析、在线及混合学习、移动学习和微学习、数字公平和教育包容性等。

  推进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建设

  202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通过了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决议。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闭幕式上,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成果文件《数字教育合作上海倡议》,并介绍了上海开展STEM教育和服务、筹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有关情况。

  STEM指的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10个一类中心。目前,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的STEM教育已在上海全市16个区,600多所实验校全面开展。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有3400余所各级各类学校,全日制学生314万人,教职工近3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近25万人;有各类成人学历教育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831家,在学规模200余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比超过50%;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若干所高校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乃至全球前列。

  解冬介绍,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选址于上海市徐汇区,落地运营后,将争取和研究所开展广泛深入合作,依托上海的学校,在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管理、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STEM教育研究。“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上大胆探索,并与国际社会分享我们在STEM教育领域改革探索的成果。同时,上海将积极响应非洲优先和性别平等等倡议,加强与非洲和小岛屿国家STEM教育的合作交流,为推动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解冬说。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