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29 05:38:02 来源: sp20240429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明确指出“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专精特新企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实体经济向纵深迈进的关键力量,在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数字化赋能专精特新企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通过数字化赋能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在动态竞争条件下,企业需根据市场的快速变化不断对自身资源、技术、能力等进行积累和建设,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其中,产品供给、要素集成、资源交换等是企业在动态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数字化赋能,可以更好地打通供需对接、要素配置、交易流通等业务流和数据流全链路,敏锐捕捉外部市场的动态信息,变“经验决策”为“事先感知”,对企业战略、产品、技术、服务等核心资源进行精准评估和动态优化,更好满足客户的价值需求,从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巩固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借助数字化赋能向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价值链包含许多价值增值环节,每个环节都产生不等量的价值,高附加值的环节构成产业链的战略环节,只有掌握这些战略环节,企业才能拥有产业链价值链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塑的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制造执行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数字化软件,推动企业上“云”用“数”,不仅能够更好地实现经营决策、业务流程、运营管理、业态模式等的迭代升级,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自身由价值链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非战略非核心环节向战略性核心环节攀升,从而提升企业的产业链话语权。

  借助数字化赋能在协同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地位。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市场网络联结,在沟通协调、生产协作、合作共享等过程中形成相互耦合、相互嵌套、螺旋上升的高效组合关系,能够更好地获取要素、资源、政策等的支持。其中,处于关系网络枢纽和核心节点的市场主体更易获取要素资源支持,也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通过数字化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可以进一步与社会生产网络中的相关主体实现供应协同、生产协同、研发协同、市场协同,进而取得竞争优势地位。

  通过数字化赋能形成良好创新生态。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技术、信息、知识、资源等的交互和共享,可以形成共生共荣、竞合并存、协同演进的复杂开放网络系统。专精特新企业应用数字化工具和手段,构建起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等多层次、多节点、多元化创新联盟共同体,形成动态演化、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系统,有助于企业实现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和高效配置,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中加速技术产业化,以有限的研发投入获取最大可能的产出绩效,进而巩固企业在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优势。

  数字化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意义

  有助于推动制造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夯实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建设的根基。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在细分领域、细分行业上深耕,能够加快企业迈入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专精特新企业需要把发展的着力点聚焦于制造业领域的创新突破上,缩短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周期,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努力向产业链微笑曲线两侧发力。

  有利于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形态,影响到产业链供应链的广度和深度,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打造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平台,能够进一步精准匹配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需求与供给,打通行业龙头企业和配套的专精特新企业之间在技术、供应、产品、金融等方面的堵点和瘀点,降低供应链上游生产波动对下游企业造成的断链风险,同时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之间的知识溢出、信息共享、技术协同,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有利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方面,专精特新企业运用数字技术优化工艺和管理流程,创造出丰富的智能制造应用场景,能够提升生产效率,赋能实体经济;另一方面,通过对大数据的积累、挖掘、利用,智慧化感知和驱动生产决策,迭代升级原有生产模式、组织架构和经营方式,能够重塑企业发展形态,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从而反哺数字经济。

  有利于专精特新企业在更大范围参与国际分工合作、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降低全球贸易以及国际分工的门槛,专精特新企业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到国际供应链合作之中,成为参与全球供应链竞争的重要力量。以网络化的生产方式提高组织协作效率,以数字贸易等新型流通方式加速资源要素配置,以集群化的产业组织方式拓展整体竞争力,专精特新企业可以更深度地嵌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

  数字化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

  数字化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专精特新企业在数字化赋能的实践中还存在路径模糊、成本顾虑、能力不足等问题,既需要企业自身积极探索,也需要政府支持协同发力,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探索集群化的赋能路径,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集成能力。专精特新企业所属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以产业集群为载体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路径。因此,可以探索构建产业集群供应链平台,创新集群转型的多元化商业模式,推进产业集群协同数字化应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集群的数字化集成水平。

  探索场景化的赋能路径,高质量、低成本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数字技术改造。一方面,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数字基础设施、通用软件、应用场景等共性需求,探索系统化、模板化、通用型的数字化模式,为同类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改造方案。另一方面,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探索推广数字化工程承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对接企业独特需求,通过量身定制实现企业研发、设计、采购、生产、物流等业务的数字化。

