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提升入境支付便利性

发布时间:2024-04-29 20:12:27 来源: sp20240429

原标题:优化提升入境支付便利性

“近期,来超市消费的外国人多了。我们为他们提供了移动支付、现金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境外卡在超市也能顺畅使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北京华联BHG超市门店经理范曼曼对记者表示。

4月8日,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的指导下,在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市朝阳区政府的支持下,境内外支付行业和金融行业、商业服务业代表在北京蓝色港湾发起“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共建计划”。该计划联合各大信用卡组织、海外移动支付企业、银行、主流商圈、服务业机构,在主要商旅城市推出入境支付便利服务行动,共同提升来华消费体验。当日,蚂蚁集团、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中国银行、维萨(Visa)、收钱吧、滴滴出行成为首批加入者;巴基斯坦纳雅贝支付(NayaPay)也代表入境服务的11个“海外电子钱包”参与其中。蓝色港湾成为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

“现在连商圈内广场旁卖鸽粮的小商户也可以用二维码做‘跨国’生意了。”蓝色港湾商圈总经理张晓飞对记者表示,蓝色港湾是北京地区海外游客和旅居人士最喜爱的购物休闲地之一。目前商场所有商户的收银台上都摆放了“可用你的本国钱包扫码支付”的英文提示。

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六大重点任务。为贯彻落实有关决策部署,各地积极出台举措持续优化支付服务,共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就是其中之一。

首批加入该计划的蚂蚁集团全球业务服务部总经理薛竑彦表示,支付和消费体验顺滑了,旅行就更便利了,更有助于文化和经济交流。蚂蚁集团会持续扩大“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共建计划”,不断创新产品,联合国内外伙伴提供更好服务。

Visa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小龙表示,“Visa很高兴能与蚂蚁集团等伙伴合作,通过创新共建,改善国际游客的支付体验。我们相信,便捷顺滑的支付体验将促进企业和社区经济蓬勃发展,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在蓝色港湾商圈,首次来中国的巴基斯坦游客冉纳能够使用自己手机上的“家乡电子钱包”纳雅贝支付进行顺畅付款。纳雅贝支付是目前通过接入Alipay+数字跨境支付解决方案的11个“海外电子钱包”之一,接入后,外籍游客可使用自己的“家乡电子钱包”直接在境内扫码消费。

冉纳使用纳雅贝支付在蓝色港湾商圈顺利购买了鸽粮,还喝了奶茶,整个支付体验非常顺畅便捷。

张晓飞介绍,为了让外籍游客有更好的支付体验,蓝色港湾商圈一方面向商户发放Alipay+的便利支付指南,让每一位收银员、店员都知道,外籍消费者来了也能扫码支付;另一方面通过在商圈内摆放统一标识,也清楚地告诉外籍顾客,使用支付宝或者自己的“家乡电子钱包”到店就能扫码消费。这样的服务提升无需机具改造,不会增加商户成本。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朝阳区有12个高品质商圈和106个购物中心。在支付体验方面,朝阳区已经按照“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整体思路,实现SKP百货等5个商业体外卡POS机全覆盖,并准备上线朝阳区外币兑换点位地图小程序,推出英文版《朝阳外国人手册》1.0版本,为外国朋友提供可视化指引帮助。

“我们已经联合北京市10余家行业协会向上千家会员企业发放倡议书,倡议会员企业在优化支付服务方面要做到‘四个要’。”北京市商业联合会秘书长武春玉向记者介绍,一是要能受理信用卡支付业务,拓展境外支付POS机,保证信用卡支付渠道畅通;二是要依法收取现金,各商户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要设置适当的备用金,保障现金支付渠道畅通;三是要保障线上支付便捷,提供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数字人民币等移动支付平台的受理业务,确保线上线下移动场景相通;四是要求各商户在机具以及相关设备显眼位置上张贴由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统一设计的受理标识,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

(责编:方经纶、陈键)
抗击艾滋需要全社会合力 基因编辑或重塑抗艾未来 - 中国驻美大使: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探索相处之道

