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中国多中心研究新成果:“国产创新免疫药+化疗”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生机

发布时间:2024-04-28 15:39:52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网 上海1月17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17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在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国产原研创新免疫药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为众多局部进展期患者开辟出一条“逃生通道”。据悉,无事件生存期是指:患者的疾病没有进展、没有发生并发症的生存时间。

  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领衔的全国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Neotorch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3+1+13”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治疗新模式:即术前“3”周期的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术后“1”周期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以及“13”个月的免疫单抗维持治疗。

中国医学专家开创了“3+1+13”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治疗新模式。(上海市胸科医院供图)

  据悉,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该研究成果将重塑肺癌治疗格局。最新一期国际顶尖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刊登了陆舜教授领衔、全中国56家医学中心共同参与的Neotorch研究成果。Neotorch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纳入的是Ⅱ期、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中国专家的研究成果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主刊全文发表。(上海市胸科医院供图)

  胡先生是一名局部进展期肺鳞癌(非小细胞肺癌亚型之一,另一个亚型为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有淋巴结转移。2020年7月,他加入了Neotorch研究。仅接受了3个疗程的新辅助治疗后,胡先生肺里的肿瘤就缩小了一半。之后,胡先生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和维持治疗。术后随访显示,他的原发灶及淋巴结都未再发现肿瘤细胞。一晃3年又4个月,胡先生已完全回归正常生活。

  陆舜教授1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众多像胡先生这样的肺癌患者,生命立在了“三岔路口”:如果术前辅助治疗有效,患者获得手术机会,生命或可延长;既往的临床实践中,通过化疗为主的辅助方式,仍有30%到55%的患者会在术后复发、病情进展甚至死亡。打破这样的困境,为更多的患者探寻“逃生通道”,提升远期生存率和生命质量成为陆舜教授团队努力的方向。

“3+1+13”模式,为更多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根治性手术的可能,手术切除率达82.2%,并且没有增加手术风险。(上海市胸科医院供图)

  在Neotorch研究结果显示,相较单纯化疗,中国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的1.1类创新药——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可将患者的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0%,总生存期也有明显的获益趋势。同时,特瑞普利单抗组的近一半病人达到主要病理缓解率(治疗后癌细胞只有原来的10%)、四分之一的病人完全病理缓解率(治疗后没有癌细胞),分别为单纯化疗组的6倍和25倍。

  据了解,此项研究前期相关结果已两次登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学术舞台,彰显中国研究者的科研与创新实力。此次成果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主刊全文发表,是国际学术界对这一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凸显“中国学者+本土新药”组合的强劲实力。

  谈及“3+1+13”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治疗新模式,陆舜教授表示,不同于以往,Neotorch研究关注到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各阶段治疗,真正实现肺癌全流程管理。“临床医生做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解决治疗的困境。原创药物研发出来后,该怎么用?能不能用得更好?这是我们临床医生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做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陆舜教授说,研究证明,“3+1+13”模式,为更多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根治性手术的可能,手术切除率达82.2%,且没有增加手术风险。接受全周期的围手术期免疫治疗后,这些病人不仅仅肿瘤缩小、分期降期,高达四分之一的患者体内已经找不到癌细胞;经过术后免疫联合化疗和免疫维持治疗,术后的微小残留病灶进一步被消除,最终实现长期生存获益。(完)

【编辑:胡寒笑】
环境污染促使动物改变行为 寄居蟹学会用垃圾作壳为“家” - 商务部:有信心、有底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环境污染促使动物改变行为 寄居蟹学会用垃圾作壳为“家”

发布时间:2024-04-28 15:39:53 来源: sp20240428

  塑料废弃物及其他垃圾正在淹没世界各地的海滩。令人惊讶的是,寄居蟹已经适应了这一环境,并开始“换房”。最近,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上的一项研究首次发现,这种行为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现在大多数陆生寄居蟹物种正在使用瓶盖、灯泡、塑料杯等垃圾作为它们的外壳。

