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举办领事保护工作四方联席会议和领事协助志愿者会议

发布时间:2024-04-28 04:31:43 来源: sp20240428

11月12日,沈敏娟大使致辞。人民网记者 霍文摄 11月12日,沈敏娟大使致辞。人民网记者 霍文摄

人民网乌兰巴托11月13日电 (记者霍文)11月12日,中国驻蒙古使馆与蒙古国中华总商会联合举办2023年领事保护工作四方联席会议和领事协助志愿者会议。中国驻蒙古国特命全权大使沈敏娟及驻蒙古使馆、驻扎门乌德总领馆,中华总商会、华侨协会、中资企业及留学生代表,领事协助志愿者以及蒙古警察总局、移民局官员等四方共百余人与会。

沈敏娟告诉大家,党中央、国务院始终牵挂大家在海外的安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维护中国海外利益,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国务院专门成立“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第一时间响应海外公民需求,全力帮助海外同胞纾难解困。今年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正式实施,我国领保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沈敏娟强调,驻蒙古使馆始终把每一位在蒙同胞的安危冷暖放在心间,采取各种方式加大领事保护力度。在旅蒙同胞积极参与下,使馆已经初步建立起一支覆盖蒙古全境、横跨各行业的领事协助志愿者队伍,为在蒙同胞提供更及时、更周到的安全保护。

沈敏娟感谢蒙古移民局与警察局在保护中国公民与企业合法权益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彼此关心、相互扶持,共同筑起维护在蒙中国公民与企业权益的“安全长城”。

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公参张阳总结了过去两年使馆在领事保护方面所做工作,使馆警务联络官吉仁就领事协助常识和常见案例处置方法对志愿者进行了培训。

蒙古国警察总局和移民局主管官员,就涉外高发案件、新推出的便利外国人登记办证措施等进行了介绍和讲解,并现场回答了听众提问。总商会和企业以及志愿者代表进行了发言。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这次会议内容丰富、实用,拉近了与蒙警察、移民局的联系,彰显了中国政府保护在蒙中国公民与企业合法权益的坚定态度,再次深切感受到使馆就在我们身边,祖国就在我们背后。

【1】 【2】 【3】 【4】 【5】 (责编:于洋、刘慧)
众人拾柴,环境无障碍 - 西藏军医踏雪巡诊 为边防官兵提供健康保障

众人拾柴,环境无障碍

发布时间:2024-04-28 04:31:44 来源: sp20240428

  如果意外失去自主行动能力,生活中遭遇的不便如何化解?

  前段时间笔者右脚意外骨折,拄拐、坐轮椅穿行于往日熟悉的城市,许多平时忽略的细节被陡然放大,体会格外深刻。机场车站里,工作人员悉心照料,乘坐无障碍电梯可方便上下楼层;楼宇之中,无障碍标志、坡道等设施,为我减少了诸多通行困扰。以往认为专为老人和残障人士服务的无障碍设施,也让笔者这样因伤病一时无法正常行走的年轻人受益。

  我国约有8500万残疾人,还有大量生活难以完全自理的老人以及因短期伤病而需要使用无障碍设施的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残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但受益者不只是残障人士,还有身处各类障碍情境中的人。也正因如此,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各方携起手来、汇聚合力。

  对于无障碍设施,大家共同关注、共同维护才能发挥更大作用。道路上的一沟一坎,常人一步就能迈过,对一些腿脚不便者来说却是巨大障碍;生活里的很多小事,常人不费功夫就能办成,于视障群体则常常需要反复琢磨尝试才能逐渐掌握。不占用盲道、礼让第三卫生间、不占用无障碍车位,类似的“小事”和建好无障碍设施一样重要,需要长期坚持。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面对数字社会加速推进,要帮助银发群体更好“触网”,助力视障人士跨越“数字鸿沟”。比如,在各类基础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提高全社会的无障碍意识、让无障碍理念深入人心,也是推进无障碍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很多应用程序推出“适老版”、不少手机提供专门供视障人士操作的模式等,这些都是与时俱进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环境无碍,生活有爱。消除各种有形无形的障碍,共建无障碍环境,需要集众智、汇众力。2017年创立的“光明影院”,吸引数百名志愿者先后加入,帮助不少视障人士欣赏到人生第一场电影。如今,类似致力于无障碍事业的社会团体还有很多,在帮助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照亮了许多残障人士的生活,为一个更加平等和包容的无障碍社会持续贡献着光和热。无障碍社会建设需要系统、专业力量的参与,也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当在十字路口遇到需要帮助的视障人士,当在车站机场碰到行动困难的老人,尽可能地伸出援助之手、释放最大善意,“有爱无碍”的意涵就会在人人力所能及的细节中不断彰显。

  今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这部专门性法律,将为残疾人和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从“有没有”迈向“优不优”,多方参与,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建设无障碍环境的良好氛围,必将惠及全社会。(人民日报 徐驭尧)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