抗击艾滋需要全社会合力 基因编辑或重塑抗艾未来

发布时间:2024-04-29 20:12:28 来源: sp20240429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张佳欣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而今年又正值一个关键节点: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人数自2004年的峰值以来下降了近70%,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处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尽管如此,在2022年,艾滋病依然每分钟就会夺去一条生命。

  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向2023世界艾滋病日致辞。他表示,“到2030年,我们能够,也必须结束艾滋病这一公共卫生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今年的主题为“发挥社区领导作用”,我国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

  古特雷斯强调,通往结束艾滋病的道路贯穿于全社会。社区应当保障公民所需的治疗、服务和帮助,通过基层活动保障每位公民享有健康的权利。

  抗艾努力取得巨大进步

  艾滋病发现至今已40余年。1987年,第一款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药物,即抗逆转录酶药物齐多夫定(AZT)被批准用于治疗艾滋病。随后,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出现与发展更是意味着抗击艾滋病的巨大进步。

  今年7月,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UNAIDS)宣布,博茨瓦纳、斯威士兰、卢旺达、坦桑尼亚和津巴布韦已经实现了“95—95—95”目标。这意味着95%的HIV感染者知道自己被感染,其中95%的人接受了抗病毒治疗,治疗者中95%的人病毒被抑制。

  英国《自然》网站11月28日刊文介绍,博茨瓦纳的成就主要源于努力确保HIV感染者以及那些最有可能感染HIV的人,能够获得拯救生命的干预措施,包括消除亲子传播风险的药物、ART、安全套、自愿包皮环切术,以及暴露前预防疗法(PrEP)。所有这些措施都降低了人们感染病毒的几率。

  然而,要想支持各国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确保每个人都能按需获得终身HIV护理,这是结束这一流行病的终极方案。

  行为干预很重要

  “检出艾滋病毒并非死刑。一旦确诊,就可进行高效的治疗,这也有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保护您所爱的人的安全。”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汉斯·克鲁格解释说,“我对那些在HIV携带者居住的社区提供快速检测的人表示赞赏。然而,要确保没有人掉队,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自然》网站称,无论是在检测、ART还是PrEP和其他预防干预措施方面,将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纳入保健方案的设计,并使其成为主流,意义重大。

  行为干预重要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自南非。在南非,男性寻求HIV检测或参与护理的可能性明显低于女性。2020年,研究人员向开普敦的500名男性提供了一张卡片,其中介绍了ART如何防止HIV传染,还邀请他们到流动诊所接受HIV检测。这一策略几乎使来流动诊所免费检测HIV的男性人数翻了一番。

  致力于满足个人医护需求不仅是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大流行的关键,还有助于确保全球卫生系统在面对未来的公共卫生威胁时具有韧性和活力。

  基因编辑或重塑抗艾未来

  截至2022年12月,近3000万人正在进行ART治疗,相较2010年的770万人大幅增加。尽管这些药物可以救命,但它们也会引起副作用,例如心脏动脉阻塞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数十亿年来,病毒与宿主的交战从未休止。人体像一座有层层保护的堡垒,因此HIV使用多种策略来逃避人体复杂的免疫攻击。这也使开发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变得非常困难。然而,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旨在攻击病毒的核心,或许能使病毒策略失效。

  研究人员一直专注于加强CRISPR工具,为的就是直接靶向宿主免疫细胞基因组,并从宿主免疫细胞基因组中移除整合的病毒DNA。

  2020年,美国天普大学研究人员成功使用CRISPR在小鼠和大鼠的器官中找到HIV,并移除关键病毒DNA片段。同年,同一研究团队证明,这项技术在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的猕猴身上有效。这表明,这种名为EBT-101的疗法在人体中测试可能是安全的。

  虽然结果令人鼓舞,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归根结底,对于艾滋病的防治依旧回归到今年的主题。UNAIDS呼吁,应当将社区的领导作用作为所有消除HIV计划和方案的核心,社区的领导作用应得到充分、可靠的资助,同时,也要消除社区发挥领导作用的障碍。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