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亟待解决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0:41 来源: sp20240429

  新华社迪拜11月30日电题: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亟待解决哪些问题

  新华社记者郭爽 邰背平 陈梦阳

  全球气温屡创历史新高,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发,气候危机正威胁世界每个角落。多个国际机构强调,全球减排“窗口正在迅速关闭”,人类需要刻不容缓的气候行动,尽快减少排放,以避免因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严重灾难。

  在这一背景下,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举世瞩目。本届大会需要完成《巴黎协定》的首次全球盘点,解决一系列关于落实的问题,并充分响应发展中国家和脆弱群体的关切,以找到关键问题的切实解决方案。

  首次全球盘点应成“转折点”

  依据《巴黎协定》第十四条的规定,《公约》缔约方会议应在2023年进行第一次全球盘点,此后每5年进行一次,旨在评估实现《巴黎协定》宗旨和长期目标的集体进展情况。

  然而,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期发布的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估计,在当前排放量的基础上,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减少28%,才能实现《巴黎协定》中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的目标,要减少42%才能实现1.5摄氏度目标。

  另一份近期发布的有关第一次全球盘点技术对话的综合报告也指出,减排窗口正在关闭,目前全球气候行动仍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

  “这份综合报告把牌摆到了桌面上——只不过这不是一场游戏。国际社会没有走上实现《巴黎协定》长期目标的轨道,确保宜居和可持续未来的机会之窗正在迅速关闭。”《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在一份声明中说。

  《公约》秘书处在大会召开前发布的新闻公报中强调此次全球盘点“必须成为转折点”,并要求各方采取果断行动,在2030年前弥补关键性差距,对全球盘点作出强有力的回应。

  COP28应开辟“新道路”

  主题为“团结、行动、落实”的COP28,除了要完成首次全球盘点,还需要解决一系列关于落实的问题,重点讨论包括减排与能源转型,适应与损失和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问题。

  《公约》秘书处在新闻公报中指出,COP28必须开辟一条“新道路”,即快速推进能源转型,解决气候融资问题,按规定运行损失和损害基金,通过粮食、卫生健康和自然等方面的行动改善民众的生活,并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

  大会正式开幕前,COP28候任主席苏丹·贾比尔表示,积极的势头已经出现。他强调,中美近期达成的共识是COP28前的一项重要成果。中美《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响应了国际社会对采取气候行动的持续呼声。

  国际气候资金承诺应兑现

  国际社会呼吁,本届大会应就全球适应目标达成有力决定,完成损失和损害资金机制建设,充分响应发展中国家长期呼吁的资金、技术及能力建设支持需要。全球适应目标的概念来自《巴黎协定》,旨在提高全球适应能力、增强复原力并减少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

  “许多脆弱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已经在经历超出人们所能适应的气候变化后果。”贾比尔在大会召开前说。

  适应与损失和损害是许多气候脆弱国家的两个核心关注议题。对于排放量较低、极易受到气候影响的脆弱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是首要任务。发达国家的历史累积排放量相对更大,但较贫困国家正在不成比例地遭受气候灾害导致的损失和损害,这个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每年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这个承诺一直没有兑现。发展中国家呼吁,发达国家应切实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承诺,明确适应资金翻倍路线图。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从许多方面来看,气候资金如果充足并进行正确投资,就是实现气候公正的途径。

  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表示,COP28应发出推动各方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强烈信号,确保全球气候治理沿着正确轨道行稳致远。(参与记者:王燕、罗晨、余福卿、王东震、苏小坡)

(责编:崔译戈、崔越)
人民网评:多一些和博物馆的深度接触 - 焦点访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

人民网评:多一些和博物馆的深度接触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0:42 来源: sp20240429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方寸之间览千年。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近年来,博物馆成为各地最热门的文化场所之一,参观博物馆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漫步博物馆,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走进了历史的长河,不经意间会产生一种不易察觉的奇妙共振。回望过去一年,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等水下考古取得新成果……每一件文物都闪烁着历史的光芒,是对古人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见证,我们目之所及、皆是惊叹。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博物馆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明交流互鉴有重要意义。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90%以上的博物馆免费开放。一场场沉浸式主题展,利用虚拟现实、全息影像、3D互动等高新技术,打造智能互动体验展;扫描每件展品对应的二维码即可“云”听讲解……各地博物馆使用文物数字化技术,用现代科技带动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激发观众对文物和历史的兴趣,让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获得高度的历史自信。透过一件件精美文物,人们更加珍视文脉的赓续绵延,让“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答案更加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不少年轻人踊跃打卡红色博物馆。我国红色资源丰富,遍布大江南北。据统计,全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有1600余家。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达3.6万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这些红色文物,在战火纷飞中保留下来,作为特殊的历史积淀,向今天的人们述说着不凡的岁月。从党的一大会址到党的各个重要革命根据地,从北大红楼到武汉“二七”革命纪念馆,从段焕竞、李珊夫妇的两张“七大代表证”到河北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中当年民兵们自制的一门榆木大炮……年轻人在接受革命精神洗礼的过程中,重温当年的一次次艰难求索,是一种亲历、一种触摸,更是一种交融、一种对话,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博物馆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给孩子们带来了无止尽的探索。当前,我国一些地区中小学在积极探索把课堂“搬”进博物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再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热闹,而是学会了看“门道”。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提升人文和科学素养,在探寻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文物常看常新,博物馆要经常参观。搞好博物馆事业,不断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注重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创意相互融合,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人民群众得到心灵上的持续滋养,这是博物馆和观众的“双向奔赴”。

(责编:孟哲、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