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打造清朗网络空间(新媒视点)

发布时间:2024-04-28 22:11:23 来源: sp20240428

融媒体时代,“流量”成为互联网业界追逐的目标。青少年作为“网络原住民”,是贡献“流量”的主力军——阅读新闻、论坛发帖、刷短视频、玩网络游戏等,无不引发巨大“流量效应”。

当“流量效应”催生“流量经济”,一些网络平台开始为了商业利益而逐渐变味:自媒体出现了混淆视听的“标题党”和张冠李戴的“拼接手”;短视频用算法将青少年困在“信息茧房”,推送散播“低级趣味”;直播平台审核宽松,存在搏出位、打“擦边球”等现象;游戏平台炮制“玩家特权”“通关装备”,诱导青少年买卡充值……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尚处于成长期,心智不够成熟、防范意识较弱、自律能力不足,更易受到网络有害信息的侵扰。如何切实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其提供清朗健康的互联网环境,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话题。

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旦夕之功。互联网是开放性的系统,青少年又有容易受到诱导盲目效仿的特性,二者叠加使得网络不良信息“侵蚀”、网络沉迷、网络社交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这意味着,单一的治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需要通过政府、政策法规、技术等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这离不开监管部门的积极作为。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清朗”专项行动等举措,监管部门对涉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乱象打击整治成效显著,平台自律程度也不断提高。但要看到,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涉青少年的网络乱象也在不断“升级”,给治理带来新挑战。监管部门既要合理运用建议、约谈等方式明确监管底线和平台经营红线,又要建立常态从严的网络平台管理体系,堵塞制度漏洞,建立全面覆盖的长效机制。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开展中小学生网络沉迷防治,提升青少年网民的风险防范能力。

这离不开网络平台的自律意识。网站平台是信息内容管理第一责任人,应该摒弃短视行为,将弘扬正能量作为获取大流量的基础。通过更新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优化产品设计,依靠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等协同联动,形成多主体全链条的保护合力。同时,增加优质网络内容供给,真正从青少年成长需求出发,多供给积极向上的优质内容,大力传播正能量,在社会责任和企业利益之间做好平衡。

这离不开社会公众的自我防护。家长要尽到家庭教育责任,多关心子女生活,帮孩子提高甄别、屏蔽不良网络内容的能力,引导他们自控自律、健康上网,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青少年网民自身也要努力提高网络素养,自觉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积极传播正能量。

应该看到,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净化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只有多方携手,形成合力,让网络充满正能量,才能为青少年撑起一片晴空,让他们的网络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分别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数字经济创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
各地不断释放楼市利好 二季度政策面有望持续升温 - 第二届大理舞蹈季举行

各地不断释放楼市利好 二季度政策面有望持续升温

发布时间:2024-04-28 22:11:24 来源: sp20240428

原标题:各地不断释放楼市利好 二季度政策面有望持续升温

本报记者 杜雨萌

见习记者 毛艺融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4月4日至6日),尽管多地售楼处推出较有诚意的优惠促销活动,叠加持续出台的楼市利好政策,但楼市销售端依然呈现出持续承压态势。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期间,重点1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329套,日均成交443套,由于2023年清明假期仅有1天,因此,按同周期总量与2022年同期对比来看,今年新建商品住宅总成交量较2022年下降39.32%。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来看,清明假期期间部分城市市场情绪略有修复,如北京、青岛、郑州等地在政策带动下到访量增加。展望未来,各地优化楼市政策仍有较大空间。

应对销售承压 楼市新政频出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楼市支持政策。

一方面,为加大金融机构支持房企项目融资,1月中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此举旨在从供给端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证券日报》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目前,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建立省级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直辖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各地推送的“白名单”项目中,有1979个项目共获得银行授信4690.3亿元,1247个项目已获得贷款发放1554.1亿元。

另一方面,为应对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以及购房者“入市”信心仍待恢复等多重挑战,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众多城市推出了新一轮楼市支持政策。

具体来看,继一线城市陆续限购“松绑”政策后,3月26日,深圳废止了2006年以来实行的“7090政策”,这意味着今后楼盘的大户型将不受限制。3月27日,北京明确废止“夫妻离异任何一方3年内不得购房”规定的有关文件。此外,多地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高新市民和青年人贷款额度、实施“先提后贷”政策等。另有一些地区出台契税补贴政策,并发放购房消费券。

“一季度以来,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多数城市进一步放开需求侧限制政策,部分城市也出台了购房鼓励政策。在此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比如,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幅度进一步收窄;同时,新房、二手房成交也出现了一些活跃迹象。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尽管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整体成交规模处于近年来同期低位,但春节后,房地产市场成交活跃度温和回升。根据初步统计,2024年一季度,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积为18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约四成。从春节后的数据来看,部分核心城市在政策优化带动下,新房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在2月份低基数下,3月份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翻倍增长,同比降幅明显收窄。整体来看,当前购房者收入及房价预期尚未完全恢复,整体市场仍有调整压力。

一线城市政策仍有优化空间

作为楼市调控政策的风向标,一般情况下,为避免政策“松绑”导致成交过热,一线城市的楼市政策优化内容及空间均相对较为有限,且执行力度偏紧。业内对于后续一线城市继续出台楼市支持政策期望较高。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住建委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北京二手房成交33056套,新房成交7092套;去年同期,二手房成交45815套,新房成交11765套。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均明显下滑。另外,从清明假期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日均成交表现来看,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日均成交规模为0.57万平方米,远低于2023年的1.97万平方米、2022年的1.01万平方米。上海、深圳及广州亦有类似情况。

“从目前一线城市的楼市表现来看,预计二季度政策面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扩大购房人口基数;二是降低购房成本;三是加快城市更新及城中村改造。预计未来在一线城市外围区域的“从严从紧”政策或全面取消,且会进一步降低购房按揭利率及加大公积金政策支持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4月份以来,郑州、无锡、南昌、赣州等地相继推出“以旧换新”政策或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旨在进一步激活刚需及改善型购房需求。

陈文静表示,短期来看,“以旧换新”政策有利于促进新房、二手房联动,有望提高楼市活跃度。同时,多地已经发布保租房筹集计划,未来收购存量二手房作为保租房或是重要方式。整体来看,预计未来或有更多城市参与“以旧换新”,促进改善型住房需求释放。

在叶银丹看来,整体来看,二季度房地产相关支持政策力度将继续加大,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的下行趋势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缓解,但市场信心、预期修复和行业企稳仍需时间。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