  探索精益性的赋能路径,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附加值。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特质,探索建设灯塔工厂、未来工厂、无人车间等新模式,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设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和业务系统上云,开发小而精、组合式、通用性强的数字化产品,实现精益生产、精密制造和精细管理。探索构建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设备共享、技术共享、信息共享,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大脑等以开源方式开放研发、生产、采购等资源信息,带动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创新数字化应用场景,实现企业生产业务流程优化和精细化管控。

  探索市场化的赋能路径,提升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变革的内生动力。分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利用创新引导、政府采购、价格补贴、研发补助等政策工具,支持平台企业建设数字技术开源平台,鼓励服务商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工具+服务”。支持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相关技术专家参与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改造,面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专业市场化服务,对企业数字化改造效果进行评估、诊断、优化,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和风险。

  (作者:刘淑春、林汉川,分别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名誉院长,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056〕阶段性成果) 【编辑:朱延静】

第一观察 | 聆听新年贺词,感受中国步伐、信心与温度 - 滑雪的尽头是骨科?专家提示不随意增加难度

第一观察 | 聆听新年贺词,感受中国步伐、信心与温度

发布时间:2024-04-29 05:38:03 来源: sp20240429

  打开电视、收听广播、浏览网页……对于14亿多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年一赴的“约定”——辞旧迎新的时刻,于夜色斑斓、万家灯火中,以各种方式聆听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

  字里行间,不仅有经历的风雨、美丽的风景、沉甸甸的收获,更有来年的目标、未来的计划,令人回味无穷。

  今年的贺词中,记录着中国步伐——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贺词开篇,“步伐”两字鲜明醒目,刻画了中国奋进的姿态。

  从风雨中一路走来,中国靠的正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稳健前行,积跬步以至千里,始终保持积极发展之势。

  回首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用“走得很坚实”“走得很有力量”“走得很见神采”“走得很显底气”总结了我们的国家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发展历程。

  步伐中,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强大韧性。

  “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粮食生产‘二十连丰’”……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在风高浪急中展现强劲韧性,交出稳中求进的精彩答卷。

  步伐中,我们看到区域发展崭新成效。

  “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今年以来16次国内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为区域协调发展这盘大棋打通经络、指明方向、开创新局。

  步伐中,我们看到发展质量更高、成色更优。

  “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一项项亮眼的科技成果,传递出中国要实现的发展,绝不是追求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单纯数量扩张,而是着眼科技含量更高、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更强的发展。

  “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呈”……一幕幕崭新气象,描绘了中国的活力画卷。

  贺词中,洋溢着中国信心——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习近平总书记语气沉稳坚定,给了大家直面挑战的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

  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遇到困难,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

  “风雨”之后,必有“风景”:“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心从何而来:

  “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在贺词中,他点赞“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感动于“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

  信之弥坚,行则愈远。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年年过,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这样砥砺前行。

  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贺词中提到的文明印迹,让人不禁想起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个重要论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正是有这样的信心,今天,拥有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在追梦圆梦的征程上阔步前行,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贺词中,传递着中国温度——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习近平总书记推心置腹、娓娓道来,让人心头涌起阵阵暖意。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从孩子的抚养教育,到年轻人的就业成才,再到老年人的就医养老……一件件民生小事,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牵挂的“国之大者”。“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

  从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到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再到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为之奋斗的美好生活图景,正是每个人都能“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好日子。

  人民,从来都是新年贺词的主角。

  在习近平总书记身后书架上,一张张同人民在一起的照片,更让人倍感温暖——广西的万亩甘蔗林中,同蔗农笑着走在一起;北京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广东的古老荔枝树下,同现场技术人员亲切交流……光影定格一个个瞬间,传递着始终如一的温度。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

  聆听贺词,凝聚力量。我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满怀对未来的信心、秉持中国的温度,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朝着既定的目标一往无前!

  策划:霍小光

  监制:张晓松

  主笔:施雨岑、黄玥

  统筹:杨维汉、王绚、白洁

  视觉 | 编辑:王秋韵、贾伊宁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