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零工小市场 写活就业大文章(人民时评)

发布时间:2024-04-24 05:53:09 来源: sp20240424

  提起零工市场,您的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场景?天桥下、马路边,有时一站就一整天,看见招工便挤上前……传统印象中,零工市场是松散无序的“马路劳务市场”。如今,伴随零工外延不断拓宽、规模持续扩大,零工市场有了新变化。

  在新疆阿图什市零工市场,1.2万平方米的院落内,15元一晚的住宿、按工种划分的招聘平台、职业技能培训场所、免费维权的调解室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提供食宿、工作洽谈、纠纷调解、休闲娱乐等各种服务。从“马路边”到“院落内”,这座“劳动者之家”为我国零工市场转型升级写下生动注脚。

  当前,我国有超2亿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在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的就业形势下,因地制宜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对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拓宽就业渠道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势在必行、恰逢其时且大有可为。

  为进一步促进零工市场高质量发展,继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明确各地要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多个省份也陆续出台政策文件,强化制度护航,如湖北印发关于推进零工驿站建设的意见、贵州发布零工市场建设实施方案。一系列规章制度,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依据。

  更好释放政策暖意,就要在具体实践中找准供需堵点、纾解市场痛点。能否便捷、低成本地找到工作,是劳动者关注的重点。现实中,许多人倾向通过熟人介绍或线上平台联系企业。因此,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既要鼓励更多企业入驻,搭建公开透明的供需对接平台,构筑分布合理、便利可及的就业服务网络,让零工愿意来;也应做好线上建设,努力实现全辖区零工市场信息联通、集中发布岗位招聘信息,使零工方便用。锚定需求靶向发力,把优化场地、畅通信息、丰富供给等落到实处,方能更好发挥零工市场的桥梁作用,实现供需双赢。

  找到工作是第一步,按时取酬、合理休息、安全保护、职业培训等劳动权益保障则是劳动者后续关注的重点。目前,零工市场聚集了不少大龄劳动者,他们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技能水平不高,且受限于身体状况,找到心仪工作不易。同时,由于无长期雇佣关系和固定工作场所,零工就业的口头协议多、权责不明晰,劳动者维权难度较大。实践中,福建南平市推出零工专属意外伤害保险“零工保”;河南许昌市建安区组织免费的电焊技能、直播营销等培训,发布面向大龄劳动者的岗位……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把零工市场建设为赋能增收的助推器、维护权益的服务站,将有力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建好零工市场,是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持续深入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布局科学、服务优质、保障完备、运行高效的零工市场体系,就能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更有力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8日 05 版)

(责编:胡永秋、曲源)
人才下沉基层 助力家乡发展 - 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安全生产实行分类监督管理

人才下沉基层 助力家乡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24 05:53:10 来源: sp20240424

  “我以前8点起床,后来起床越来越早了,乡村发展要做的事真是太多了。”前不久,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南坪乡大罗村党支部书记王江利,一边在田边盯着农机作业,一边感叹道。这是村民按照湖北大学教授李亚东研发的“肽肥密植法”耕种的稻田。“亩产超过855公斤,农民一亩田可以多赚1000元!”几天下来,村民算出了产量,王江利喜上眉梢。

  “我们村里青壮年大多数出去打工了。”王江利介绍,李亚东来村后,全村4000多亩耕地流转了3000多亩,农民每亩能得到500元流转费,来插秧、整田、撒肥的,一天还能有100多元收入。地里种的是绿色环保的生态大米,将来向市场推广时走中高端路线,米价和产量都提高了,大家也跟着受益。

  当地很多人都出去了,王江利为什么留在家乡呢?他坦言,自己也曾在大城市打拼多年。2019年,利川市实施引才回乡计划,选聘优秀青年回村任职,王江利参加选聘并当上了村干部。后来,他又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越来越忙,顾不上“小家”,他却一门心思不走了:“总要有人回来为家乡打拼呀!”

  在大城市当教授的李亚东为啥会回来呢?“我是研究肥料的,一直希望我的研究能为家乡出点力。”2022年,湖北大学成立利川生态产业研究院,将科技力量下沉到基层。现在,李亚东一年有一半时间在利川推广农业新技术。

  除了大力引才外,利川市还全力做好引才“后半篇文章”,为人才落户、医疗、住房等提供政策倾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助力人才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4日 06 版)

(责编:孙竞、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