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文|殷墟上新点亮“一字千年”奇妙夜

发布时间:2024-04-28 05:17:40 来源: sp202404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中心大型融媒体报道《盛世修文》,深入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天推出:《盛世修文|殷墟上新点亮“一字千年”奇妙夜》

中国何以成为今天的中国

这是我们一直在探寻的问题

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

今年全国两会上

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

总书记特别强调

“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这个春天,殷墟上新

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

并首次在夜间对公众开放

(每天17时30分到20时30分)

一时间,夜如昼,人如潮

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在“博物馆奇妙夜”里

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

感受甲骨文的文化内涵

甲骨文作为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就像一把时光的钥匙

打开了通往3000多年前商朝的大门

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的风貌

一片甲骨,证古泽今

这跨越千年的文明之光

照亮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了不起的中国汉字

历经千年锤炼,演变至今

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底气

盛世修文的宏愿

藏着深沉的家国情怀

中华文脉绵延繁盛

走过五千年文明历程

今天的中国,还是中国

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东方大国

朝气蓬勃、气象万千

是充满活力的中国

更是充满自信的中国

立于历史的沃土上看中国

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盛世修文》主题策划,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出品人:王仁海

总策划:卢慎勇 刘林军

策划:夏继锋 摆向光

监制:程文杰 李沛

统筹:米方杰 刘大彬 宋迎迎 彭丹 程维康

视觉:张冰晗

片尾题字:潘粤明

(责编:牛镛、岳弘彬)
(新春走基层)非遗使者“小龙女” 让铜梁龙“舞”向世界 - 超800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华春莹:武力无法带来持久和平

(新春走基层)非遗使者“小龙女” 让铜梁龙“舞”向世界

发布时间:2024-04-28 05:17:41 来源: sp20240428

图为李婧手持龙珠,正在进行竞技龙舞表演。李婧供图

   中新网 重庆2月16日电题:非遗使者“小龙女” 让铜梁龙“舞”向世界

  作者 马佳欣

  伴随着时而舒缓、时而激昂的音乐,年轻的舞龙队员们在舞台上不断奔跑、跳跃、翻腾。穿着龙纹刺绣彩衣的李婧舞动着龙珠,摆出站肩、螺旋、单侧等高难度动作,呈现出“蛟龙出水翻江倒海,龙翔九天扶摇腾飞”的场景。

  出生于1999年的李婧是铜梁龙艺术团竞技舞龙队队长,是整个队伍中唯一的女孩子。该队伍建立3年多来,参加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比赛,均获金奖,奖牌数超30枚。

  铜梁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龙灯龙舞文化之乡”。铜梁龙舞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梁竞技龙是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区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集民间舞蹈、音乐、美术、手工艺品于一体的舞蹈艺术形式。

  2021年,为备战全国龙舞项目比赛,铜梁区需要组建一支平均年龄22岁的竞技舞龙队伍,邀请铜梁竞技舞龙非遗代表传承人担任教练,从体能、技巧、形体、音乐等方面开始全年无休的备战训练。

  大四找实习工作的李婧怀着从小对龙舞的热爱和向往,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龙舞队员。

  “我从5岁开始学习中国舞,高中开始接触龙舞,已有11年的舞龙经验。”李婧进入龙舞队后和队员们按照运动员的要求,每天训练超7小时。

  “竞技龙表演时需要龙珠1个,18米的长龙一条,舞龙队员则需要11人,其中一人手持龙珠,另外10人舞动龙身。”李婧说,龙珠在舞龙时有引导作用,龙跟着龙珠不断地展示各种姿势,非常生动。

  竞技龙除具有一般龙舞的基本特征外,还兼具了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特点,这对于难度和优美度要求都很高。“我会在训练中加入大跳、平转、点翻等中国舞元素,随着音乐的切换,在刚与柔中找到一种平衡,让整个表演更具有观赏性。”李婧在龙舞表演中加入了创新和思考。

  “最大的挑战是来自心理上的,我们目前所有的获奖都是金奖,很怕表演中出现失误。”李婧说,舞龙都是现场表演,一个动作都不能有任何失误,备战时常面对扑面而来的压力而偷偷哭泣。

  李婧在马来西亚、保加利亚、新加坡等国家演出时发现,当地有不少人喜欢龙文化。“我们铜梁龙长得比较可爱,很多外国人都喜欢来拍照合影,让我们教舞龙动作。”

  “参加国内外的比赛和演出,我行了万里路,见了数万人,获得无数奖,收获数不尽的掌声。”让李婧更骄傲的是,她在国外演出,能够传播中国龙舞文化。

  “我们在保加利亚演出时,还没有演出就有上万人来围观,演出完后掌声经久不衰。”李婧说,她每次在国外演出都有一种作为龙的传人的骄傲。

  龙舞表演如何做到常演常新?李婧说,为了迎合高难度动作,她的龙珠改良减重至1斤左右,舞动起来更灵活轻盈。整个队伍每年会更换一套音乐和动作,表演服也加入了非遗文化元素。

  “我们平时除了比赛外,还要去做文化交流和商业演出,收益能够补贴队员收入,大家演出的积极性很高。”李婧认为,非遗的传承需要赋予商业价值。

  对于未来,李婧有自己明晰的规划。“我退役后想做一名铜梁龙舞教练,教出更多年轻舞龙人。”李婧说,她愿做非遗文化传播使者,让铜梁龙“舞”向世界。(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