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同日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 因城施策更好满足住房需求

发布时间:2024-04-30 06:54:53 来源: sp20240430

近日,多地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符合条件借款人最高可贷160万元、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缴存可“零存零取”、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政策等。值得注意的是,8日,北京、苏州、沈阳、广州均发布了公积金优化措施。

公积金利好政策频出,彰显了城市对住房消费的支持与推动,旨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创造宜居环境。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向记者表示,目前有不少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不同程度调降购房首付比例,居民购房门槛明显降低,主要体现了各地因城施策加大楼市支持力度,提振楼市信心,支持居民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推动楼市加快复苏。

记者从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发布《关于住房公积金支持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对于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或者超低能耗建筑的借款人,最高贷款额度进行上浮调整,上浮金额从10万元至40万元不等。

与此同时,满足多个适用条件的借款人贷款额度上浮金额还可累加,最高可上浮40万元,但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160万元。

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则推出灵活就业人员“乐居苏城”存贷产品。据了解,该产品属全国第二、江苏省内首个此类产品,开启了产品化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新模式。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可享受“灵活缴存、随时支取”的便利,真正实现“零存零取”,同时还能享受住房公积金的各项政策补贴。

记者注意到,2021年,苏州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的首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六个城市之一,试点以来取得良好成效。

同日,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政策发布会。会上明确提出,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期间,职工在沈阳市行政区域贷款购买自住住房,职工本人及其配偶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提取时限为2024年11月30日前。  

另外,沈阳市还将优化“商转公”贷款政策及服务举措,放宽“商转公”贷款申请条件,将“商转公”贷款申请条件中“商贷已偿还5年(含)以上”调整为“商贷已偿还3年(含)以上”,其他申请条件仍按原政策执行。

对此,沈阳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资金筹集部副部长李晓研表示,这项政策的出台有利于缓解购房者的购房资金压力,减轻购房者的购房融资成本,还能够提振职工购房置业意愿,更好刺激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释放,对促进沈阳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8日,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印发《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出,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自住住房的,一人申请贷款的最高额度调整至70万元,两人或两人以上购买同一套自住住房共同申请贷款的最高额度调整至120万元。

四地在公积金政策上的优化调整,体现了兼顾公平与效益的原则,既能够推动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同时也能对稳定房地产市场和市场预期产生积极影响。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分析认为,优化公积金政策仍是近两年各地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促进需求释放的主要手段之一。整体来看,公积金政策的优化调整有利于降低置业成本,减轻购房者置业压力,提振购房者置业情绪。

记者梳理发现,近段时间以来,多地都相继调整了公积金政策:黑龙江哈尔滨将单职工贷款最高额度由60万元提高至80万元;山东济南将购买高品质住宅申请公积金贷款的最高贷款额度按家庭当期最高贷款限额上浮20%;安徽安庆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人首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住房,贷款额度在可贷额度基础上增加10万元……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各地着力盘活存量住房公积金,向市场注入新活力。

另有专家表示,多地出台的住房公积金新政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释放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同时,随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新房和二手房市场有望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推动房地产行业企稳回暖。

(责编:杨虞波罗、高雷)
工信部:数字技术赋能银发经济 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  - 强统筹搭平台拓领域促规范 陕西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数字技术赋能银发经济 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 

发布时间:2024-04-30 06:54:54 来源: sp20240430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申佳平)借助智能家居设备,老年人能对身体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开启“长辈模式”,网站字体、图标便可一键放大;收看智能技术教学视频、线上“微课堂”,老年人加速融入智慧时代……当前,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生产生活,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中也增加了更多对老年人的关爱。

但同时,老年人对数字产品和服务“接受程度低,使用不便捷”的情况依然存在。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1月22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创新,不断完善数字化赋能手段,打破老年人的“数字鸿沟”,真正让老年人有实实在在的使用数字技术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培育壮大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方面,何亚琼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面对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养老院、智慧社区等场景,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遴选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创建了199家示范企业,293个示范街道,80个示范基地,3个示范园区。

“举个例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应用智慧居家关爱系统,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实现对老年人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实时分析和及时预警,提供更有效、更精准的上门服务,对独自在家的老人是莫大的福音。”何亚琼表示,已发布的三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推广目录》,鼓励企业开发和推广适老产品和服务。比如,身体指标监测仪、慢性病远程服务平台等,都是老年人生活急需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

为解决老年人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应用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实施《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对2577个老年人常用的网站和手机APP完成改造,优化升级了“长辈模式”、语音搜索、老年专区等这样一些特色的功能。首批确定了44个网站和手机APP适老化改造的优秀案例,推动人工智能数字营业员、5G视频客服、智能听新闻等一批新功能、新服务上线应用。另外,指导电信企业不断完善服务方式,线下推出老年人专席、上门办理、定制大字账单等暖心服务,线上“一键呼入人工客服”尊老专线累计服务超过3亿人次。组织制定移动终端、智能电视等产品的适老化标准,推动超过1.4亿台国产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适老化改造。

另外,在加大数字助老惠老宣传力度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作用,制作简单清晰、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智能技术教学视频、公益宣传短片,通过线上的“微课堂”“直播活动”等方式加强宣传。利用世界电信日、重阳节等重要节点,指导相关企业走进养老院、老年大学,走到老人家身边去,集中展示一些适老化改造成果,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智慧助老活动超过20万场,“面对面”“一对一”地为老人提供专属暖心服务,服务人次超过500万。种种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服务活动,真正做到“上墙上网上媒体、进家进院进社区”,让老年人真正感受到数字化成果的温度。

“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了我国老年用品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23年我国老年用品市场的规模达到了5万亿,产品种类和数量也具备了一定规模。”何亚琼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广大生产企业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下大力气提升老年用品的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和品牌认可度,努力让老年人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一是加大优质老年用品供给。先后发布两批老年人用品产品推广目录,主要聚焦老年服装服饰、陪护机器人、智能监测仪、多功能护理床等631个优质产品。二是先后编制9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加大对老年用品倾斜力度,推广一批非常契合老年人需求的创新产品。比如,智能坐便器、自动控温灶具等创新升级家居产品。三是鼓励支持地方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特色食品产业,特别是加大老年食品、特色食品的供给。

何亚琼同时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针对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等不同的场景需求,鼓励和引导生产企业开发更多更加人性化、品质化、品牌化、实用化的老年用品。还将继续千方百计提品质、优服务。

一是拓展渠道。培育老年用品的展会、博览会,让更多老年人能够找到质优的老年用品,开展孝老爱老消费活动,每年优选推出上亿件覆盖不同场景、不同消费需求的老年人用品。据统计,2023年居家适老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两倍。二是强化标准引领。建立健全老年用品标准体系。三是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服务的温度和爱心,引导企业针对老年人不同场景、高品质的需求,提供优质适用的服务。

(责编:申佳平、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