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大视听 一起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4-05-01 02:44:46 来源: sp20240501

  一个前所未有的智能“大视听”时代正疾驰而来。

2023(GIAC)智能视听大会现场

  10月21日至22日,以“AI开启”新未来为主题的2023(GIAC)智能视听大会在青岛高新区举行。大会已连续举办五届,犹如行业“风向标”,深刻记录着智能视听行业五年来的创新与发展。五年来,我国智能视听行业蓬勃发展,以新技术、新理念推动新场景、新业态,涌现出诸多创新应用案例,逐渐步入深度变革新阶段。

  新趋势 新场景

  今年智能视听大会的核心关键词:“人工智能”。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式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通用大语言模型和垂直模型应用探索爆发式推进,人工智能对各行业的影响进一步加速,而视听成为人工智能新技术加速应用的核心场景。

  本届智能视听大会围绕“数智化、产业化、国际化、场景化”,聚力打造正能量视听众创平台、搭建行业沟通平台、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大会现场,一系列新技术、新场景、新产品亮相,为智能视听行业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来自智能视听领域的重磅嘉宾云集,聚焦智能“大视听”最新热点、最热落地项目、最前沿技术进展,围绕人工智能应用的新场景与新趋势、正能量传播、媒体融合、AI赋能新产业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

  新技术引领新趋势。围绕智能传播新趋势,与会嘉宾认为,要积极拥抱智能互联网时代,建设AI价值观评估体系,研发主流价值语料库,用智慧引领智能,用智能治理智能,统筹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与安全。腾讯、科大讯飞等企业云集,与会嘉宾认为,AI技术即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智能底座,链接起虚拟和现实两个世界,为各行各业的数字融合注入无限的想象。

  新技术催生新场景。现场,人民网人民视频发布“视频内容众创众包平台2.0版”,平台核心功能包括资源整合、供需对接、内容安全审核、版权保障、内容生产资源、全渠道宣发等,提升网络视听内容质量和供需匹配效率。作为贯穿大会的创新板块之一,大会还特别设置数字发布厅,以数字化发布方式集中展示了智能数据、智慧医疗、智能互联、文旅科技、元宇宙等产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助力行业沟通合作、搭建产业创新平台。

  当前,智能“大视听”正迈向产业链扩展,覆盖全场景服务,即将迎来高质量跃升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人民网研究院现场发布《2023年智能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展望了人工智能赋能网络视听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网络视听将成为AI大模型垂直应用探索落地核心场景,新技术交叉融合发展将助力“视听+”产业新生态。

  新时代 新视听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新时代十年,我国视听行业一路创新突破,取得了丰硕成果。

  五年来,智能视听正成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阵地”。智能视听行业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取得高速发展,在巩固壮大宣传主流思想文化、助力网络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智能视听行业涌现出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打造了新时代视听文艺的亮丽风景,增强了人民群众精神力量,对于做强正面宣传、壮大主流舆论、提升传播效果发挥了巨大作用。

  五年来,智能视听产业格局重塑,业态模式不断创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视听行业在科技创新、媒体融合、传播运营、内容安全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平台竞合加剧,产业格局不断演变,智能视听成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不可或缺的“新基建”。智能视听产业智能视听用户数量、产业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与公共服务、电商、文旅、教育、医疗、体育等各行各业深度融合,重塑产业链条,不断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壮大。尤其是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空前火爆,极大拓展了视听产品生产想象空间。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式发展与创新应用,给视听行业带来了“质量与效率”变革。

  五年来,智能视听行业生态持续优化,实现健康有序发展。随着视听行业进一步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扩展,智能视听新应用给行业和全社会带来的治理挑战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合理有效利用,及时划定“底线”和“红线”。相关行业规范及平台自治规定陆续发布,保障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了清朗视听空间。其中,2023年7月,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这是中国首次对生成式AI研发及服务作出明确规定。

  新使命 新要求

  当前,身处奔涌的新一代信息革命浪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智能视听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承担着新时代新使命。

