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茧丝绸出口结构优化 “黑科技”助产业破茧成蝶

发布时间:2024-04-29 10:08:59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绍兴11月12日电(记者 项菁)“在全球化资源的重新配置中,中国正逐步由生丝、坯绸原料的最大出口国,向世界最大的丝绸终端商品制造研发设计国转变。”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唐琳12日说。

推进会现场。嵊州市委宣传部 供图

  当日,以“共享‘一带一路’机遇 共促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全国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浙江绍兴嵊州市举行。唐琳在交流发言中表示,茧丝绸是中国传统民族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产业。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变化等冲击,全球消费市场需求增长缓慢,茧丝绸行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不断增大。

  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月至8月,中国真丝绸商品出口金额为7.79亿美元,同比下降9.07%。但唐琳同时提到,中国茧丝绸行业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基本面始终没变。其中,销售市场格局、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以“南方丝绸之路”起点——四川为例,四川省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会上介绍,该省除了深耕欧洲、北美等传统出口市场,也积极拓展东南亚、中亚等新兴市场,扩大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今年前三季度丝绸商品出口增长超过7%。

  出口结构优化的背后,“黑科技”助力产业破茧成蝶。唐琳举例称,这些年,中国茧丝绸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智能化养蚕机械、数码双面印花、人工智能设计、可机洗面料、蚕丝人造骨钉等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取得新突破。

  已是冬季,但位于嵊州的“陌桑高科”全龄人工饲料养蚕生产车间内,恒温恒湿且看不见一片桑叶,一个个机器人来回奔忙,培育出一只只雪白的蚕茧。据了解,该工厂颠覆了数千年传统养蚕模式,创新人工饲料、生产工艺、防病体系、环境控制等多项技术,实现一年四季的连续生产。

  除了用“黑科技”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在数字化先行省——浙江,还有的丝绸企业积极创新产品,比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人工智能丝巾设计个性化定制系统”,创新“古典丝绸文化+数字藏品”高端市场营销新模式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文兴在会上表示,加快科技创新是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加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在丝绸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开发更加年轻化、时尚化和个性化的丝绸产品。

  根据推进会消息,接下来,浙江、江苏、广西、四川等地还将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包括智能化缫丝生产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真丝织物数码染色关键技术等。(完)

【编辑:刘阳禾】
南水北调工程超额完成年度调水任务 - 回顾信用监管十年成果 首部《中国企业信用年鉴》在京发布

南水北调工程超额完成年度调水任务

发布时间:2024-04-29 10:09:00 来源: sp20240429

  本报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李晓晴)记者从南水北调集团2024年工作会议上获悉: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2023年度调水85.37亿立方米,超额完成年度调水任务。

  其中,中线累计调水74.1亿立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12%;东线向山东调水8.5亿立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00%;东线北延工程向黄河以北调水2.77亿立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02%。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全年稳定达标,中线干线水质Ⅰ类地表水标准占比近90%,东线干线水质稳定在地表水质Ⅲ类标准以上。实施生态补水7.95亿立方米,助力京杭大运河实现近百年来连续两年全线水流贯通,促进黄淮海流域河湖生态环境改善。

  2023年,南水北调集团加快推进后续工程规划建设。引江补汉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完成中线沿线调蓄体系研究,东线北延巩固提升可研编制基本完成,按时完成西线工程有关重大专题研究,力争尽快开工建设。2024年度调水已启动,东线一期工程首次将江苏、安徽增供水量纳入年度水量调度计划。

  2024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南水北调集团将强化一期工程运营管理,着力提高工程综合效益;加快推进东中线一期工程管理标准化达标创建,强化输水过程管控,优化水量调度,统筹生产生活与生态供水,积极协调水源地保障可调水量;加快后续工程规划建设,积极参与国家水网建设。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6日 14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