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11月中旬在温州举行 前四届成果丰硕

发布时间:2024-04-29 06:20:53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10月31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青科会)定于11月11日至12日在浙江温州举行,将以“汇聚天下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聚焦“青年创新聚力可持续发展未来”年度议题,展现青年科学家“主角”风采,发挥各平台的“主体”作用,增强开放合作的“主流”价值。

10月31日下午,中国科协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将于11月11日至12日在浙江温州举行。 中新网 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面向全球青年高层次人才的峰会,青科会由中国科协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发起、共同主办,自2019年“落户”温州以来已成功连续举办四届,这四届取得哪些成果、2023年的第五届峰会筹备情况如何等颇受关注。当天发布会上,中国科协、浙江省和温州市方面分别对此进行回应和解读。

  架起开放、信任、合作之桥

  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副部长谭华霖指出,4年来,青科会为青年科技人才施展抱负、成就梦想提供世界性舞台,充分体现“全球视野、国际议题、中国声音”。

  同时,青科会架设起科技人才的开放之桥、信任之桥、合作之桥,推动世界各国科技人才互学互鉴、凝聚共识,凸显人才引领发展的示范效应,取得创新合作的丰硕成果,已成为中国青年科技外交的重要品牌和主办城市链接全球资源的重要平台。

  收获平台、共识、发展成效

  谭华霖介绍说,四届青科会的成效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有效搭建青年科技人才施展抱负的平台、广泛凝聚青年科技人才价值共识、有力支持科学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三大方面。

  搭建平台方面,4年来共举办科技学术活动130余项,邀请30多名诺奖级顶尖科学家、300多名中外院士和3000多名青年科学家代表参会,推进形成青年科学家学习交流、互惠共享的科研学术交流平台。

  凝聚共识方面,通过持续聚焦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等一系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题,先后发布青年科学家共识(2019年)、青年科学家温州宣言(2020年)、联合行动倡议(2022)、全球高校创新创业合作温州倡议(2022)等一批国际共识,持续提升对全球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支持发展方面,通过一系列配套活动,强化与创新主体合作,推动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三界”融合,积极打造“学术交流—科技孵化—产业发展”科创闭环,系统构建创新平台,为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提供良好支撑。

  为温州发展带来澎湃动力

  连续举办四届青科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温州市副市长王振勇说,前段时间进行的全面总结评估认为,四届峰会在创新平台、人才招引、产业转型等三个方面为温州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澎湃动力。

  一是全面助力温州打造科创高地。在青科会引领带动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温州最鲜明标识,并以强大的溢出效应,推动温州全域创新体系效能持续提升。

  二是全面助力温州打造区域重要人才中心。随着四届峰会的举办,温州4年来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高水平科技人才1251名,温州还大力开展大孵化集群建设,为“汇聚天下英才”提供广阔舞台。

  三是全面助力温州打造全球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伴随着青科会品牌效应不断放大,温州龙头企业与海内外院士专家达成657项领军型人才产业化项目合作,国内外知名企业通过峰会认识、关注温州,去年以来集中签约重大产业项目503个、总投资超6800亿元,传统支柱产业、新兴主导产业等两大万亿产业集群加速培育。

  王振勇表示,通过连续举办青科会,温州上下已投身于“炒科技、追人才”,全力加速创新资源集聚裂变,积极汇聚全球顶尖青年科技人才,让温州加快由创业之都向创新之城突破跨越。

  2023峰会内容丰富多彩

  浙江省科协副主席曾肖芃介绍说,2023青科会内容丰富多彩,包括1场开幕式、1场闭幕式、13场主论坛活动、3场海外专场活动和23场日常分论坛活动。

  其中,开幕式将突出“年轻化设计、国际化表达、科技化呈现、艺术性演绎”,围绕“赴温州之约”“见科学之美”“创未来之路”三个篇章展开,将打造虚实结合和元宇宙2个现场,并设置“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颁奖仪式、主旨报告、访谈对话等议程;闭幕式重点包含青科会五年规划发布、大学创业世界杯颁奖、论坛成果展示等环节。

  主论坛活动强化产业和成果导向,包括中国-北欧可持续发展合作高峰论坛、大健康论坛、国际眼健康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脑健康与功能康复论坛、女科学家论坛、国际能源材料论坛、氢能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并继续举办菠萝科学奖颁奖典礼。

