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咸新区北城村墓地发现十六国墓葬罕见土雕仿木建筑造型

发布时间:2024-05-02 15:49:07 来源: sp20240502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韦衍行)12月21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若干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柴怡在会上介绍了陕西西咸新区北城村墓地取得的考古成果。

北城村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是十六国至隋唐时期的大型部族墓地。目前,已揭露出墓地围沟1处,围沟内墓葬285座。围沟东西长约350米、南北宽约260米,围沟内墓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考古勘探发现十六国至隋唐时期墓葬301座,目前已发掘285座。墓葬规划有序,排列整齐,墓道均为东向。

东北部十六国墓葬(由西向东第二列)。国家文物局供图

东北部十六国墓葬(由西向东第二列)。国家文物局供图

十六国墓葬位于墓地东北部,共38座,呈四列分布,墓葬形制均为长斜坡墓道洞室墓,墓道均有二或三级台阶。出土陶人物俑、陶骑马俑、陶牛车、陶九盘连枝灯、陶灶等器物。其中,M452墓室内发现土雕仿木建筑造型,为十六国墓葬中所罕见。北魏至西魏时期墓葬共101座,位于十六国墓的南侧及西侧,等距离布置五列,墓葬形制基本为长斜坡墓道单室洞室墓,仅有1座为砖室洞室墓。

陶铠甲骑马俑。国家文物局供图

陶铠甲骑马俑。国家文物局供图

墓葬几乎不见随葬品,仅个别墓葬出土陶罐、陶模型榻等。其中,M325出土有北魏“太和十三年”纪年墓志砖,M135出土有西魏“大统十五年”纪年墓志砖。北周及隋唐时期的墓葬共146座,分布于墓地西侧和东北部,墓葬形制有斜坡墓道洞室墓和竖穴墓道洞室墓两种,出土随葬品较少,包括陶壶、陶盏、铜钱、铜带钩等。

北城村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十六国至隋唐时期规模最大的独立墓园,墓地布局清晰、规划有序,延续时间长,生动再现了十六国至隋唐时期迁徙到关中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

(责编:郝帅、高雷)
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 - (两会声音)杭侃: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低级别文物保护利用新机制

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

发布时间:2024-05-02 15:49:08 来源: sp20240502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金歆)记者近日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2024年工作安排》。

  工作安排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4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8亿,物联网IPv6连接数达到6.5亿,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23%,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65%。IPv6网络性能显著提高,使用体验提升明显。云服务、内容分发网络、数据中心在业务开通时默认启用IPv6功能。主要商业网站及移动互联网应用IPv6支持率达到95%,IPv6行业融合应用更加深入广泛。固定网络IPv6贯通水平大幅跃升,新出厂家庭路由器、机顶盒等终端设备默认启用IPv6,存量家庭路由器IPv6开启率明显提升,企业机构互联网专线IPv6开通率明显提高。IPv6单栈支持能力持续增强。“IPv6+”创新技术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IPv6标准体系持续完善,立项IPv6国家标准达到50项。

  工作安排部署了10个方面重点任务:增强IPv6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提高应用设施IPv6部署水平;提高终端设备IPv6连通水平;强化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推进IPv6单栈部署演进;深化行业融合应用;扩大IPv6内容源规模;推进创新生态和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2日 02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