  波兰生物学家分析了科学文献和在线视频,发现了386个甲壳类动物以垃圾作为“庇护所”的实例。这些视频展示了全球发现的16种寄居蟹中的10种,横跨从非洲到中美洲的热带地区。

  “我们刚刚证实,世界各地的寄居蟹都在使用人造材料作为自己的家。”该研究主要作者、波兰生物学家祖赞娜·雅吉洛说。

  研究论文作者表示:“塑料是海洋废物中最普遍的元素,会对野生动物造成有害影响。”

  一生都在为“房子”奔波

  找“房子”并非易事。寄居蟹在一生中要做许多具有挑战性的决定,这需要高级的认知能力。尽管对寄居蟹大脑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科学家已初步发现它们与其它蟹类的区别。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报道,它们的空间感知和探索能力更强。强大的记忆力使它们能够回忆起壳的特征,这能为它们节省时间和精力。

  与大多数蟹类不同,寄居蟹出生时身体柔软。它们生活在壳中,以此抵御捕食者,对抗水流和保持湿润。选择最好的壳对寄居蟹来说至关重要,但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寄居蟹会用眼睛评估贝壳,收集有关贝壳类型、大小和颜色的信息;然后,它们用腿和钳子探索贝壳的内部和外部,确保大小合适;随着自身长大,它们会丢弃原来的壳,寻找更大的壳来寄居。

  寄居蟹之间也存在“换房”的连锁反应。为了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壳,寄居蟹会按大小排列,依次与其它寄居蟹交换外壳,就像跳蚤市场一样。研究还证实,它们能够记住以前栖息的“房子”。

  天然贝壳缺乏或导致“换房”

  寄居蟹为何用垃圾建造“住房”仍然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一种可能性是,天然贝壳的缺乏以及水生栖息地中越来越普遍的塑料垃圾迫使它们这么做。绿色和平组织估计,1980年至2020年间,塑料产量激增900%,每年超过5亿吨。许多塑料最终进入垃圾填埋场而不是被回收。

  研究人员认为,寄居蟹每12—18个月换一次壳,所以需要努力寻找天然的保护来源。由于腹足动物数量减少,它们选择海蜗牛壳作为“住房”的可能性也会减少。

  研究团队还发现,携带更重的天然贝壳需要更多能量,而塑料相对较轻,其气味有助于吸引伴侣。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寄居蟹似乎会被塑料释放的化学物质所吸引。

  数据还表明,85%的寄居蟹在“换房”时选择了塑料,通常是白色或黑色瓶盖;其余为金属、玻璃以及这两种材料的组合,各占5%左右。

  人造“房子”对进化影响尚不明确

  然而,塑料“房子”对寄居蟹来说可能是危险的。与天然贝壳相比,塑料废物往往更亮,并且可能与背景形成更鲜明的对比,使寄居蟹更容易受到捕食者的攻击。

  此外,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2019年,科学家在印度洋上偏远的澳大利亚领土科科斯群岛海岸发现了4.14亿件垃圾。他们分析了这些废物对该地区寄居蟹的影响,发现超过50万只寄居蟹爬进瓶子等物品中,被卡住并死亡。

  美国《史密森尼》杂志网站报道,2021年,研究人员发现废弃轮胎也会导致类似结果。报道称,寄居蟹会从废弃的贝壳爬进废弃的轮胎中,以寻求庇护或食物。然而,它们最终却因为无法逃脱轮胎内部的弯曲壁而饿死。

  美国趣味科学网也在报道中指出,几千年来,人类通过驯化过程有意改变了动物的行为。自然动物种群中任何意外的行为变化都可能令人担忧。塑料污染只是人们改变环境的方式之一,这是迄今为止报道最多的海洋环境污染。动物行为也受到其他形式污染的影响,包括微塑料、药物、光和噪音,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气温上升和海洋酸化。

  虽然调查寄居蟹对塑料废物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某些影响及带来的后果,但它并没有表明动物将如何适应人类世。在这个时代,人类活动一直在发生变化,对地球产生了重大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人造“房子”为寄居蟹铺设了新的进化轨道,还是说它们是人类世生态和进化的“陷阱”,值得人们深思。

(责编:张泰运、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