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备足良种……各地春耕春管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4-04-29 10:52:44 来源: sp20240429

  眼下,各地正积极开展春耕春管,为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内蒙古:春播工作陆续展开 总播面积超1.3亿亩

  昨天(3日),内蒙古全面开启了今年河套灌区春小麦播种工作,内蒙古春播工作自西向东陆续展开。据内蒙古农牧厅农情调度,今年内蒙古总播面积在1.3亿亩以上。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万亩小麦示范基地上,小麦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播下了一粒粒小麦种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村民 郭成刚:我种了100多亩地,全部托管给了合作社,我觉得这种模式非常好,对我们种植户来说,既省时、省工、还省钱。

  今年,据内蒙古农牧厅农情调度,内蒙古总播面积在1.3亿亩以上,其中粮食播种面积超过1.1亿亩,油料播种面积超过1000万亩,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河南商丘:开展春耕春管 专家深入田间指导

  河南商丘的900多万亩小麦正处于返青期。连日来,当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选派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查看苗情、墒情,强化田间技术指导。

  在河南商丘睢县、柘城县的田间地头,农技专家根据当前小麦生长形势,提出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要点,指导农民适时做好科学施肥、化学除草、防病治虫等措施。

  河南商丘市睢县白庙乡唐庄村村民 唐孝军:我接下来就是按专家讲的,施一遍肥,争取今年的小麦有一个好的收成。

  今年,商丘市小麦播种面积936.1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212万亩,一二类苗占比为91%,比冬管期提高5个百分点,小麦长势总体良好。

  重庆开州:马铃薯进入播种期 农技人员指导科学播种

  在重庆开州,二十余万亩马铃薯进入播种期,当地三百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播种,提升春播马铃薯种植管理水平,夯实稳产稳增基础。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的实施,机械化耕作已大量运用到丘陵山区耕作当中。在重庆开州区赵家街道开竹村马铃薯种植现场,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科学播种。马铃薯种植机穿梭于田间,不仅提升了耕作速度,还降低了成本。

  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种植大户 陈流江:我们这个机械一天可以种五十多亩马铃薯,以前成本是三百多元一亩,现在机械化操作,也就是六十元一亩。

  这段时间,当地农业部门联合重庆市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重庆马铃薯综合试验站等技术团队,组织三百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种植户开展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机械化播种服务。据介绍,今年当地计划播种马铃薯二十余万亩。目前,已播种十六万亩,预计3月20日左右完成播种。

  江西:备足良种助春耕 免费发放保生产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江西各地督促种子生产企业做好春耕备种,从源头上保障春耕农资安全。

  这两天,在江西这家种业公司的种子加工车间,工作人员正将清选好的种子进行定量包装、入库作业。

  江西某种业企业工作人员 谭磊:我们准备了600余万斤种子,能够满足300万亩早稻的种植需求,今年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5%。

  水稻要高产,良种是关键。今年,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持续加大种业企业扶持力度,增加财政补贴,同时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精选优质品种并免费发放。

  宜春市袁州区南庙镇白马村村民 张峰:今年免费发放新品种,还有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春耕备耕更轻松,我更有信心种好粮。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邵婉云】

变废为宝 废水高效循环利用助力工业绿色发展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内加尔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变废为宝 废水高效循环利用助力工业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29 10:52:45 来源: sp20240429

废水处理回收利用技术降解了喷水织机生产过程中废水的生化性,微生物处理技术有效处理废水池中的有机物,依托智能化管控技术可实时监测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情况……近年来,我国工业用水效率不断提升,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成效显著。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瓶颈的根本要求,更是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左右,基本形成主要用水行业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新格局。

废水循环再利用

工业节水取得有效进展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4。据《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98.2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量为968.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是全社会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减少工业生产用水量,提高水重复利用率,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手段。

“推进废水循环利用是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丁志军在近日召开的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现场交流会上说。

加快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是提升工业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有力举措。我国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工业用水效率明显提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在“十二五”“十三五”分别下降35%和近40%的基础上,2021年、2022年进一步下降,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相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

业内专家表示,对工业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回收其中的有用物质,并使工业废水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进行循环再利用,对于减少进入生态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降低企业生产用水成本,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先进装备补齐短板

技术创新助力降本增效

《实施方案》强调,稳步推进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升级改造,到2025年,推广100项先进适用的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工业废水排放的污染物往往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推动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创新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废水处理回用成本,还可以对废料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是各类典型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先进技术与装备的攻关,使废水经过处理后能对标达标,真正为企业生产所用。”业内专家说。

在用水过程循环方面,不少企业采用冷却水高效循环利用、生产过程分质用水梯级利用、高盐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等技术装备,降低生产过程水耗,提高水重复利用率。

在浙江嘉兴,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建设了中水回用设施,采用RO膜反渗透废水回用技术,经处理后的纯水能够回用至生产,同时将浓水通过回用管道至基地水站,作为循环冷却水补水使用。2022年,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以上。

丁志军表示,通过水资源使用环节的串联利用、配置过程的分质利用、排放末端的减排利用,推动企业用水实现一水多用、梯级利用,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保障水生态安全。

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园区围绕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全过程堵点、难点,加强协同攻关,创新低成本、高性能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装备技术工艺,打造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工程与服务等协同发力的示范样板。

创新模式激发活力

试点示范带动产业发展

近年来,各地聚焦工业节水增效,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持续深化节水型企业园区创建,推广先进节水工艺和技术,并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赋能工业节水工作,通过试点企业、园区创建形成了废水循环利用的先进模式。

在区域产城融合方面,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园区探索与市政再生水生产运营单位合作,完善再生水管网,将处理达标后的再生水回用于生产过程,减少新水取用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产城融合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新模式。河北的一家钢铁企业将周边城镇污水处理后用于工业生产,解决周边地区污水处理问题,同时补充了生产水源,2023年上半年再生水利用量达到了236131立方米。

在智慧用水管控方面,不少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智慧管理平台,提升废水循环利用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广东湛江的一家试点企业采用集中管控、大数据分析、Agent优化控制、图像识别术等技术,推动生产操作一体化、设备维检一体化、调度管理一体化,实现“生产监控一幅图、全厂水量一张表”。

用水过程循环、区域产城融合、智慧用水管控、废水循环利用补短板……针对企业、园区用水的不同环节、不同工序、不同用途量身打造先进模式,让废水“应用尽用、能用尽用”,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同时极大程度地促进了企业提质增效。

“要以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目标,以试点示范为引领,以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加快推广先进模式,发展节水服务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扎实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各项工作。”丁志军说。(实习生尉馨文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孙红丽、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