  她透露,为更好开展国际民间科技交流,2023青科会谋划了3场海外专场活动:第一场是9月中旬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办的青科会纽约推介会;第二场是10月中旬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2023青科会欧洲专场活动”;第三场是将于11月底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专场活动,届时将全面推介青科会成果和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完)

【编辑:李岩】
乡村振兴进程的文学呈现 - 台湾茶人成立工夫茶社团 盼走进大陆高校交流

乡村振兴进程的文学呈现

发布时间:2024-04-29 06:20:54 来源: sp20240429

原标题:乡村振兴进程的文学呈现

报告文学这个文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能与火热而复杂的时代生活同频共振,像晴雨表一样,可以真实、客观而又迅速地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的各种潮流与实践。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集《黔村行记》(贵州人民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沿袭了作家行万里路、眼见为实、多看多思的创作理念,是他历时一年多在贵州数十个县区开展一线调研的新收获。作品尽管在题材上只涉及贵州乡村,但在理念上仍然关注全国范围内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背景,彰显了上下贯通、点面结合、以小见大的思维之力。在走进黔村之路上,作者重点将目光聚焦于一二十个特色村寨,紧紧抓住脱贫攻坚后农户返贫监测、人均收入、村企发展、农户还贷、产业兴旺等议题,可谓有的放矢、心系民生。

村落叙事的篇章结构,连接着历史与现实、城镇与乡村,这是《黔村行记》的一个鲜明特色。村落叙事在当下同类题材文学中并不鲜见,这样容易将社会风貌、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等安置在特定的时空中,以既“见木”又“见林”的方式呈现出时代变革。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村庄叙事一以贯之,每一个单篇都涉及几个黔地村庄。比如《高原醒了》中涉及花茂村、刀靶村、团江村、坪塘村、化屋村、普梯村等一批特色村寨;《风景这边独好》涉及脚尧村、白岩村、石板村、瑶山村等村寨。《天堑变通途》则是以交通为经纬,在公路、高速路、桥梁等书写的余墨中带出一些村庄,如与坝陵河大桥相邻的坝陵村,与花江大峡谷大桥为邻的花江村,或详或略,都以特色村寨见长。这些村庄独特而典型,既是现实中烟火弥漫的地理意义上的村庄,也是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学的村庄”。它们被赋予了文学的典型意义,成为乡村振兴的响亮音符。这些村庄既作为贵州乡村的现实符号而存在,也作为文学书写的审美符号而存在。

在《黔村行记》中出场的人物并不太多,往往一个村庄只出现几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其他乡土人物都是作为整体被虚化处理。在塑造人物或讲述人物经历时,作品的笔触真实而朴素,又有韵味。作者多年在黔地从事文艺创作的经历和背景,如写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如参与拍摄电影、电视剧等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且与贵州乡土的变革历程和生活的基本面貌多维关联。作者用心描摹这片土地的风韵和习俗,用情书写这片土地的人与事,一边走村过寨,一边见人见事。乡村能人、新人,以村干部、驻村书记和创业行家里手为主体。在人物访谈中,作者还往往召开各种形式的院坝会,将乡村的人物进行点面结合,从而了解更多的村貌和民情。在刻画人物时,立足乡村能人新人的事功、作为而不惜笔墨。村寨干部、创业能手、普通劳动群众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有产业、有干劲、有憧憬是他们精神风貌的底座。作品以文学的方式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乡村振兴的柱子立在乡土之上,延伸在这些乡土人物身上,他们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黔村行记》还立足乡村振兴的产业、变迁来书写,全书的基调欢快、明丽。譬如《天堑变通途》《高原醒了》叙写自己开车调研之旅,或明写或暗写贵州交通之变,大有轻舟已过千百村的快意,从花茂村到普梯村再到红星村,纵横多个市州,千村万户入梦来。《黔村行记》的主线之一是围绕乡村产业的大小、多少来切入,有回顾也有远眺。《高原醒了》以“醒了”立意,突出经济因素,选材典型。《天堑变通途》以“交通”为抓手,一切因路而兴,立意深远。“我”行走在贵州大地上,满眼是黔地的新人新事。从村寨到村民,从过去到现在,“醒了”的高原、“变平”的贵州呈现贵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主题书写作出有益探索。

《黔村行记》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回答了乡村全面振兴如何在黔地火热实践的问题。这是一部为黔地乡村立足当下、追求美好生活鼓与呼的作品,饱含泥土的呢喃之音和大山的回响之声。

(作者:颜同林,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