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 | 把毛泽东同志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发布时间:2024-04-30 03:27:10 来源: sp20240430

  12月26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了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伟大实践,从5个方面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贡献:

  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锻造了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创建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缔造了战无不胜的新型人民军队。

  这些极为丰厚的宝贵遗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今天,我们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新起点上书写新的时代华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未竟事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如何在新时代把毛泽东同志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6点明确要求:

  “要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

  新征程上,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

  “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具体实际之“的”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树立了光辉典范。

  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党的理论创新开辟了广阔前景,提出了新的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不断回答实践遇到的崭新课题,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动真格、敢碰硬,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全方位为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党始终在思索、一直在探索。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千百万革命先辈的深切夙愿,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和衷共济、共襄盛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有一个梦想,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我们的先辈们为实现这个梦想付出了巨大努力。

  如今,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将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在他们带领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新征程上,沿着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康庄大道走下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只争朝夕、顽强奋斗,奔赴光荣与梦想的远征。

  策划:霍小光

  监制:张晓松

  主笔:王子铭

  统筹:杨维汉、王宇、朱基钗、吴晶晶

  视觉 | 编辑:唐兴、张惠慧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编辑:房家梁】
新华时评丨树立正确战略认知——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向前发展系列评论之一 -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毛毛》50周年纪念绘本在京首发

新华时评丨树立正确战略认知——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向前发展系列评论之一

发布时间:2024-04-30 03:27:11 来源: sp20240430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题:树立正确战略认知——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向前发展系列评论之一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国家主席习近平27日在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习主席在会见中高屋建瓴地指出,美方应同中方相向而行,树立正确战略认知,保持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的势头,积极探索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向前发展。

  去年旧金山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主席提出“五个共同”支柱,撑起中美关系“旧金山愿景”,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如何让中美关系这艘巨轮避开暗礁浅滩、穿越狂风巨浪,不偏航、不失速、不碰撞?首先要回答的是,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一个根本的、也是管总的问题。”本次集体会见,习主席再次强调“树立正确认知”对于中美关系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充分体现了对中美关系“症结所在”和“当务之急”的深刻思考。

在“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无锡微研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机械臂在作业(2024年2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在“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无锡微研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机械臂在作业(2024年2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近年来,中美关系遭遇严峻困难,根源在于美方一些人抱持冷战和零和博弈思维,执意将中方定位为最主要竞争对手、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严重扭曲对华认知。错误的认知,必然导致错误的政策、错误的行动、错误的结果。中美要找到正确相处之道,首先要共同树立正确认知。有了正确认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才有基础。正如新加坡知名战略学家马凯硕所说,发展中美关系,最忌因短视和浅见而导致战略误判,中美需要消除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彼此树立正确的战略认知。

  只有树立正确战略认知,才能理性处理差异分歧。中美从接触第一天起,就知道是在和一个在政治体制、发展阶段等诸多方面很不相同的国家打交道,但这些差异的存在并没有妨碍两国打破坚冰建立外交关系,也没有妨碍双方基于共同利益深化合作,更没有妨碍双方为世界和平繁荣作出共同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14亿多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发展和稳定的根本保障。中国不会成为另一个美国,美国也无法依照自己的好恶改造中国,这就需要尊重彼此的选择。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前,中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卓越战略眼光和非凡政治勇气,确定了一个中国原则,打开了尘封多年大门,让两个长期隔绝大国开始了全面交往。45年来,中美关系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砥砺前行,合作领域之广、利益交融之深、辐射影响之大,达到前所未有程度。“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美关系近半个世纪风雨兼程,如同历史长河大浪淘沙,以更开阔的胸怀看待差异,以相互尊重的态度接受不同,这是历史沉淀赋予两国关系的本源启示。

2024年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北京开幕。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2024年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北京开幕。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只有树立正确战略认知,才能准确把握各自战略意图。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也不搞意识形态输出。中国内外政策公开透明,战略意图光明磊落。中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都是让中国人民不断过上更好生活,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没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国的规划,美国也不要有打压遏制中国的打算。中国从不赌美国输,从不干涉美国内政,也无意挑战和取代美国,乐见一个自信开放、发展繁荣的美国。同样,美国也不要赌中国输,不要干涉中国内政,应该欢迎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美国一些人出于内心的战略焦虑,严重误判、刻意歪曲中国的战略意图,执意将坚持和平发展的中国视为“假想敌”,大搞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前提是美方必须消除严重错误的对华认知。

  只有树立正确认知,才能避免两个大国的战略误判。中美两国是合作还是对抗,事关两国人民福祉和人类前途命运。以合作面主导认知,中美关系就能朝好的方向发展;以竞争面主导认知乃至以竞争定义全部关系,中美对抗性就会不断增强,甚至会滑入“新冷战”的深渊。树立正确认知,消除战略误判,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有统计显示,自二战结束后的70多年间,在国民党与共产党谁能赢得中国、朝鲜战争中国是否会出兵、中国是否会西化等问题上,美国对中国的重大战略误判达6次之多。也有人认为,21世纪美国最大的战略误判,很可能是把中国视作新的冷战对手。为何美国屡屡看不透、判不准中国?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认为,关键在于忽视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时常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虽经历兴衰沉浮和外族入侵却延续近五千年而从未中断的文明大国,低估了中国人民对改造自身命运、谋求自由解放的民族自尊和主体意识。这次习主席集体会见的,除了美国工商界人士还有美国战略学术界代表,这体现了中国领导人从最高层面推动中美智库交流,树立中美正确战略认知,减少战略误判的思路和努力。

  构建正确战略认知,是发展中美关系的“第一粒扣子”。习近平主席指出,只要双方都把对方视为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美关系就会好起来。最近一段时间,中美高层互动、民间交往有所增多,两国关系保持止跌企稳的积极势头,这符合两国人民利益和世界普遍期待。“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这是包括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在内的许多与会美方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人士的共识。中美关系回不到过去,只要双方共同努力,树立对彼此的正确认知,中美关系一定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责编:燕勐、刘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