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广东湛江赤坎老街:千年古商埠变身游客“打卡”地

发布时间:2024-05-02 02:42:10 来源: sp20240502

   中新社 湛江1月28日电 题:广东湛江赤坎老街:千年古商埠变身游客“打卡”地

  作者 梁盛 谢剑锋

  冬日的广东湛江赤坎老街,随处可见风格各异的岭南骑楼和欧式建筑。那些历经风雨、痕迹斑驳的外廊、拱廊、拱门、百叶窗和女儿墙,在和煦的阳光照射下,尽显岁月的繁华与沧桑。

  据赤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介绍,赤坎老街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当时的商埠已开始逐步形成,至今已有千年历史。1941年至1943年,赤坎老街是中国大陆唯一未沦陷的对外通商口岸,有超过两千家商号,盛况空前。至今,赤坎老街仍保存有静园、陈明仁将军纪念馆、广州湾历史民俗馆、许爱周故居、三有公司遗址、南华酒店、建设旅店等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特别是随着悬疑剧《隐秘的角落》的爆红,作为其主要拍摄地的赤坎老街,更是风靡全国,吸引着天南地北的远方游客,纷纷前来“打卡”留念。

1月25日,游客驻足赤坎老街古码头石阶。谢剑锋 摄

  走进赤坎老街,四通八达的街道纵横交错,巷中有巷,大巷套小巷,互相穿插,密密麻麻,让人感觉身处迷宫中。

  广州湾历史民俗馆馆长胡贤光告诉记者,赤坎老街其实并不只是一条街道,而是一个街区。矗立在赤坎老街古建筑群中的广州湾商会会馆建于1923年,是当时的地标建筑,其设计仿照法国钟楼样式,设有半圆拱门和扁弧拱形窗,顶部还有钟亭,别具一格。

  广州湾商会会馆旁便是赤坎老街古商埠的10座码头,当年所有商船都在这里启航、停靠、装卸货物。码头之上便是长长的青石台阶,一直通往大通街和街上数不胜数的商号。以前,大通街上大部分商号经营的,都是进出口货物。

1月25日,寒风吹拂下的广州湾商会会馆。谢剑锋 摄

  记者站在古码头遗址举目四望,仿佛还能看见当年千帆竞渡的壮观场景,听见码头工人抬着重重的货物,沿着青石砌成的台阶一步一步地登上大通街时发出的喘息声。

  居住在大通街的刘奶奶说,她祖籍汕头,已是迁居湛江的第三代人,赤坎老街的住户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祖辈或因逃难、经商,在此定居后不再离开。如今,随着赤坎老街的声名远扬,她每天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偶尔也会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给大家讲讲赤坎老街的故事,热情而又腼腆。

1月26日,游客在赤坎老街拍照留念。谢剑锋 摄

  “我和朋友从辽宁沈阳自驾房车南下,一路游玩,准备到海南三亚度冬过春节。之前我看过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湛江是这次旅程中最重要的打卡点。来到赤坎老街,所到之处,一步一景,处处有故事。”正在赤坎老街古码头青石台阶上拍照的蔡女士说,“最难得的是,在充满烟火气的喧闹声中,赤坎老街依旧保持着千年商埠的那份古朴。我会把每个景点都记录在手机里,再分别配上一段‘心路’小文,发到朋友圈和亲友微信群,让大家分享我的旅途愉悦。”

  赤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赤坎老街是湛江人心中的博物馆,装着湛江千年来的历史变迁。目前,赤坎区作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将深度融入湛江大文旅开发格局,探索赤坎老街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在临近的龙年春节,将举办多项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大家领略千年古商埠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风情。(完)

【编辑:李岩】
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 首次掺氢天然气管道燃爆试验成功 我国加速氢能产业布局

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发布时间:2024-05-02 02:42:12 来源: sp20240502

科技日报北京1月23日电 (张未 记者付毅飞)记者从国家航天局23日在京举办的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投入使用仪式上获悉,目前该卫星地面系统共接收数据245.2TB,生产1级产品数据85638景,生产应用专题产品19类。

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重要组成部分,于2023年11月完成在轨测试总结评审。据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介绍,该卫星具有高光谱、大范围、定量化探测等特点,可实现污染气体、内陆水体、陆表生态环境、蚀变矿物、岩矿类别等要素的综合探测,能为我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气象等行业应用提供高质量、高可靠的高光谱数据,特别是可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仪式发布了卫星在轨交付应用产品,包括全球臭氧柱浓度监测图、全球二氧化氮柱浓度监测图、土壤水分监测图、海冰监测图、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分级监测图等,展现了该卫星在多方面的综合观测能力和重要应用成果。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将共享这些数据,持续提供国家民用遥感数据和产品应用服务。

赵坚透露,该卫星能创造广阔的国际合作空间。卫星数据高精度应用成果促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高光谱遥感专题研讨会,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促成了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欧数据交换的合作意向。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