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带动第三代半导体需求增长

发布时间:2024-04-28 05:03:03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网 武汉4月9日电 (卢琪)2024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9日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海内外专家学者、领军企业代表等出席论坛,共话行业前沿论题及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2024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由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九峰山实验室共同主办。连续两届在光谷举办的这一展会,已成为国内化合物半导体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标杆性盛会。

图为论坛现场。活动主办方供图

  论坛现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吴玲发布《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报告(2023)》,从形势政策、市场应用、生产供给、企业格局、技术进展等五大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专用装备、标准等相关进展进行总结。

  吴玲指出,2023年,伴随半导体产业逐渐复苏,以及电动汽车、新能源等应用市场的蓬勃发展,国内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和产业取得显著进步。中国各大车企相继通过自研、成立合资公司或联合研发等形式,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业务。

  展望2024年,吴玲认为,随着国内宏观经济整体复苏预期增强,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将持续强劲。

  出席论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在致辞中表示,以第三代半导体为代表的化合物半导体在全球信息和能源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重构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格局的重要突破口。当前我国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基本形成,有机会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图为论坛的签约环节。活动主办方供图

  论坛现场,12个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179亿元。这些项目的签约,将助力光谷加快打造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高地,形成完整化合物半导体全产业链。

  作为湖北省十大实验室之一,九峰山实验室成立3年来,已在中国光谷建立起先进的化合物半导体科研及中试平台。现场,九峰山实验室主任丁琪超发布九峰山实验室2024研发服务体系。“实验室希望打造公共、开放、共享的平台,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点亮化合物半导体平台、技术、产业的‘灯塔’。”丁琪超表示。

  对于武汉如何抢抓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机遇,吴玲认为,武汉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高校及人才资源聚集,同时具有九峰山实验室这类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的平台,近年来武汉的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明显加速,之后可以通过平台、应用、市场等,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并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和生态。

  本届论坛还增设了展会环节。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现场,超万平展会吸引了全球200多家企业参展,覆盖半导体材料、设备、检测、设计、制造及封测、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及科研机构与孵化机构平台。其中,多家国际顶级展商首次亮相中国展会。

  2023年9月,湖北省印发《加快“世界光谷”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布局氧化镓、碳化硅等新一代半导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全球化合物半导体创新中心。眼下,武汉光谷正瞄准化合物半导体新赛道,抢抓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新机遇,锻造“硬核”创新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助力“中国光谷”加速迈向“世界光谷”。(完)

【编辑:李岩】
以突破关键技术“最后一公里”为引擎 沈阳这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人民体谈:干净踢球该从娃娃抓起

以突破关键技术“最后一公里”为引擎 沈阳这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04-28 05:03:04 来源: sp20240428

  沈阳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础牢固。当前,沈阳正在发挥产业链优势,以突破关键技术“最后一公里”为引擎,让传统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

  在沈阳的这家装备制造企业,记者看到,一批即将交付的盾构机正在进行集中测试。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的盾构机订单新增了十多台,销售额增长了30%。究其原因,竟是源自于一个1%的提升。

  北方重工隧道工程技术公司总经理 许成发:今年我们攻克了最后一道难关,实现了盾构机主轴承的国产化,这样我们国产化率达到100%,缩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许成发告诉记者,虽然我国自主研发的盾构机国产化率已高达99%,但主轴承却一直依赖进口。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沈阳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工信、科技、城建等部门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40多家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攻克了十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最终打通了盾构机自主可控制造的“最后一公里”。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盾构机主轴承研制项目技术总师 胡小强:沈阳市给大家搭建一个平台,使我们能够最终由“研”走到“用”,甚至最后的产业化,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只是盾构机,自主研发的高精度移动机器人,亮相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三代核电主泵顺利实现国产化。在沈阳,以通用装备、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接连取得新突破。

  在沈阳市工信局,记者看到了一张张高端装备产业链图谱,在这些图谱上各链条上的“现有能力”“弱点及断点”一目了然。拿2021年的图谱与今年的进行对比,记者发现了明显的变化。比如压缩机动力和传动系统,本地重点配套企业数量从5家增长到8家,而弱点及断点数量,从7个减少到2个。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处处长 穆娜:我们始终在产业链、延链、补链上下足功夫,通过搭建平台,把科研机构、制造企业以及用户单位联合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攻关的工作体系,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筑牢新型工业化的底座。

  眼下,工业基础扎实的沈阳,正在锚定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培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215个,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97个,新增科创平台1510个。以高端装备为牵引,沈阳正在加速打造机器人、航空、储能、工业母机等8个重点领域产业集群。

  不久前,沈阳还发布了《高端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推进产业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5年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李昇智:进一步优化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工作专班的协调服务机制,强化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优化首台套等支持政策,进一步提升产业链自主化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