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首日 传递何种新意?

发布时间:2024-04-28 22:13:07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网 杭州10月20日电 (王潇婧 鲍梦妮)10月19日,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火炬传递首日,在杭州淳安和杭州建德两站进行,平稳有序、亮点纷呈的传递过程,传递出何种新意,吸引海内外对于残疾人的关心关爱。

  智能 传递更多新意与心意

  数字与现实相结合是杭州亚残运会的一大亮点。从亚残运会火炬传递足以窥见,“科技改变生活,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并非一句口号。

蔡琼卉在智能导盲犬的引导下进行火炬传递。王刚 摄

  在火炬传递淳安站,一只步伐铿锵有力、播报清晰响亮的智能导盲犬成为全场焦点。盲人火炬手蔡琼卉说,“这只智能导盲犬就如同骑士一般充满安全感。”

  记者了解到,火炬传递时,智能导盲犬采用自动巡航模式,无需人工操作就能自行前进。经多次调试,智能导盲犬以恒定速度前行,倘若遇到障碍物,会提前2-3秒播报,便于火炬手提前反应。

  智能仿生腿同样是首次亮相火炬传递的“黑科技”。佩戴仿生腿后的火炬手叶金燕跑起来与健全人无异,甚至多了几分“赛博感”。

  据介绍,该仿生腿内置传感器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使用者的走路步态,并通过算法处理后转化为指令,控制其液压系统,从而动态实时适配使用者的运动状态。

  一例例“首次亮相”的技术,折射出浙江“以科技创新制胜未来”的“新意”,亦是社会各界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心意”。

  不少科技研发企业负责人在接受 中新网 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根据亚残运会火炬传递的实际情况和火炬手的真实反馈,进一步优化技术,尽早地让“黑科技”应用于残疾人朋友的日常生活。

  正如叶金燕所言,残疾人也能自信地展现自己。智能科技,正在最大限度地消解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差异,助力他们自信、自强地追逐梦想,展现自我。

  广泛 让更多人同享“桂冠”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名为“桂冠”,有取胜之意。传递“桂冠”,寓意胜利离不开众人拾柴,也当与抱薪者同享。

  首棒火炬手谭玉娇曾19次打破世界纪录,是里约、东京两届残奥会的举重冠军,也是残奥会女子举重67kg级世界纪录保持者。她坦言,第一眼见到“桂冠”时,就被其美丽外形与独特设计所吸引,在家门口的亚残运会“折桂”更是自己的一个目标。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本届亚残运会的火炬手中,有不少热心助残事业、弘扬亚残精神的人士。“手留余香”的助人之美,正如手中的火炬接续相传。

  在淳安站第26棒火炬手蒋有兵心中,每一个孩子的头顶都有一枚“桂冠”。自2014年以来,他坚持每周赴4公里外为特殊儿童送教上门。对他而言,传递火炬所跑过的50米与每周奔赴的4公里有着同一个意义,便是“爱的传递”,“希望可以有更多关心关爱的目光给予留守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

  “第一棒朱以灵被誉为‘慢飞天使’,我代表助残机构。交接棒时,我们合手做了一个翅膀,意为助残机构愿成为残疾人朋友的守护天使。最终定格我托起了他,代表助残机构也会托起残疾人朋友稳稳的幸福。”完成建德站传递任务后,杭州钱江助残服务中心创办人、杭州市最美助残人叶余坦言,在助残服务路上,不怕竞争,更怕孤独。

  “希望有更多人融入,助力残疾人朋友展翅高飞。”她充满期待地说。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手共有600人,火炬手中年龄最小的14岁,年龄最大的73岁。其中,残疾人火炬手占到火炬手总数的30%左右。10月22日,“桂冠”将带着众人的美好祝福,点燃杭州奥体中心的主火炬塔。

  文化 精神共富“一个都不能少”

建德新安江。建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江春水穿城过。杭州的历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是杭州民众与钱塘江水系和解发展的历史。从千岛湖出发,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及其两岸绵延235公里,已然历经了沧海桑田,如今成为浙江钱塘江诗路文化的“黄金段”。

  杭州亚残运会在火炬传递路线安排上既遵循国际大赛的惯例,又充分展现杭州“诗路文化·三江两岸”世界级文化旅游带。尽揽千岛湖一池秀水、新中国第一座“三自”电站的壮美、黄公望笔下的诗画生活和繁华都市的璀璨,一幅自然山水、宋韵文化和现代都市交相辉映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呈现在众人眼前。

  19日下午,建德站传递过程中,伴随绵绵细雨,江水明净清澈、天光倒影如画、江面薄雾氤氲,不少第一次来到杭州的残疾人火炬手表示,这就是自己心中的诗画浙江,“随着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断优化,希望能有更多残疾人朋友多出来走走,欣赏祖国大好河山,感受发展荣光。”

  汇聚合力,凝聚大爱。火炬传递过程中,杭州各区(县、市)根据传递路段地形特点,以及残疾人火炬手自身实际,进行传递路段分配,精细化制定残疾人火炬手传递方案,确保传递安全。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标识……每个点位的精心设计于细节处体现着有“爱”无“碍”,共建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完)

【编辑:孙静波】
3840亩农田拉满“科技范”(探访) - 传承丝路精神 促进交流互鉴

3840亩农田拉满“科技范”(探访)

发布时间:2024-04-28 22:13:08 来源: sp20240428

  图为无人农场智慧生产示意图。   长三角智慧农业研究院供图

  春耕时节,记者来到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的一处连片麦田。放眼望去,看不到忙碌的农民,只见一架无人机在麦田上空盘旋。

