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为《摆脱贫困》乌文版作序

发布时间:2024-04-29 19:54:15 来源: sp20240429

  新华社塔什干11月17日电(记者李奥)《摆脱贫困》乌兹别克文版即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出版发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特为该书撰写了题为《真正的中国奇迹》的序言。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近邻和重要战略伙伴。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位列世界第二,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发挥关键作用。40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最大出口国及“世界高科技工厂”。

  中国是乌兹别克斯坦最大贸易伙伴国和主要投资来源国,两国在各领域持续开展互利合作。近年来,双边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上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水平,乌方对此高度评价。我于2017年5月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就加强两国各领域合作达成系列共识,为促进双边关系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双方正共同落实铁路、发电站、制造业等领域投资合作大项目,积极开展文化人文交流。

  乌兹别克斯坦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密切关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习近平主席的著作以扎实史实为基础,思想深邃,对思考和解读这些变化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由乌兹别克斯坦出版印刷社和中国外文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乌兹别克文版于2017年出版发行,其译者因翻译该书获得2018年第十二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乌兹别克文版于2021年正式出版发行。

  在此,我非常荣幸地向乌兹别克斯坦读者介绍习近平主席另一本重要著作——《摆脱贫困》。该书乌兹别克文版即将在乌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习近平主席1988年至1990年在福建省工作期间就改善福建省贫困人口经济社会状况发表的重要讲话、文章和采访。该书初版于1992年,时隔30多年仍对国家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至今被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广大读者广泛研究。

  该书用鲜活的事例生动讲述了中国走过的充满艰辛的扶贫之路,深刻总结了中国脱贫攻坚实践经验,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品质。习近平主席认为,摆脱贫困不仅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更需要领导者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坚持廉洁奉公。在《把心贴近人民》一文中,习近平主席引用唐朝著名诗人陈子昂“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的诗句,提出“各级领导要到群众中走访,熟悉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状况,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在谈及靠什么赢得民心的问题时,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和无私奉献的爱国者,习近平主席的回答掷地有声,“靠的就是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主席在1989年1月18日接受《安徽日报》采访时提出,无论在哪里工作,无论任职多长时间,各级领导都应始终牢记“为官一场,造福一方”。摆脱贫困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激发乡村发展潜力。习近平主席在书中写道,“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每个农村都要充分发挥优势,“贫困地区更要挖掘自身长处和优势”。地方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改善和规范经济环境。只有各行业运行井然有序,从业者恪尽职守、胸怀爱国之情和崇高使命感,经济才能实现快速增长,国家才能取得超出预期的发展成就。

  《摆脱贫困》的书名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其真正寓意是摆脱意识和思想的贫困。通过仔细研读该著作,我们更加确信,中国完成了一项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工作,使8亿多贫困人口(按世界银行绝对贫困标准)在短期内实现了脱贫。这是一个真正的中国奇迹。我们在书中看到习近平主席的深谋远虑和爱国情怀,了解到习近平主席亲自参与到这项伟大事业中,时刻同人民站在一起,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扶贫事业。习近平主席从县委副书记到国家元首所走过的人生和职业发展道路是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榜样。

  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各领域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习近平主席开创的崇高事业和伟大变革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习近平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是民心所盼、众望所归。习近平主席的治国方略、渊博知识、坚韧意志、岁月不改的人民情怀以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伟大目标前进的卓越能力在书中得到生动体现。

  2020年,乌兹别克斯坦制定了国家减贫战略和目标,目前正在加紧实施有关计划。我国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基础上制定了全新发展战略,其中一个优先方向是在未来五年内推动经济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实现全国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深入学习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减贫经验。乌兹别克斯坦已初步建立以社区为依托,以《贫困户帮扶名册》《妇女帮扶名册》和《青年帮扶名册》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效减贫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果,在较短时间内成功使50多万人摆脱贫困。我相信,中国国家主席、乌兹别克斯坦人民的好朋友习近平先生《摆脱贫困》乌兹别克文版的出版将有助于我们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动员社会各界为脱贫工作贡献更大力量。

  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东起西安城、西至古罗马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两国人民数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我们高兴地看到,当前乌中两国在解决相似或相同的发展问题过程中相互帮助、结伴前行。习近平主席这本著作有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哲学内涵,体现了其本人对脱贫工作和为人民谋福祉的深刻思考,该书在乌问世必将进一步巩固乌中战略合作,促进两国民心相通。

