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拓展税电指数应用场景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29 07:16:45 来源: sp20240429

企业要生产,就要用电;企业有销售,就会产生发票。将两个数据综合分析所得来的税电指数,如今已经在四川、江西、内蒙古等地广泛应用,成为监测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宏观决策的常规指数,也成为一扇洞察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新窗口。

税电指数如何反应经济运行状况?以四川为例,记者从当地省税务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四川整体税电指数为106.8,其中工业税电指数104.5,服务业税电指数107.3,均在荣枯线100以上,这表明前三季度四川经济结构整体健康,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势头都较好。

据业界专家介绍,税电指数主要反映经济景气程度并预判宏观经济走势,指数大于100则表明经济活跃,数值越大越活跃。

今年以来,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密集落地。四川税务部门聚焦民营经济发展,以税电指数为基础框架,创新推出民营经济税电指数,同时联合多部门创建了民营经济税电指数研究中心,构建起了涵盖370余万户的民营经济涉税经营主体名录库,用以分析民营经济发展态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作为税电指数群的重要分支,民营经济税电指数很快嵌入到四川各地市税务部门的分析系统中,为当地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数据指南。

在四川省遂宁市,民营经济税电指数显示,今年1至9月,当地民营经济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生产经营用电同比增长11.9%,民营经济呈现均衡、平稳、良好的发展态势。

《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化“银税互动”和“银商合作”,提高信息共享效率。今年7月,随着税电指数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四川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税电指数贷,将贯穿企业购进、生产、销售全过程的购进发票、用电量、销售发票等数据指标纳入银行授信评估模型,将税电指数反映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作为主要授信依据,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获得“真金白银”信贷支持的新路径。

与此同时,当地税务部门还聚焦涉农中小微企业贷款需求量身打造金融产品,助力银行升级形成涉农中小微企业税电指数贷,为涉农企业、合作社类无资产抵押的企业顺利获得贷款提供了有力帮助。

业界专家认为,税电指数是税务部门在挖掘利用税收大数据方面的创新举措,企业用电数与开票额这两个数据相互补充,共同反映经济运行情况,更加精准。与此同时,依托于税电举措推出的税电指数贷等创新举措,正切实为民营企业等经济主体提供“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

(责编:王连香、吕骞)
【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在“浙”里看见美丽乡村(组图) - 重庆大渡口:公园集市激发城镇新活力

【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在“浙”里看见美丽乡村(组图)

发布时间:2024-04-29 07:16:46 来源: sp20240429

  “处处山水诗,村村写意画。”互联网上,浙江的农村自带流量。看到完善的基础设施、整齐美观的民居、惬意的生活环境,不少人感叹,“这才是向往的田园生活!”浙江的农村为何令人惊艳?日前,“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调研采访团走进浙江温州、台州等地的乡村,一探究竟。

温州市鹿城区山福镇驿头驿阳村掠影(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台州市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掠影(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其实,浙江很多农村地区也不是天生的“绿富美”。20年前,温州市鹿城区山福镇驿头驿阳村还很穷,为了谋生,不少村民到国外去闯荡;温州市洞头区东岙村也只是个小渔村,村里没有其他产业,村民只能以打鱼为生;台州市天台县赤城街道塔后村,村里一穷二白,村子一文不名;而台州市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更是穷得叮当响,家家户户打石板,很多村民不幸患上了矽肺病。

温州市洞头区东岙村一隅。村子地处海边,为了防洪抗台,村民们曾用石头砌房,房子之间也挨得很近,所以当地有“路像裤腰带,瓦片石头盖”的说法。(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台州市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内的雕塑,展示了过去村民打石板的情景。(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俗话说,穷则思变。2003年6月,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自此之后,从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到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再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一项项措施下,浙江万千乡村完成美丽蝶变,展开了一幅幅村容整洁、创业增收、乡风文明、宜居宜业的壮美画卷。

台州市天台县赤城街道塔后村一隅,一眼望去,白墙黛瓦,一排排整齐的民宿沿街伫立,几乎家家户户门前有树有花。(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温州市洞头区东岙村沙滩一隅(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如今,驿头驿阳村改善了基础设施,开设了5G云诊室,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看病拿药;东岙村修复沙滩,摇身变为“网红村”,让碧海蓝天也成为金山银山;塔后村美化环境后,打起了康养牌,并借音乐节等活动“出圈”,吸引不少年轻人返乡;后岸村则从“卖资源”走向了“卖风景”,在体育产业的带动下,探索出一条共富新路径。

温州市鹿城区山福镇驿头驿阳村的5G云诊室,村民在这里刷医保卡后,可以测量血压、心跳、脉搏等常规数据,还可以远程视频问诊,自助到药柜里取拿常用药品。(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之江大地成为现实。2002年的浙江,仅有约4000个村庄环境较好,其余3万多个村庄的环境普遍较差。而截至2022年底,浙江全省已有90%以上的村庄达到了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环境变美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2022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20133元)高17432元。

台州市天台县赤城街道塔后村的音乐舞台(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12月17日,台州市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的体育馆内,不少人正在打门球。(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步履不停,未来已来。据了解,在深化“千万工程”、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浙江省已大力开展未来乡村建设工作。未来乡村建设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方向,到2025年,浙江省计划建设1000个以上的未来乡村。(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 年巍 王岩)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