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回升向好态势 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发布时间:2024-04-30 03:31:31 来源: sp20240430

  【光明论坛】

  作者:刘志阳、陆亮亮(分别系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团队首席专家、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随着中国宏观政策组合拳成效不断显现,2024年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国民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延续了去年以来回升向好的态势。从生产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538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09846亿元,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174915亿元,增长5%。从需求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同比增长4.5%,比去年全年提升1.5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长5%,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在全球发展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我国供需双侧景气水平持续回升,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发展韧性。

  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引领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上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显著快于工业平均水平,说明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日益显现。新兴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7%,比上年四季度提升2.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增长29.2%;太阳能电池增长20%;与光伏相关的多晶硅、单晶硅增速达50%以上;服务机器人增长26.7%;半导体、3D打印也都是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位增长。从一季度数据看,工业领域创新驱动、绿色清洁等特征越发鲜明。

  “就业—收入—消费”良性循环加快,呈螺旋式上升。数据显示,一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经济好转有力支撑了就业改善。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收入增速继续保持略快于GDP增速的趋势,我国收入分配格局持续优化,为释放消费潜力打下坚实的收入基础;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7%,快于城镇居民的5.3%,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均快于整体收入增长,体现劳动就业市场的稳定。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4.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3.7%,消费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新技术的推动下,线上消费持续强劲,线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增长11.6%。交通通信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等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均以两位数速度增长,升级类消费持续向好。

  经济总体呈现起步平稳、持续恢复、稳中有进的态势,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季度中小微企业产值增速低于大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5.3%的经济增速。这些数据说明当前仍存在经济恢复不平衡、有效需求不足、基础不稳固等问题。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仍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其一,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发力。历史经验表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同样,发挥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作用,也对提振有效需求至关重要。假日经济、文旅经济等持续火热,折射出消费领域的变化发展。促进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自由的市场竞争不断孕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新潮流,引领新的消费时尚,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努力培育市场升级新需求,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提升要素报酬,带动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并激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信心。

  其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要以结构调整的成效、质量为尺。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各领域政策同向发力,建立起协调、有效、内在、有机的新型生产关系,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统筹好短期增长和长期布局,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着眼长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让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力抓手。

  其三,加快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积极搭建平台形成协同创新合力,推动科技成果有效供给,畅通技术供需对接渠道,从市场拓展、引才育才、融资促进、管理提升等方面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鼓励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共建产业协作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融入由大企业组建的产业联盟等产业链治理组织中,发挥平台企业数据优势,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缺数据、缺征信、缺担保等对融资的影响。(光明日报) 【编辑:曹子健】

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落幕 中国代表团创历史最佳战绩 - 从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成绩单”看长春汽车产业的活力

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落幕 中国代表团创历史最佳战绩

发布时间:2024-04-30 03:31:32 来源: sp20240430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嘉晖

  10月28日,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圆满落幕,中国代表团在本届盛会上大放异彩,获得214枚金牌、167枚银牌、140枚铜牌,共521枚奖牌,打破12项世界纪录,36项亚洲纪录,位列本届亚残运会奖牌榜首位,取得了中国体育代表团自参加亚残运会以来历史最好成绩,实现4连冠。广东运动员在杭州亚残运会共获25金23银16铜,广州选手贡献了4金4银5铜。亚残奥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泰瑞克·索埃盛赞:“杭州提升了举办体育赛事的标准。”

  两个亚运同样精彩

  10月28日,第四届亚残运会主火炬缓缓熄灭,参会人员和现场观众依依惜别,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第19届亚运会和第四届亚残运会相继举行,杭州迎来了亚洲体坛的盛典,将镌刻在亚洲体坛史册。

  本届亚残运会共进行近3000场比赛,产生502枚金牌。截至10月27日,21次打破世界纪录,70次打破亚洲纪录,263次打破赛会纪录,展现了较高竞技水平。

  亚残奥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泰瑞克·索埃表示,“我们见证了无数惊喜,杭州提升了举办体育赛事的标准。杭州亚残运会举办得非常成功,赛会组织相当出色,是一次独特的盛会。”

  泰瑞克·索埃说:“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坐在轮椅上的火炬手通过滑轮绳索去点火的方式令人难忘,如今在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我们有了智能仿生手的辅助来点燃主火炬。15年间发生了太多变化与进步,杭州在各方面都提升了举办体育赛事的标准。”

  中国代表团书写历史

  10月28日,杭州亚残运会迎来最后一个比赛日,在“压轴戏”盲人足球决赛中,中国队和伊朗队在常规时间战成0比0,顽强的中国队选手通过点球大战2比1战胜伊朗队,夺得金牌。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盲人足球队队员张家彬、许观生均来自广东湛江。1994年出生的张家彬和1996年出生的许观生都曾就读于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张家彬有一个响亮的绰号——“战神”。2019年亚洲盲人足球锦标赛决赛,他和队友挑战伊朗队,在严重受伤的情况下率队夺得比赛冠军,也为中国盲足拿下东京残奥会的入场券。

  不久前,在英国伯明翰进行的2023年世界盲人运动会暨盲人足球世界锦标赛决赛中,张家彬、许观生助力中国队夺得亚军。

  本届亚残运会共设22个大项、501个小项的比赛(最终确定项目),亚洲共有44个国家和地区的3021名运动员参赛,其中,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站上了领奖台。

  截至10月28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完成了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所有比赛任务,439名运动员参加了390个小项比赛,获得214金167银140铜,共521枚奖牌,打破12项世界纪录、36项亚洲纪录,位列本届亚残运会奖牌榜首位,取得了中国体育代表团自参加亚残运会以来历史最好成绩,实现4连冠。

  据了解,广东将帅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亚残运会上大放异彩的关键力量,共有53名运动员、8名教练员、10名工作人员合计71人来自广东,他们参加了亚残会田径、游泳、举重、射箭、羽毛球、硬地滚球、乒乓球、自行车、盲人柔道、跆拳道、轮椅篮球、盲人足球、国际象棋等13个大项共72个小项的比赛。

  经过激烈的角逐,广东运动员奋勇争先,共36人次获得25枚金牌,23人次获得23枚银牌,16人次获得16枚铜牌,超过第3届雅加达亚残运会广东参赛成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总体目标作出了广东贡献。广东运动员发扬了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为广东、中国赢得荣誉和骄傲。

  其中,广州选手获得了4金4银5铜,4个第四名和3个第五名的好成绩。在硬地滚球BC3级女子单打决赛中,杨贝贝获得金牌;硬地滚球BC4级混双决赛,郑远森、林细妹夺冠;女子轮椅篮球决赛,林穗玲、张雪梅、黄晓连、张美美、陈静雯助力中国队以全胜战绩折桂;羽毛球WH1-2级男子双打决赛,麦建朋摘得金牌。

  亚残运会彰显大爱无疆

  在本届亚残运会的开幕式及赛场上,残疾运动员展现了自信之美、勇敢之美和和谐之美。杭州这座城市展现出了“大爱”,它体现在全城无障碍设施环境的打造、无微不至的志愿服务、杭州市民乃至全国人民的热情参与以及科技助残上。

  本届亚残运会不仅达到了预期目标,落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大家一起见证了“赛事精彩、文化多彩、交流出彩”,实现了“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目标。

  中国代表团的优异表现让人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在2024年巴黎残奥会将继续高奏凯歌,站上世界舞台的最高领奖台。

  《广州日报》2023年10月29日第A7版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