  “这里是无人农场,大田面积有3840亩,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从去年开始,我们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自组通信网络等技术,使用多旋翼无人机、无人驾驶拖拉机、收割机、智能灌溉闸门等一系列智能装备,构建了这样一个少人化管理、无人化作业的智慧农业生产场景。”工程师耿博健告诉记者,他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长三角智慧农业研究院,专注于无人农场的研发与日常运维。

  近年来,昆山市农业农村局聚焦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着力打造智慧场景,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让会种田变“慧”种田。2021年,苏州市与中国农科院签约共建中国农科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无人农场正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智慧大脑”统筹决策

  时间更短效率更高

  循着田间小路,来到一处写着“智慧田园指挥决策中心”的白色房子,这便是无人农场的“智慧大脑”。走进去,一名年轻人正盯着一块大屏,屏幕中可以看到成片的麦田不断从画面中掠过,两侧数据在不断变化。原来,这名年轻人正在操控无人机执行日常巡田任务。

  这个“智慧大脑”包括了农情监测、农机管理、农资管理、无人机管控、农事管理、智慧灌溉、设备预警、分析决策等模块。

  从大屏上的实时数据来看,无人机并非匀速飞行,而是在某个地块明显放慢了速度。无人机放慢速度在做什么?见记者疑惑,耿博健带头走出大厅,“走,带你去田里看看。”

  漫步在机耕路上,周边的麦苗随风摆动。“以前巡田,需要好几个人骑着电动车到一个个田块去看,每人负责几百亩地,巡查下来至少一个半小时。现在,无人机巡田半个小时就足够了,作物长势的数据还能一并采集到位。”耿博健说。无人机舱就设在指挥大厅的屋顶上,工作人员只需在指挥大厅中操作界面,就能规划无人机的路线并下发巡田任务。

  经过一个平台,只见数台设备正在运行。“这是农情小站,我们采集数据全靠这些‘眼睛’。”耿博健介绍,农情小站里的小型气象观测站,可以实时采集温度、湿度、风力、雨量等气象数据。除此之外,还有虫情测报仪和孢子捕捉仪等设备。

  抬眼远望,隐约可以看到每块田里都立着一个小型设备。“那是土壤墒情监测仪,主要用来记录土壤的温度、湿度还有实时水位。无人农场采用智能灌溉系统,一旦检测到土壤湿度较低,就会自动开闸灌水。”耿博健说。

  手机程序远程操控

  数据赋能科学种田

  走了好一会儿,终于来到了刚才无人机缓慢飞行的地块。农场管理人员沈俊杰正在田里查看。“这块地麦苗长势偏缓,此次施肥就要比别的地块多追一点儿,只需无人机飞慢一些、增加驻留时间即可实现。”沈俊杰介绍。

  沈俊杰是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与另外3名同事负责这片将近4000亩无人农场的农事,平时的工作就是通过监测设备以及无人机来采集田间数据。数据传回后,指挥中心会根据作物模型分析计算作物的长势情况,并结合数据库给出建议,指导科学种田。

  “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我们就能收到指挥中心发送的提示,还能远程给无人农机下达作业任务。”沈俊杰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去年我们两台无人农机同时作业,收割机在这片田里收割,另外一边的拖拉机在刚收割完的田里进行耕整地作业,为后续的播种做准备。”沈俊杰回忆道。

  沈俊杰所说的无人农机正停在库房里,个个都是大块头,有耕播机、插秧机、植保机、收割机等,都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管理人员只需设定好路线和任务,远程“点火”,这些农机就能自己去田里工作了。

  “这些机器出厂的时候可不是无人农机,都是我们的技术团队改装的。如今已经个个身怀‘绝技’。”耿博健介绍。眼前的收割机除了常规的无人驾驶功能,还加装了能够监测谷物破碎率、含杂率、损失率的设备,可以及时调整作业参数,提升作物收获质量。

  无人农机协同配合

  自动作业覆盖全程

  无人农场的建设管理,离不开一支支研发团队的保障支持。农场不远处,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如今入驻了主要作物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创新团队、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农产品初加工智能装备创新团队、农田灌排科技创新团队等6个科研团队。

  在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办公室里,主要作物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创新团队的成员们正在研究农机自主避障技术,团队成员之一的刘岗微主要负责无人拖拉机的研发。

  “目前拖拉机辅助驾驶系统仅可实现直线无人作业。以耕地为例,虽然可以自动沿直线行驶,但无法自动掉头,必须由拖拉机手及时接管方向盘掉头,才能继续进行直线导航作业。”刘岗微的工作就是让拖拉机实现自主掉头作业。为此,他对一些部件和控制系统做了改进,还尝试将人工驾驶模式、辅助驾驶模式、无人驾驶模式集合成一键切换,方便农户操作。

  “无人农机目前已实现静态障碍物避障,接下来将着眼于降低改装成本与较好实现动态障碍物避障的技术攻关。”刘岗微告诉记者,如果田间有其他农具,无人农机会绕行并发出提示;田块周边还设置了电子围栏,如果无人农机作业时出圈,会立刻自动停机。

  “我们还研发了运粮车,跟收割机联网后通过协同作业模型自动控制运粮车启动、前进、卸粮等作业,大大提高无人农机间协同作业的效率。”刘岗微如数家珍。

  在这里,无人装备已经覆盖稻麦生产耕、种、管、收的全程作业。耕播机可一并完成施肥、耕地、播种作业;收割机在收割的同时监测谷物收获质量,并将相关数据上传至数据平台,还能将稻草切碎还田或交由打包机打捆进行有机处理;收获的稻麦由无人车运到农场的烘干中心实现自动烘干入库……

  “再过俩月,冬小麦就该收获了,农机齐上阵,热火朝天。”耿博健笑着对记者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1日 07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