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非洲医生河北过节:忙碌中感受热闹中国年

发布时间:2024-04-28 21:58:23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社 石家庄2月23日电 题:非洲医生河北过节:忙碌中感受热闹中国年

  作者 李晓伟 赵丹媚

  “和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一样,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我很喜欢这种热闹的气氛。”22日,正在河北省胸科医院培训的刚果(金)医生迈克(原名Mike Kombe Bala)告诉 中新社 记者。

  38岁的迈克来自刚果(金)首都金沙萨的中刚友谊医院,是一位呼吸科的医生。为推动中非卫生领域合作,中国确定了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建设项目单位,河北省胸科医院被列入其中,与中刚友谊医院建立对口医院合作机制。2023年12月,迈克与其他3名同事作为“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中刚友谊医院人才培训班”首批学员,来此接受为期12周的专业培训。

2024年1月,迈克(前排右一)与刚果(金)同事们在河北省胸科医院进行培训。 (河北省胸科医院供图)

  这个春节,是他们首次近距离感受中国年。“我们逛了中国的年货大集,医院组织我们过年包饺子、吃饺子,还欣赏了除夕夜的烟花。”迈克边说边展示着手机里的照片,并表示回国后会把这些愉快的经历都告诉家人。

  迈克和同事们与中国和河北结缘已久。中刚友谊医院由中国援建,是中国援刚果(金)医疗队的驻点医院,医疗队队员们正是来自河北。迈克与一些中国医疗队队员相熟成为朋友,在他的印象里,中国医生很忙碌,他们教给当地医生很多东西,提高了中刚友谊医院诊疗水平。

  因为时间有限,忙碌贯穿着迈克这段培训岁月。医院为他们安排了肺功能检查操作、重症CAP治疗、支气管镜操作等完整的学习计划,“白天学习,晚上复习”成了他们的常态,即使春节假期,他们也一直坚守在医院跟值班医生学习。

2月4日,河北胸科医院组织4位非洲医生包饺子迎春节。 (河北省胸科医院供图)

  “我们国内医疗水平不高,操作这些比较昂贵的仪器设备的机会很少,我们希望能利用好这段时间积累操作经验。”迈克说。

  由于语言不同,这些非洲医生在学习中面临不小的困难,常常需要翻译软件的帮助。迈克说,河北省胸科医院的医生们非常认真细致,经常耐心地给他们分析很多病症,让他们学到很多技术。

  春节期间,医院还组织他们参观正定古城和河北博物院,观看中国戏曲表演,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给忙碌的培训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今年3月份培训行将结束,他们将回到刚果(金)。迈克坦言,12周的时间不长,培训课程虽然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他渴望更多学习,回国之后还会继续向中国医生请教,用所学到的东西提升母国的医疗水平。

  公开信息显示,51年来,河北省已向刚果(金)累计派出22批565人次,为当地提供医疗服务。如今,通过“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中刚友谊医院人才培训班”,一批批刚果(金)医护人员正在或者将到河北培训学习。

  “中国有句俗语,‘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我很认同这句话。我会记住这段经历。”迈克说。(完)

【编辑:钱姣姣】
专家:“碳减排”不是“碳冲锋” 区域绿色发展之路需因城施策 - 保障群众地铁公交出行安全

专家:“碳减排”不是“碳冲锋” 区域绿色发展之路需因城施策

发布时间:2024-04-28 21:58:24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网 上海11月3日电 (记者 缪璐)“每个城市由于各自所处地理位置以及产业结构不同,所面临的碳减排方面的任务也会不一样,我觉得它们都应该认清自己,也就是从城市的特点出发,来思考自己发展的路径。”复旦大学-全国市长培训中心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周伟林说。

  周伟林是在2日举行的第二期“碳讲堂”上作出上述表述,本期“碳讲堂”主题为“绿色高质量发展|区域碳减排之路”。继首期探讨绿色建筑如何点“碳”成金后,本期“碳讲堂”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区域协同低碳发展,有效缓解能源资源和绿色技术在区域分布上的供需背离矛盾,将“碳达峰”“碳中和”与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有机统一。

  周伟林举例道,浙江湖州原先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错过了工业化发展机遇期后,反而留下了绿水青山,在此情况下,湖州认清并发挥了自己的特色,将投入放在生活休闲等相关产业方面,后面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11月2日,第二期“碳讲堂”举行,本期主题为“绿色高质量发展|区域碳减排之路”。 中新网 记者张亨伟摄

  2020年,中国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不仅要克服能源资源禀赋、低碳技术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同时也要求区域协同低碳发展。

  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表示,双碳目标已经深入人心,但各个地方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要变成“碳运动”“碳冲锋”,而是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发展。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洪卫指出,节能环保跟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对立,节能环保倒逼城市产业转型,从而推进区域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杜欢政眼中,每座城市都拥有丰富的“城市矿产”,“我们的资源从地底下、从田地里、从深山中汇聚到城市里,同时这也让城市成为一个特大型废弃物生产工厂,报废的塑料是城市油田,报废的废纸是城市森林……利用好这些,也会带来一个新的产业,即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在“城市矿产”概念下,杜欢政提倡“要让来自大地的,回到大地;来自产品的,回到产品”。在此情形下,构建一个既循环又经济的体系变得十分关键,杜欢政说:“我们要构建一个闭环体系,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到材料端,到回收端,再到应用端,分门类、分品种、分场景构建废物循环系统,这才能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经济体系。”

  细分到建筑领域,作为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的践行者,上海浦东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在龙阳路交通枢纽中片区04街坊商业办公项目、北蔡楔形绿地项目中表现十分亮眼。

  龙阳路交通枢纽中片区04街坊商业办公项目中,上海浦东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人本化、零碳化、数字化”为原则,强化规划、建造、运行全过程全要素管控,围绕“街区近零碳核算方法—综合调控关键技术—数字孪生系统平台”,为高密度街区提供近零排放关键技术体系和数字调控平台,推动上海及全国同类型项目的高品质提质增效和零碳化建设运营。

  谈及如何因城施策,上海浦东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开发二部总经理胡斌表示,“在项目的开发实施过程中,从前期开发,到材料应用、技术应用和产品应用,就要把减碳理念贯穿始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减碳和降碳目标。”

  周伟林强调,每个城市发展都有自己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产业发展要求,如果一个城市的某一产业能够在减碳中做到全行业最优,每一个城市都能因城施策,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高质量发展,那么区域的碳减排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我国的双碳目标实现指日可待。(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