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投资推广署:在港东盟企业数目持续上升

发布时间:2024-05-01 14:59:57 来源: sp20240501

人民网香港2月29日电 (记者陈然)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29日举办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企业新春酒会,招待东盟商界。投资推广署表示,受惠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的紧密联系,东盟成员国企业在港数目持续上升。

投资推广署署长刘凯旋说,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提供双向平台,让企业进入内地市场,同时也有利内地企业走出去拓展至“一带一路”沿线市场;香港不只投资东盟项目,更是一个主要服务及集资中心。

汶莱驻香港总领事暨东盟国家代表艾娜托·穆罕默德表示,通过双边策略合作及支援,东盟与香港已建立了良好渠道,共同构建蓬勃的贸易投资生态系统。随着东盟成员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立更紧密关系,成员国可享受到因此而得到的潜在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艾娜托补充说,香港拥有一系列优势,包括简单低税制、优越地理位置、自由港地位及廉洁政府,“当企业考虑投资及扩展业务时,香港往往是理想选址。”

随着东盟与香港关系日趋紧密,加上投资推广署的角色及热忱,在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设点的东盟企业数目一直上升。投资推广署表示,会继续加强在该区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策略性东盟企业前来香港,并将业务拓展至世界各地。

据悉,近300位东盟领事馆、商会及企业代表出席当日酒会,他们分别来自越南、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老挝、菲律宾、泰国、缅甸及柬埔寨等。

(责编:燕勐、刘慧)
稳经济、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 数据折射经济回升向好 - 中国工商银行湖北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兼武汉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邱世杰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稳经济、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 数据折射经济回升向好

发布时间:2024-05-01 14:59:58 来源: sp20240501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稳经济、扩内需、稳外贸政策稳定发力,我国经济内生动力不断释放,同时外部需求也有所改善,市场需求呈现较好增长势头。

专家表示,进入3月份,各地企业工地全面复工开工,需求增长带动企业生产意愿上升,带动相关装备供需增长,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对相关行业需求预期有所拉动,制造业新动能呈现较快增长势头。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了2024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值为50.8%,比2月上升1.7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表示,3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大幅回升,且重回荣枯线之上。既有季节性因素影响,也表明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明确。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表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5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重返景气区间。“从分项指数变化可以看出,市场供需协同增长,四大行业联动回升,大中小企业均有改善,宏观经济整体回升向好。”

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指数升幅在0.4至5个百分点。

张立群进一步分析称,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1.4个百分点,表明企业信心有所恢复,年初以来多项稳增长、提振信心的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当前经济全面回升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必须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全力抓好各项政策任务落实,显著提高政府投资的带动和放大效应,推动投资增速持续回升,消费需求进一步回暖,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此外,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1.8%,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显示消费品制造业也稳中有增。”文韬表示,消费市场向好运行有多因素拉动,海外市场需求有所回升,出口稳中有增,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及家装等行业市场需求预期释放。

数据显示,装备制造业PMI为51.6%,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3.9%,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创2022年以来新高。

文韬表示,3月份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重回扩张区间,反映出经济运行边际改善,回升明显。“总的来看,宏观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之中,回升向好趋势进一步增强。”

文韬还指出了拉动经济回升的四大因素:一是宏观政策逐步落实到位,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二是企业信心进一步上升,经济内生动力继续增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三是我国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稳外贸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同时全球经济尤其是亚太地区经济回升力度加大,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进一步活跃;四是3月份指数回升具有季节性特征,每年春节过后制造业都有所回升。

“展望二季度,宏观经济将保持稳中有增发展态势。经济自身的韧性也将继续发挥,消费市场进一步恢复向好,新动能平稳较快增长。” 文韬表示,政策支持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如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发展低空经济等,这些着眼于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将为经济注入更强动力。

(责编:方经纶、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