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一年有两百多天都在刮大风 他却说舍不得离开

发布时间:2024-04-28 03:42:36 来源: sp20240428

  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西藏亚东县,驻扎着全军为数不多的海拔超过5000米的哨所——查果拉。临近春节,总台新春走基层记者来到查果拉哨所,记录下戍边官兵保家卫国的忠诚和担当。

  从拉萨一路向西,颠簸了近7个小时,采访小分队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查果拉哨所。一下车,高原的大风就给记者来了个下马威。

  西藏军区“高原戍边模范营”查果拉哨所 李存冬:这里八级以上大风200多天,所以说在这里每走一步就相当于对身体的一种考验。

  哨所外是7、8级的大风,但一进到室内,记者的体感温度明显不一样。

  记者:这里面很暖和。

  西藏军区“高原戍边模范营”查果拉哨所 李存冬:因为我们现在有空调,取暖用空调,这上面还有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氧气。

  查果拉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鲜花盛开的地方,但现实中的这里荒无人烟,四季雪山连绵,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官兵们常年担负着哨所周边的巡逻执勤任务,与雪山为伍,与孤独做伴。

  总台央视记者 何椿:我现在的位置就是查果拉哨所的升旗平台,海拔超过了5318米,放眼望去,除了远处的雪山,四周一片荒芜,唯独哨所上高高飘扬着的五星红旗,这面国旗也是查果拉哨所一代代官兵的精神高地。

  西藏军区“高原戍边模范营”查果拉哨所 李存冬:查果拉的特色就是一面国旗。三百多天,有两百多天都在刮大风,平均风力达到八级以上。每次退伍老兵走的时候都会带一面这个国旗。

  李存冬2018年主动申请来到了查果拉哨所,至今已经6年,今年他刚刚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士,当被记者问到如果有一天要离开这里时,李存冬突然变得不能自已。

  西藏军区“高原戍边模范营”查果拉哨所 李存冬:就是生怕我有一天会走的时候特别不舍,特别怀念。因为这个地方毕竟是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来到这块以后,把这个地方当成家一样,因为我从来就是没想过,比如说我退伍的那一天,我不敢去想,就是确实是不敢去想,因为这上面太多的不舍。

  高原条件的艰苦让人刻骨铭心,但李存冬心甘情愿留下来,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里就像自己的家,是他战斗的地方,有着太多的不舍和怀念。

  西藏军区“高原戍边模范营”查果拉哨所 李存冬:因为有国才有家,只要国守好了,才能有家,才能更好激励我们戍守边关,能够更好扎根高原。

  这就是边防军人最真挚又朴素的情感,在他们心里,国永远都比家大。查果拉的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35%,年平均气温都在零下十多摄氏度。头疼、胸闷、喘不上气,让记者在这里切身体会到了氧气的珍贵和缺氧的难耐。可想而知,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官兵们要忍受多大的痛苦和或多或少高原病的折磨,但无论多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住官兵们坚守边防的决心。

  西藏军区“高原戍边模范营”查果拉哨所 李存冬:既然选择了,就要更好去坚守,就说有一天我不在,我身后还是有一些新鲜的血液来接力去传承。

  查果拉哨所自一九六二年组建至今,一茬茬官兵凭借着人定胜天的信念,修工事、挖战壕,搞生产、建营房,克服了高寒缺氧、没水没电的诸多困难,经过数十年的接力图强,硬是在寸草不生的乱石堆上建起了崭新的营房。当记者来到距离哨所不远处的轮换点,被眼前的绿色惊呆了。

  西藏军区“高原戍边模范营”查果拉哨所 高明:我们的战士现在正在养护我们的花草。在海拔5318米的这个地方,我们的花草非常难长,为了能够营造这种氛围,我们还是想把这个地方能够种植成为鲜花盛开的地方。

  为了这个心愿,官兵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更换育种的肥料,摸索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终于让绿色洒满在了荒凉的查果拉哨所。如今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边防建设的投入,吸氧、吃水、用电、取暖、洗澡、上网等设施都已经保障到位,一代代官兵用心守护,用双手建设哨所,他们就像是自己种植的一簇簇青草,顽强又极富生机地扎根在祖国的边防线上。

  西藏军区“高原戍边模范营”查果拉哨所 李存冬:我们现在改善不了自然环境,只有我们改善平时一些生活环境,我想把我最好的青春和年华献给部队,献给我最爱的边防线上。

  西藏军区“高原戍边模范营”查果拉哨所官兵:我们在海拔5318米的查果拉哨所,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万事如意,边关有我在,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敬礼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曹子健】
菲仕兰2024年爱心月嫂项目启动 - 基因编辑技术育出节水番茄

