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能忘却 台统盟党纪念“二二八”

发布时间:2024-05-01 04:26:39 来源: sp20240501

   中新社 台北2月27日电 (记者 杨程晨)台湾统派团体统一联盟党(前身为中国统一联盟)27日在台北举行“二二八”座谈会。这一事件发生距今已77年,多位发言者结合岛内、两岸及国际形势,探讨“二二八”事件对于现实的历史价值。

  “二二八”事件(又称“二二八”起义)发生于1947年2月28日,台湾百姓不堪当局专制独裁统治,掀起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运动。

2月27日,台湾统一联盟党在台北举行“二二八”座谈会,戚嘉林(左二)、吴荣元(右二)、纪欣(右一)等统派人士发言。 中新社 记者 杨程晨 摄

  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召集人、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在座谈会发言说,“二二八”事件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苦难,它体现的是当时台湾人民要和平、要民主、要改善民生的正面诉求。中国的样貌已经翻页并走入新篇章,今天的台湾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处境?他认为,台湾人有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拒绝作为美国棋子与中国大陆对抗。台湾民众对此有切身的利益关系,“我们必须唤醒台湾社会”。

  统一联盟党主席戚嘉林表示,“二二八”事件距今近80年,今天的台湾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谈及近期发生的“2.14台撞击大陆渔船致渔民死伤恶性事件”,“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没听说过所谓‘限制性水域’。”他指出,台海如此辽阔,怎么会容不下两岸渔民?这次的两位大陆遇难渔民是从内陆省份到沿海讨生活,却因此丧命,情何以堪?

  《观察》杂志发行人纪欣说,台湾许多年轻人对“二二八”的记忆是错乱的。她还表示,台当局一些所谓官方研究叙述“二二八”时有明显编辑、改动痕迹,且挑动台湾民众仇恨大陆。我们纪念“二二八”,不仅要还原历史,也要求民进党当局停止撕裂社会、破坏两岸关系。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前会长萧开平表示,“二二八”事件中,台湾民众的诉求之一是反贪腐。近年,有关民进党及其相关人士、单位的腐败新闻被频繁曝光,甚至影响到台湾的经济。“台湾的老百姓很关心经济,今天也有钳制当局贪腐的诉求。”他并提出,为了台湾的经济前景,两岸的交流不能停,只有交流才能彼此了解,台湾才能继续搭乘大陆发展的列车。(完)

【编辑:曹子健】
认真践行大食物观 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四川蓬安:集中育秧忙

认真践行大食物观 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2024-05-01 04:26:40 来源: sp20240501

  今年10月16日是第四十三个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同步开启。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精神,在全社会营造重农兴粮的浓厚氛围,以更加有力的举措端牢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今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的主题确定为“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

  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要深化认识、勇于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粮食供给结构持续优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支撑保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经过多年不懈奋斗,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从新中国成立前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响亮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树立大食物观,完善食物供给体系,有利于提高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更好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要拓宽视野、理清思路。我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在耕地之外,还有40多亿亩林地、近40亿亩草地和大量的江河湖海等资源。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各类资源,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向森林要食物,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森林食品;向草原要食物,积极推动草原畜牧业集约化发展;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稳定水产养殖,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发展现代化设施种养业,探索智慧农业、植物工厂,有效缓解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约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让老百姓的餐桌上有更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

  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要强基固本、提升能力。“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坚持党政同责,强化考核导向作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收储调控能力,统筹抓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规模和区域布局,加强监测预警和市场引导,完善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合理把握政策性粮食销售节奏和力度,深化粮食产销合作,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健全粮食应急保供体系,做好特殊地区薄弱县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工作,不断提高粮油应急保障效能。

  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要做强产业、促进融合。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是兴粮之策、富农之道、惠民之举。坚持将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优化粮食加工结构为重点,完善粮食加工布局,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示范作用,实现粮食产业集群发展,促进粮食产品提质进档,推动粮食产业优化升级,构建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粮食绿色仓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粮食质量追溯、粮食机械装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六大提升行动”,更加注重全链条提升、区域整体推进、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紧密稳定的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促进小农户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把产业链增值更多留在县域,更好调动农民种粮、政府抓粮、产业兴粮积极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要厉行节约、减少损耗。食物节约减损既可有效减轻供给压力,也可减少资源使用。树立节约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按照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的要求,认真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加强全链条管控。开展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和分区域技术集成示范,加快仓储设施升级改造,大力推广绿色低温储粮技术。制修订节粮减损系列标准,引导水稻、小麦等口粮适度加工,提高粮油加工转化率。充分利用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广泛宣传节粮减损经验做法,大力倡导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社会风尚。

  (作者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6日 10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