  刚刚闭幕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智能视听行业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肩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在新闻舆论、媒体融合、国际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

  要坚定文化自信,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智能视听行业要把准方向,着眼大局大势,精准设计议题,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社会思潮,用重大主题宣传筑牢理想信念;要拥抱数字化浪潮,积极发挥视听传播优势,把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运用贯穿到国际传播中,打造一批跨越山海、连通世界的精品力作,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要坚持守正创新,抢占智能视听科技制高点。智能视听行业要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在技术创新,在发展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要勇于拥抱技术,以技术驱动创新,以技术丰富表达,以技术促进融合,拓展数智技术应用新场景。

  要坚持人民至上,拓展视听内容服务新场景。智能视听行业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的“枢纽”平台,搭建开放、协同的大视听产业生态体系;要优化内容供给,助推精品内容出圈,为广大受众提供更优质的内容和更贴心的服务;要全面对接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社会、智慧政府建设,精细化、精准化提供政用、民用、商用等综合服务。

  让视听更智慧,让未来更美好。当人工智能遇上视听,一个更智慧、更美好的世界正徐徐打开。智能视听行业正携手同行,一起迈向新的征程。

  2023(GIAC)智能视听大会由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人民日报社、山东省人民政府指导,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广播电视局、人民网主办,青岛高新区管委、人民视听公司承办。

【编辑:邵婉云】
(经济观察)新能源汽车强劲增长 为何仍要稳定燃油车消费? - 春节安康,幸福绵长丨平安过节注意事项【健康幸福过大年】

(经济观察)新能源汽车强劲增长 为何仍要稳定燃油车消费?

发布时间:2024-05-01 02:44:47 来源: sp20240501

   中新社 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 刘育英)中国力争今年汽车销量达到2700万辆左右。尽管新能源汽车肩负弯道超车的重任,但传统燃油车消费目前仍是基本盘。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汽车销售2106.9万辆,同比增长8.2%。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强劲。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和37.5%;新能源汽车出口82.5万辆,同比增长1.1倍。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表示,中国建立了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产销量逐年攀高,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与相关行业互融共生、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也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王卫明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工业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对于扩大消费、畅通循环、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9月七个部门联合出台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力争实现2023年汽车销量27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9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左右。

  从工作方案可以看出,稳定燃油汽车消费仍不容小视。

  目前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强劲,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燃油车仍然是部分消费者的首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所长王昊介绍,消费者购买新车时,电池技术方面是一个关键考量,如在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温度限制,电池效率发挥不到最佳效应,行驶里程下降明显,而传统燃油车则没有这方面顾虑。

  王昊表示,在一些特定领域,如高端化、定制化的房车、皮卡等,主要用于长途旅行,目前的电池技术难以满足其长途驾驶和动力需求,这类车型也仍以燃油为主。

  此外,燃油车仍然是许多车企的资金利润来源。目前新能源车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多数新能源车型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前期研发投入较高,新能源业务处于普遍亏损状态。此时仍然需要以传统燃油车的利润为其输血加油。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指出,传统燃油车销量的进一步下滑,导致了行业整体利润下滑明显。

  如何稳定燃油车消费?工作方案提出,支持企业积极探索混合动力、低碳燃料等技术路线。目前中国传统车企在积极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也非常重视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和插电混动汽车PHEV。

  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尤峥此前对记者表示,公司未来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并重,在传统平台进行HEV和PHEV改造是必然趋势。

  王卫明表示,鼓励实施汽车限购地区增加年度购车指标,加大高端化、定制化的房车、皮卡等产品供给,深挖细分市场消费潜力,充分释放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王昊表示,根据文件,在实施限购的一线城市,落实好稳定汽车消费工作,能够逐步解除汽车限制政策,但由于超大城市的拥堵已经相当严重,这也取决于各个城市对汽车使用的综合考虑。

  此外,随着充电网络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在三、四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有较好的市场开拓空间。尤其是针对农村地区,国家开展了汽车下乡活动,开发了适宜农村市场的先进车型,也能够对汽车产销提供支撑。(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