(责编:王禹蘅、白宇)
新华全媒+|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跨国公司负责人共话中国新机遇 - 山西运城向“新”出发 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新华全媒+|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跨国公司负责人共话中国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54:16 来源: sp20240429

原标题:新华全媒+|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跨国公司负责人共话中国新机遇

26日,“投资中国”首场标志性活动在北京举行,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名企业家和外国在华商协会代表参加。

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北京开幕,与会者在会场聆听嘉宾发言。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此前一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落下帷幕。在关注年会传递出中国对外开放新举措的同时,众多与会跨国公司深入探寻投资中国的新机遇。

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承压背景下,跨国企业投资中国意愿如何?未来机遇何在?多位跨国公司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声音——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继续看好中国市场

在“投资中国”活动现场,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表示,“中国在公司全球制造业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

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既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国际大循环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实际行动。据介绍,商务部在去年“投资中国年”基础上,今年持续打造该品牌,初步考虑在境内外举办20多场招商引资活动。

“我们相信中国市场的未来。”博世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贺艾德说,留在这里,不仅是为了中国客户,也是为了公司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成功。

3月24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中)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会场与嘉宾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期间,不少与会跨国公司释放出“加码”投资中国的新动向:

苹果公司将扩大在上海的应用研究实验室;汉堡王计划今年在中国新开200家以上门店,并开放特许经营权;欧莱雅集团投资中国本土香水香氛品牌观夏;诺和诺德宣布在天津投资约40亿元,用于无菌制剂扩建项目……

“活力四射、回升向好的中国经济让我们看到了非常好的前景。”汉堡王特许经营商TFI TAB食品投资公司首席执行官科尔汉·库尔多鲁介绍说,公司在全球共有3000家餐厅,其中一半开在中国。随着积极融入中国市场,汉堡王将尝试更好地拥抱中国文化和传统,推出更多具有中国本土风味的季节限定产品,并在三四线城市开设更多新店。

不久前,德国科技集团贺利氏完成了对一家中国先进材料初创公司的股权投资。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凌瑞德说:“半个世纪以来,我们扎根中国,持续扩大投资。如今,贺利氏在中国拥有20个公司、3000名员工,今年就有5家新工厂开工或竣工。作为一家科技企业,我们一直在中国寻找新的机会。”

基于对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持续发展的信心,外资在华投资兴业步履不停——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尽管吸收外资增速放缓,但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4.9%。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显示,59%的受访企业仍将中国视为三大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日前,围绕推进全球医药领域创新合作、外资医药企业在华发展等议题,一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在商务部举行。葛兰素史克、辉瑞、武田制药、默克等多家企业高管畅所欲言,对中国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高水平开放提出意见建议。

与会企业高管表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良好营商环境充满信心,进一步坚定了投资中国的决心。中国近期发布的一系列吸引外资政策有效回应了医药企业的关切,将有力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作为引资“软实力”,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为外资企业发展提供“硬支撑”。

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到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不断增加,再到常态化沟通机制的建立,中国不断打出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政策“组合拳”,为外资企业扎根中国创造良好条件。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24条措施,被看作是中国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又一具体行动。

进一步提高中外人员往来便利性;在增值电信、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等领域开展准入试点;加快出台202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近日,多个权威部门围绕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发声。

安利全球首席执行官潘睦邻说,投资中国近30年,中国已经连续21年成为安利在全球的最大市场,也是增长最快、最好的市场。最近出台的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24条措施等,进一步坚定了公司在华发展信心。

让更多外资共享新机遇

在许多外资企业看来,当前中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将带来新的市场需求、新的投资机会。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中国不仅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拥有行业领先企业和成熟的新能源供应链的创新中心。“我们相信中国市场将继续增长并在行业创新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据他介绍,奔驰与宝马合作成立的超级充电合资企业已落户北京,计划在2026年底前共同建设至少1000座超级充电站及约7000根超级充电桩。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减碳技术、清洁能源、数字化转型等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也是跨国企业关注的热点。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在“投资中国”活动上介绍说,基于两国在太阳能、风能、氢能等领域的独特优势,沙特阿美已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低的材料以替代传统材料,推动实现气候目标。

在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看来,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一个增长的、创新的、更负责和包容的未来。

“今年恰逢中法建交六十周年,这为两国携手并肩,共创和谐与合作的新未来提供了绝佳机遇。”叶鸿慕表示,欧莱雅将坚持在中国、为中国,并与中国共同成长。

(责编:申佳平、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