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什么才能真正“点亮”全球贸易?

发布时间:2024-04-17 04:21:19 来源: sp20240417

   中新社 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李晓喻)全球贸易依然低迷。正在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与会人士指出,真正能点亮贸易前景的是互联互通,而非“脱钩断链”。

  按照世贸组织(WTO)的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贸易增速将大大低于此前预期的1.7%,只有0.8%。WTO总干事伊维拉警告说,世界贸易的分化已经出现一些早期迹象,这种趋势最终可能“代价高昂”。

  在当天举行的贸易畅通专题论坛上,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雅尔多·彼得说,东西方经济体是相互依存的,脱钩断链、“去风险”非常有害。“这种思路不仅让几百万人就业面临风险,也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风险。”

  他说,该国“曾是全球分化成不同体系的输家,我们不想再次成为输家”。而如果世界再次陷入阵营分裂和对抗,“一定是全球的失败”。

  “脱钩断链”对全球贸易意味着巨大伤害,而互联互通将带来海量机遇。世界银行原副行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说,贸易是每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进行技术和产业创新升级的必要制度保障。而产品要进入市场交换,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在林毅夫看来,共建“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抓手,使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变得可行,也使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成为可能。

  印度尼西亚国有企业部部长艾瑞克·托希尔也称,共建“一带一路”在弥合基础设施鸿沟,创造就业岗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互联互通还体现在消除贸易壁垒。得益于合作解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问题,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投资规模加速扩大。据中方统计,2013年—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不仅高于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速,也高于同期全球贸易增速。

  本届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已密集释放进一步开放合作、加强互联互通信号。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今后将持续推进与共建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开展更多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推动商签或升级相关投资协议。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全球贸易有望获得新的增长点和动能。(完) 【编辑:黄钰涵】

澜湄合作:携手开创更美好未来(环球热点) - 传承红色保密印记|人民力量

澜湄合作:携手开创更美好未来(环球热点)

发布时间:2024-04-17 04:21:19 来源: sp20240417

  近日,第十一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文艺晚会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图为中国艺术工作者在表演舞蹈《美丽的传说》。   胡 超摄(新华社发)

  12月25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湄公河五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会议以“推进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携手迈向现代化”为主题,并发布内比都宣言。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是首个以建设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由流域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地区合作机制,启动7年来发展迅速,形成了“领导人引领、全方位覆盖、各部门参与”的澜湄格局,创造了“天天有进展、月月有成果、年年上台阶”的澜湄速度,培育了“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成为国与国关系的典范、区域合作的样板、南南合作的标杆。

 

  保持澜湄速度

  释放澜湄活力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澜湄次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卢光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澜湄合作围绕“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支柱,聚焦“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六大优先领域,有序推进,成果丰硕。

  高层引领合作提质升级。中国与湄公河国家领导人密切互动,为六国友好合作领航定向。六国领导人共同出席澜湄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会议以推进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主线,为地区国家实现共同发展、携手迈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不久前,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八次外长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共同迈向现代化,培育次区域发展新优势”主题,回顾了澜湄合作进展,规划了下阶段重点工作。

  经贸往来全面提速。2022年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年贸易额达到4167亿美元,较7年前翻了一番。据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中国与澜湄合作国家双边贸易迈上新台阶,中国已成为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4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其中越南成长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内部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澜湄合作国家旅游、建筑、中医药等领域服务贸易合作快速发展,保持澜湄速度,释放澜湄活力。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澜湄合作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目前,澜湄六国已落实流域规划编制、洪旱灾害防控等务实合作项目,共同推进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澜湄甘泉行动计划、绿色澜湄计划等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切实提升流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澜湄民心相知相通。各方持续加大教育、文化、妇女、减贫、体育等民生领域投入,人文交流合作越发丰富多彩。日前,第十一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六国艺术工作者通过音乐、舞蹈、摄影、绘画等艺术形式展示本国文化特色。澜湄地区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深化,构筑起民心相通新桥梁。

  共饮一江水

  亲如一家人

  澜湄六国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共饮一江水,亲如一家人。澜湄合作作为流域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主要是得益于六国坚持睦邻友好的合作原则,秉持发展为先的合作宗旨,践行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奉行民心为本的合作初心。

  “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推动地区发展,是澜湄地区所有国家的共同愿望。在共同愿望驱动下,澜湄合作成果显著。”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说,“澜湄合作是首个由澜湄六国共同发起和参与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它的结成顺应澜湄地区国家合作发展的共同诉求,体现多主体合作的平等共赢精神。澜湄合作从无到有、从萌芽初创到枝繁叶茂,已取得丰硕发展成果。”

  卢光盛认为,自2016年澜湄合作正式启动以来,短短7年时间,澜湄合作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一个重要原因是澜湄合作国家践行发展为先的合作宗旨,不断将各国的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互助力,打造协同联动发展格局。

  “民生为本的合作理念,为澜湄合作多领域开花提供源源不断内驱动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保筠指出,澜湄合作切实提升当地居民生活水平,获得广泛群众基础。当地居民主动投入澜湄合作项目当中,形成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双向回馈机制,有效促进了区域协同发展与民心相通。

  “澜湄合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动民众急需的教育、卫生、减贫等领域合作。澜湄合作成果惠及流域民众,得到当地民众支持。”卢光盛说。例如,据云南省商务厅数据,2022年云南招收湄公河五国留学生5755人,省政府奖学金惠及近300名湄公河国家学子,澜湄职业教育联盟、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等区域教育合作平台不断发展壮大。

  正如柬埔寨《高棉时报》刊文指出的,面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多重挑战,澜湄合作机制正在努力提升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推动地区均衡可持续发展。

  注入强劲动力

  助力地区繁荣稳定

  “澜湄合作目前已成为区域内维护和平与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平台,各国对推进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持积极态度。”杨保筠说。

  多年来,澜湄六国秉持“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澜湄精神,扎实推进各领域合作。当前,澜湄各国都处于加快发展和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关口。各方正聚焦地区稳定与繁荣,着眼培育地区发展新优势,努力实现共同发展、携手迈向现代化。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八次外长会上,中方公布澜湄合作下阶段重点推进六个方向的工作:一是建设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二是打造更加联动的经济发展带;三是营造更加安全的发展环境;四是迈向更加数字化的发展前景;五是深化更具特色的人文合作;六是倡导更加包容的合作理念。

  “澜湄合作不断夯实区域合作政治基础,明确共同发展目标,在已有的经济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贸易投资、完善产业链与供应链,促进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杨保筠说,“同呼吸,共命运。相信澜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

  “澜湄国家不断明确合作目标、完善合作机制,也统筹兼顾发展和安全,规划重点合作领域。这充分体现澜湄国家切实践行命运共同体精神,以互信合作共谋发展、以真诚相助共迎挑战。”卢光盛说,“澜湄合作为澜湄国家迈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地区繁荣稳定。”

  “澜湄合作将继续向高质量合作方向发展,深化现有合作框架,在多领域合作基础上丰富合作内涵,切实提高合作水平。持续提升澜湄地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是澜湄合作长期追寻的不变目标。”许利平评论道。

(责编:岳弘彬、牛镛)