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永念|睹物铭志 与总书记一起缅怀英烈

发布时间:2024-05-01 14:20:13 来源: sp20240501

  清明时节,慎终追远。

  革命源头的南湖红船、长征路上的半条被子、淮海战场的小推车……一件件革命文物,铭刻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专程前往革命旧址、纪念馆等地,瞻仰革命文物、倾听历史回响。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因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而被迫中断。

  8月初,与会代表们从上海乘火车转至浙江嘉兴,泛舟于南湖之上,继续着在上海肇始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代表们在一艘画舫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这艘画舫也因此有了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红船。

  2017年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这里,探寻共产党人的初心。抚今追昔,总书记不禁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被子可以御寒,也可以暖人心。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的历史。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经湖南汝城沙洲村一带。时已入冬,寒风凛冽,村民徐解秀招呼三名女红军进屋休息。夜深时分,女红军们准备休息,可徐解秀家里一贫如洗,连一条完整的被子都没有。女红军从行囊中掏出唯一一条行军被,打开与徐解秀母子合盖。

  几天后,部队要继续向西转移。临行前,三名女红军决定把这床被子留给徐解秀。徐解秀说什么也不肯要,双方争执不下,其中一名女红军索性拿起剪刀,将行军被一分为二,把其中半条送给了徐解秀。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调研,首站就来到这里,并讲起这段故事。总书记动情地说:“‘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

  文物不言,但它们承载的故事,却给予我们无限力量。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274团8连第三次过草地,陷入断粮困境。年仅14岁的战士周广才拿出自己的牛皮腰带,和战友们分吃了一半。攥紧剩下的半截皮带,小战士眼含热泪对战友说:“同志们,我们把它留作纪念,带到延安见毛主席吧!”

  在随后的征途中,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忍饥挨饿,将半截皮带留了下来。最终,只有周广才抵达延安。他在皮带背面烫上“长征记”三个字,铭记那段难忘的岁月。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主席到原13集团军军史馆视察,重温了“半截皮带”的故事。他颇有感触地说:“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华东、中原、华北地方党政机关和广大人民全力支援,要人有人,要粮有粮;二百万民兵、民工,冒枪林弹雨,忍风雪饥寒,千里远征,随军转战……”

  这段镌刻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上的碑文,描绘出70余年前淮海战役中的壮观一幕:彼时,淮海大地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在通向前线的各条运输线上,人如潮涌,吱吱呀呀的小推车,一个追着一个向囤粮点、兵站和战场飞驰……

  经过66天鏖战,人民解放军赢得了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表面上看,这是“60万战胜80万”的战争奇迹;实际上,这是一场600多万军民齐心对抗80万敌人的伟大战役。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淮海战役纪念馆,重点参观了人民支前等板块。总书记一边听讲解,一边询问有关细节。他深有感触地说:“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穿越时空,一件件革命文物诉说着当年的峥嵘岁月。透过这些文物,我们依旧能感受到万千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新征程上,面对新的风险挑战,我们仍然要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前进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总监制|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王敬东

  主 编|李璇

  编 辑|李丹

  视 觉|颜妮

  校 对|孙晓媛 孙洁 宋春燕 闫田田 毛长志

  出 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南方振兴|塞内加尔:“走在迈向新兴的道路上” -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帮助巴勒斯坦实现建国夙愿

南方振兴|塞内加尔:“走在迈向新兴的道路上”

发布时间:2024-05-01 14:20:14 来源: sp20240501

  新华社达喀尔2月4日电 题:塞内加尔:“走在迈向新兴的道路上”

  新华社记者王子正

  迪亚姆尼亚久工业园二期、达喀尔快速公交系统、达喀尔市政交通疏导项目……近日,“振兴塞内加尔计划”框架下的一批塞重点工程项目竣工、落地,为这个西非国家加速发展注入动力。

  塞内加尔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2014年,塞内加尔政府出台“振兴塞内加尔计划”,旨在通过经济结构转型、促进人力资本发展,让塞经济发展走上强劲、包容、可持续增长的道路,同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这一计划重点涉及农业、能源、矿业、基础设施、贸易、旅游等领域。

  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在2024年新年致辞中说,启动振兴计划、加快发展步伐以来,塞内加尔取得的进步真实可见。“随着道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密集化以及城市和城际交通系统的现代化,我们正走在迈向新兴的道路上。”

  近年来,塞内加尔政府优先发展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经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工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注重吸引外资。萨勒强调,振兴塞内加尔,要以民生为本,努力发展经济。

  2022年年初,横跨萨卢姆河的方久尼大桥正式开通,让当地“过河难”问题成为历史,大大便捷了人员和货物往来;2023年年底,达喀尔快速公交系统项目举行主线贯通仪式,这是塞内加尔第一条城市快速公交线,通车运营后将有效缓解首都达喀尔的交通压力;同年底,迪亚姆尼亚久工业园二期项目举行竣工仪式。项目建成后预计将辐射塞内加尔及6个周边国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帮助塞内加尔提高生产力和工业化水平……在振兴计划下,一批重点项目落成竣工,有力促进了塞内加尔经济发展,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

  随着振兴计划的实施,近年来塞内加尔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外来投资不断增长,经济实现较快增长。据塞政府网站介绍,在一期计划(2014-2018)阶段,塞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过6%,基础设施、能源、农业、渔业等领域发展取得积极成果。在二期计划(2019-2023)阶段,尽管受到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仍达5.3%。

  联合国驻塞内加尔协调员阿米娜塔·马伊加日前表示,塞内加尔的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宝贵经验,联合国将继续与塞内加尔一起努力实现振兴计划,建设一个“公平、繁荣、有韧性”的塞内加尔。

  塞内加尔政府在2023年12月发布的振兴计划三期计划(2024-2028)中说,塞内加尔决心继续在向新兴国家发展的道路上迈进。塞内加尔将于2024年开始大规模生产石油和天然气,预计这将为该国加快工业化转型、实现经济强劲增长提供巨大机遇。

(责编:贾文婷、刘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