菲仕兰2024年爱心月嫂项目启动

发布时间:2024-04-28 03:42:38 来源: sp20240428

  4月18日,由荷兰皇家菲仕兰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主办、北京市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承办的爱心月嫂2024年项目正式启动。立足项目过去8年的实践与探索,2024年爱心月嫂项目将聚焦“职业提升、专项增值”,通过逐步、上升式的阶梯培训,助力学员提升母婴照护技能深度,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对乡村女性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升级赋能。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丁亚冬、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高级副总裁杨国超、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沈东曙等嘉宾出席了项目启动会。

荷兰皇家菲仕兰2024年爱心月嫂项目正式启动

  2016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荷兰皇家菲仕兰发起爱心月嫂项目,作为育婴家政行业的标杆公益项目,爱心月嫂不断优化升级,持续赋能欠发达地区女性群体与低收入女性群体实现自我价值,也为城市家庭提供全链路的产后照护和育儿支持。截至目前,项目已直接帮扶3000余名欠发达地区女性,覆盖29个省(区、市)、222个市、661个县(区),其中21个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超过90%的学员培训结束后在城市中就业,不仅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了家庭经济状况,更通过科学的育儿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基础。她们的改变还会影响身边的人,形成“传帮带”的接力效应,带动乡村更多人共同富裕。

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高级副总裁杨国超致辞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丁亚冬对爱心月嫂项目的成果与价值予以高度肯定。他表示:"乡村女性人才培养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菲仕兰爱心月嫂项目富有远见,历久弥新,通过女性就业精准赋能,助力农村妇女纾困增收,改善生活现状。我们期待与菲仕兰一道,继续以专业为理念,通过专业培训和核心技能的提升,进一步实现对乡村女性职业发展的可持续赋能,为乡村振兴人才建设添砖加瓦。”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丁亚冬对爱心月嫂项目表示肯定

  根据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剖析及行业投资机遇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94.2%的中国消费者使用过家政服务,蓬勃的市场需求推动行业快速发展,但供给侧仍存在较大缺口。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家政服务人员缺口达2000万,月嫂缺口超过100万人。高端家政服务发展更显不足,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的测算,上海高端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缺口约3万人。

  在家政供需市场的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政策的进一步实施的背景下,菲仕兰“爱心月嫂”项目第9年度也将持续升级——以专业基础培训为依托,强化专项技能提升培训,培育更多高端母婴照护人才。受益女性将从欠发达地区的零基础乡村女性进一步转向有培训经历或拥有一定母婴工作经验的欠发达地区乡村女性,为她们提供专项技能提升培训,如:催乳师专项技能提升课程、小儿推拿专项技能提升课程等,助力从业人员技能深度提升,从而实现更高的职业进阶和收入提升。统计显示,2023年,205名参加爱心月嫂专项技能培训的学员,整体就业率达98%,平均月工资在7000-9000元之间,较往届基础培训班平均薪资提升了1500-3500元。

项目各方代表和爱心月嫂学员参与座谈会

  此外,项目还将为历往届优秀“爱心月嫂”学员提供持续支持。定期根据上岗工作学员反馈的疑难问题,开展线上直播课程答疑解惑;不定期增加知识拓展课堂,以支持学员就业的知识更新;真正实现“可持续”赋能。在启动会现场,往届学员们现场展示了月子餐制作、小儿抚触推拿和奶粉冲调等育婴技能,展现了普通乡村女性进阶为专业育婴师的焕新风貌。在启动会后的新老学员座谈会上,学员们和参会嘉宾围绕课程及就业过程中的感受、难点、疑点畅所欲言。一位来自河北的学员王阿姨表示:“非常感谢菲仕兰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开展了这样的公益培训项目,可以说这个项目真正改变了我的生活,培训前我就是在家照看两个孩子和两位年迈老人的家庭妇女,因家庭收入不稳定,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成困难。2017年参加了咱们的培训后,就在北京做了育儿嫂,第一单干了一星期客户就主动给涨了工资了,到现在我已经干了7年多,收入比得上白领,让家中老人孩子都能不再为生活、学习费用忧心,所以特别感谢能有这样的好项目,帮我们这些家庭妇女掌握一技之长,靠自己的能力赚钱改善我们的家庭”。

爱心月嫂优秀学员展示育儿专业技能

  菲仕兰中国高级副总裁杨国超表示:“赋能女性是菲仕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重要支柱。我们很高兴爱心月嫂项目能够链接起乡村困境妇女与城市职场妈妈的双向需求,立足品牌文化基因,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也相信爱心月嫂项目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将持续输出更多高质量复合型家政人才,为乡村振兴和科学育婴点亮‘她力量’。“

  有着150多年历史的荷兰皇家菲仕兰是世界十大乳制品公司之一,进入中国以来,菲仕兰一直热心公益,构建了以赋能女性、关爱儿童、支持奶业、可持续发展为四大支柱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截至2023年底,菲仕兰在中国大陆地区累计捐款1亿元人民币,直接帮助超过30.8万人改善营养和生活环境。(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