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六次会议举行 谌贻琴与伊万诺娃共同出席

发布时间:2024-04-29 03:23:30 来源: sp20240429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曹嘉玥)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六次会议29日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谌贻琴与欧盟委员会创新、研究、文化、教育和青年事务委员伊万诺娃共同出席。

  谌贻琴指出,习近平主席去年会见欧盟领导人,就进一步深化中欧关系作出战略指引。双方应落实好领导人重要共识,充分发挥高级别对话机制引领作用,丰富人文交流合作内涵,完善机制,塑造品牌,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媒体、体育、青年、妇女等领域交流合作走深走实,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伊万诺娃高度评价欧中人文交流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果,认为这次会议是欧中人文交流合作的新开端,表示欧方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欧中人文交流和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30日 03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我国科学家发现地震后森林如何生长 - 首届教育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在桂林召开

我国科学家发现地震后森林如何生长

发布时间:2024-04-29 03:23:30 来源: sp20240429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记者齐芳)占全球森林总面积23%的山地森林,多数位于地震带上,常受到地震等地质活动的干扰。那么,地震会不会影响森林生长?又是如何影响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梁尔源研究员等,通过建立全球树轮年表与1900年以来地震事件的时空联系,发现在中纬度地震带相对干燥的地区,地震后10年内树木生长量显著增加,且对降水响应的敏感性增强,其潜在机理可能是地震后产生的地表裂隙促进降水向深层土壤入渗,增加了树木可利用的水分和养分;但在年降水量相对较大的区域,震后树木生长显著降低,可能是由于更多入渗增加了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

  这一成果于北京时间2月20日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为探索地球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姗副研究员介绍,研究团队根据树轮样点受地震影响情况、地理位置,结合气候特征,将全球山地森林划分为七个研究区域,在树轮宽度序列中分离出地震等干扰信息,探究了地震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全球多个研究区,震后出现树木生长增加与减少的样点,在气候条件或地形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在中纬度多个研究区,地震后多年平均树木生长增加的样点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或不利于降水储存的地区;而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地震后多年平均树木生长普遍下降。在树木生长增加的地区,地震后树木生长对生长季降水的利用率升高。遥感观测的土壤水与降水的相关关系在地震后也减弱,说明土壤水增加。

  该研究表明,地震可通过改变地表结构,影响降水再分配过程,从而影响长期树木生长趋势,揭示了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多圈层链式响应的时空过程,是体现地球系统过程与功能的典型案例。同时,该研究强调了树轮的时(长时间跨度)空(多圈层连接)隧道作用,是打破圈层隔离,理解地球系统复杂性的重要研究载体。(光明日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